【专题归纳】高考地理环境与环境问题有哪些?常见的几种环境问题都给你找全了,高考环境专题看这份最新总结就够了!

【专题归纳】高考地理环境与环境问题有哪些?常见的几种环境问题都给你找全了,高考环境专题看这份最新总结就够了!
2020年03月27日 20:00 新浪网 作者 谭老师地理工作室

  环境问题

  1.1 人类环境

  1.环境分类:自然环境(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生物环境和地质环境等)和人工(社会)环境(包括居住环境、生产环境、交通环境、文化环境和旅游环境等)

  2.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关系:

  ①环境与自然资源都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②环境影响资源的类型以及利用状况(人类在利用资源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环境因素,顺应自然变化规律并做出适当的调整)

  ③自然资源开发对环境产生巨大影响(保护资源是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

  2.环境与生态系统的关系:

  ①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生物群落及其生存环境(非生物环境)之间,以及生物群落内不同生物种群之间不停地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

  ②环境影响生物的生理过程、形态构造和地理分布;

  ③生物对环境具有指示和改造作用。

  4.环境与人类的关系

  环境与人类关系的发展:环境与人类的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原始社会人类对自然环境是一种依赖关系;农业社会人类开始改造自然,但还是靠大自然赏赐;人类对矿产资源掠夺性开采和对森林资源的破坏性砍伐,使得人类同自然环境的关系越来越不协调,同时也遭到大自然无情的报复。现代文明社会,人类已经具备在区域乃至全球范围内改造环境的能力。

  环境与人类的关系:一方面,人类的生存发展要占据一定的空间,并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另一方面,人类新陈代谢和生产、生活消费活动的废弃物要排放到环境中,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废弃物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

  1.2 环境问题及其实质

  1.环境问题的分类

  按表现形式: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发达国家主要是环境污染,发展中国家主要是生态破坏)

  按发生的先后顺序:原生环境问题(如自然灾害和地方病等)和次生环境问题(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

  2.环境问题的发展历史:一方面人类与环境问题相伴而生,另一方面人类又在不断认识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往往是旧的问题尚未解决,新的环境问题又不断产生,使得当代环境问题显示出大范围、高危害等新特点。

  3.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巨大的人口压力、自然资源的不合理运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即伴随着人口、资源和发展而出现)。

  4.环境问题产生的实质:环境问题就是资源问题、发展问题。其根源就是人类中心主义指导下的传统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转变观念和发展模式,寻求与自然相和谐的、健康的和高质量的生活方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3 当代面临的环境问题

  1.全球性环境问题

  【①全球气候变暖】

  形成原因: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大量燃烧矿物(化石)燃料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如CO2、CH4等,同时由于人类大量砍伐森林,使得植被减少,造成大气中的CO2含量增加,吸收地面辐射。

  产生危害:

  ①导致生态系统的调整;

  ②导致海平面的上升;

  ③可能导致干旱、洪涝、暴雨等灾害性事件的增加;

  ④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

  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

  ①减少燃烧化石燃料,降低CO2的排放量;

  ②大面积植树造林,降低CO2浓度;

  ③开发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

  ④发展技术,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

  ⑤加强国际合作,全球共同行动。

  【②臭氧层破坏】

  形成原因:人类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氯氟烃,造成臭氧层(位于大气的平流层中)破坏。

  产生危害:使得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增强,从而引发皮肤癌、白内障和某些传染病,此外还会扰乱水生和陆生生态系统的食物链,造成一些生物灭绝,并使农作物减产,导致粮食危机。

  【③酸雨蔓延】

  形成原因:酸雨是指PH

  产生危害:酸雨使草木枯萎、湖泊酸化、良田变成荒漠、建筑物遭到腐蚀,被称为“空中死神”。(最早出现在19世纪的英国,20世纪50—60年代扩展到欧洲和北美洲。我国也是酸雨严重地区,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

  【④森林锐减】

  森林作用:森林除了其物质作用以外,还具有重要的生态环境作用,如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增加空气湿度等,以及保持生物多样性等,被称为“大自然的调度室”。

  形成原因:乱砍滥伐、毁林开荒、森林火灾、酸雨污染等,导致全球森林面积锐减,尤其是热带雨林的减少。

  【⑤水体污染】包括江河湖泊水污染、地下水污染和海洋污染

  【⑥土地荒漠化】

  形成原因:自然原因(气候干旱、半干旱以及有旱灾的半湿润)和人为原因(干旱、半干旱区的过度开垦草原、过度放牧;半湿润区森林的乱砍滥伐、陡坡的开垦造成的土地退;过度开采地下水;不正确的灌溉方式导致土壤盐渍化等),其中人为原因是主要原因。

  治理措施:建设防护林,防风固沙;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耕还坡;控制载畜量等。

  【⑦生物多样性遭破坏】

  【⑧垃圾污染与危险废物转移】

  2.当代环境问题的主要特点:全球性、综合性、累积性和社会性

  3.树立正确的环境伦理观:

  ①尊重与善待自然;

  ②关心个人并关爱人类;

  ③着眼当前并思虑未来。

  常见的几种环境问题

  一、温室效应问题

  1.产生原理:

  CO2能强烈吸收地面放出的红外线长波辐射,使大气温度增高。

  2.产生原因

  ①工厂、交通工具、家庭炉灶大量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排泄大量的CO2。

  ②森林被大量砍伐,植物吸收的CO2减少,使大气中CO2的含量增多。

  3.对全球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的影响

  ⑴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国家、地区被淹。

  ①海水因温度升高而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

  ②极地增温强烈,部分极冰融化。

  ⑵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发生变化,导致各国农业经济结构的变化。

  ①干旱地区将变得更干旱

  ②温带耕作业发达的地区,因气温升高,蒸发加强,气候会变得更干旱、退化成草原。

  ③亚寒带某些地区,因气温升高,热量条件有所改善,适应温带作物生长。

  4.解决措施

  ①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减少矿物燃料的使用量;②植树造林、保护植被;③推广使用绿色能源。

  5.全球变暖给中国沿海地区带来许多环境问题

  ①加剧了风暴潮灾害;

  ②加大了洪涝威胁;

  ③减弱了港口功能;

  ④引发海水入侵;

  ⑤引发土壤盐碱化;

  ⑥海岸侵蚀加剧;

  ⑦沿海湿地损失和动物的迁徒;

  ⑧沿海城市市政排污工程排污能力降低。

  二、臭氧层空洞

  1.产生原理:

  氯氟烃等气体在低空不易分解,上升到平流层,破坏臭氧,使臭氧层变薄或出现空洞。氯氟昂等气体主要源于北半球,通过大气环流输送到南极上空,对南极上空臭氧层造成严重破坏。

  2.臭氧层破坏对地球环境和生物的影响:

  使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强:一方面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另一方面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造成破坏。

  3.措施:

  减少并逐渐禁止氯氟烃等消耗臭氧层的物质的排放,积极研制新型的制冷系统。

  三、酸雨(酸雨、酸雾、酸雪)

  十几年来,由于硫氧化合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的排放日渐增多,酸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现在中国已成为仅次于欧洲和北美的第三大酸雨区。

  1.形成条件:

  大量硫氧化物(SO2)和氮氧化物(NOX)和湿润的气候。

  2.主要原因:

  工矿企业、家庭炉灶、交通工具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排放SO2、NOX;有色冶金工业大量排放SO2。

  3.危害:

  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的生长繁殖及死亡;

  使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

  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

  危害人体健康。

  4.解决措施

  ①减少矿物燃料的消费量;

  ②进行技术改造、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硫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等有害气体的排放;

  ③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回收SO2气体制成硫酸(发展洁净煤技术和洁净燃烧技术)。

  5.十几年来,我国酸雨危害为什么越来越突出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工业迅猛发展,由于现代工业起步较晚及追求经济效益的片面性,再加上治污经验不足等原因,环境污染严重;西方国家利用科技优势,在投资的同时,也把污染转嫁到我国。

  四、赤潮问题

  1.概念:

  赤潮是一种海洋生态灾害,指的是一些在海洋中浮游生活的赤潮生物(主要是浮游植物或原生动物)在短时间内暴发性繁殖或高度聚集、且引起水色异常的现象(水色不一定是红色)。联合国已将赤潮列为世界三大近海污染问题之一。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2.赤潮爆发的主要原因

  ①丰富的营养物质;

  ②强烈的阳光;

  ③较高的水温;

  ④停滞的海水。

  3.赤潮爆发对海洋水产业的不利影响

  ①藻类过度繁殖容易导致海水缺氧,致使鱼类死亡、或其它鱼类的食物死亡,鱼类因缺少食物而死亡;

  ②产生毒素、毒死鱼类;

  ③阻塞鳃腺,造成器官性损伤;

  ④影响海洋生态系统,影响浮游植物和食物链。

  4.我国最易爆发赤潮的海域是珠江口、长江口、渤海。

  五、沙尘暴

  1.概念:

【专题归纳】高考地理环境与环境问题有哪些?常见的几种环境问题都给你找全了,高考环境专题看这份最新总结就够了!

  2.形成原因

  ⑴气温高、降水少、大风多是形成沙尘暴天气的主要原因

  沙尘暴的形成及其大小,直接取决于风力、气温、降水及与其相关的土壤表层状况。气温高、降雨少、大风多是形成沙尘暴天气的主要原因,生态环境和城市建设中的问题也是重要原因。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春天气温常常偏高,使土壤解冻的时间比往年提前,加速了土壤水分的蒸发。而北方地区冬春降水稀少,地表土壤干燥、疏松,植被还未形成,难以抑制沙尘天气的产生。与此同时,全球性气候变暖、厄尔尼诺现象等气候异常,造成冷空气活动异常频繁,多大风天气,为沙尘天气的形成提供了动力。

  ⑵生态环境是形成沙尘暴的重要原因

  我国西北和华北北部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人为破坏活动造成土地沙化不断扩展,为沙尘天气提供了重要土沙物质。此外,在北方城市建设中在建工地很多,由于缺乏工地表土保护设施,表土裸露,旋风刮来,极易扬尘,也是加剧沙尘天气的一个重要原因。

  3.危害:

  ①造成环境质量下降;

  ②使农作物受灾;

  ③造成人畜伤亡。

  本期主要内容:

  1.主要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2.化石燃料合理开发与利用的主要措施;

  3.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分析;

  4.我国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

  环境保护试题多推断性问题,题目材料往往只是提供一个生态环境问题或背景。因此,分析时,要关注教材案例和生态环境问题类型,把每一类问题的原因、影响及对策把握准确,形成清晰、完整的思路和答题模式,提高复习和解题的针对性。

  资源利用与生态问题

  [主干知识——掌握牢]

  1.主要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专题归纳】高考地理环境与环境问题有哪些?常见的几种环境问题都给你找全了,高考环境专题看这份最新总结就够了!

  2.化石燃料合理开发与利用的主要措施

  (1)科学方法开采,提高资源利用率。

  (2)开发利用过程中防止环境污染。

  (3)矿区生产中应保护耕地,合理利用土地。

  (4)对燃料进行深加工和精加工。

  (5)实行能源结构改革,尽可能使用天然气。

  (6)发展多元化结构的能源系统。

  3.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不利因素

  •   自

      然

      原

      因

      气候

      气候干旱,风力大,蕴含着荒漠化的潜在危险;水土流失与降水集中、多暴雨有关

  •   地形

      随意开垦丘陵、山地陡坡易导致水土流失;地势低洼区地下水水位高,易导致土壤盐碱化

  •   土壤

      黄土垂直节理发育,易导致水土流失

  •   水文

      河流径流量大,侵蚀作用强

  •   植被

      热带雨林区营养物质集中在生物体内,一旦破坏很难恢复;干旱区植被稀少,生态脆弱

  •   人

      为

      原

      因

      人口

      人口增多对资源的需求量大

  •   工业

      矿产资源丰富区,开矿、冶炼等造成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各种工程设施建设破坏生态环境 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   农业结构

      农业结构单一,过度开垦或过度放牧,不遵循自然规律,导致土地退化

  •   能源消费结构

      能源贫乏区过度樵采,导致植被破坏,引起生态环境问题;能源富集区,能源开采及开发过程中不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引起生态环境问题

  4.我国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

  •   生态环境问题

      主要分布区

      人为原因

      自然原因

      主要防治措施

  •   森林破坏

      东北、西南、东南林区

      滥垦、滥伐超出了森林抚育更新的能力

      森林火灾等

      封山育林、计划砍伐、采育结合、退耕还林、改变林区经济结构

  •   草原退化

      内蒙古、青海、宁夏、新疆

      过度放牧、过度垦殖

      气候干旱、降水减少

      退牧还草、封育草场、舍饲养畜

  •   湿地萎缩

      三江平原低地、湖滨、海滨

      土壤侵蚀、环境污染、围湖(海)造田、引水灌溉以及河流的截流改向

      沉积物充满湖沼

      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停止围垦、退田还湖

  •   生物多样性锐减

      林区、草原、近海海域

      人类的狩猎采集、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物种都有一定的寿命

      扩大自然保护区,建立生态走廊、采育结合、合理放牧、实行禁渔期制度

  •   土壤侵蚀(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东南丘陵

      人口稠密,过度开垦

      降水季节变化大且多暴雨

      退耕还林、植树种草、改坡为梯

  •   土地荒漠化

      西北、华北、东北地区

      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等

      降水少、气候干旱

      严禁砍伐、退耕还牧等

  [答题流程——领悟好]

  [例1] (2018·全国卷Ⅱ)素有“华北之肾”之称的白洋淀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价值。白洋淀分布广泛的芦苇,曾是当地居民收入的重要支撑。但前些年由于其经济价值减弱,居民管护芦苇的积极性下降,大量芦苇弃收,出现了芦苇倒伏水中的现象。雄安新区设立后,管委会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雄安新区,一定要把白洋淀修复好、保护好”的指示精神,高度重视白洋淀的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推行芦苇的资源化综合利用,大大提高了当地居民管护、收割芦苇的积极性。

  (1)指出芦苇对白洋淀生态功能的作用。

  (2)说明当地居民积极管护、收割芦苇对白洋淀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

  [解答示范]

  第(1)题:

  第一步:审清设问,明答题方向

【专题归纳】高考地理环境与环境问题有哪些?常见的几种环境问题都给你找全了,高考环境专题看这份最新总结就够了!

  第二步:一思一析一联,组织答题要点

【专题归纳】高考地理环境与环境问题有哪些?常见的几种环境问题都给你找全了,高考环境专题看这份最新总结就够了!

  第三步:逻辑成文,条理作答

  吸收水体和淤泥中的营养物质,减缓水体富营养化进程;吸收污染物(重金属等),起到净化水体、稳定水体自净化能力的作用,提高水环境质量;为鸟类等多种动物提供栖息地,维护生物多样性。

  [微点拨]

  审该问题时,要注意搞清楚是“芦苇”的生态功能还是“白洋淀”的生态功能,这涉及作答落脚点的问题,但归根结底是考查白洋淀湿地的生态功能。

  第(2)题:

  第一步:审清设问,明答题方向

【专题归纳】高考地理环境与环境问题有哪些?常见的几种环境问题都给你找全了,高考环境专题看这份最新总结就够了!

  第二步:一思一析一联,组织答题要点

【专题归纳】高考地理环境与环境问题有哪些?常见的几种环境问题都给你找全了,高考环境专题看这份最新总结就够了!

  第三步:逻辑成文,条理作答

管护好芦苇,可维持芦苇对白洋淀水体的净化功能,利于改良水质,提高白洋淀生态环境质量;收割芦苇,能减少芦苇倒伏、腐烂数量。【专题归纳】高考地理环境与环境问题有哪些?常见的几种环境问题都给你找全了,高考环境专题看这份最新总结就够了![例2] (2017·全国卷Ⅱ)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地区因受人为干扰,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土壤侵蚀严重,出现“红色荒漠”(如图)。为治理这一环境问题,20世纪80年代,当地采用人工种植松树和自然恢复等方式造林育林,形成了不同的植被景观。

  分析自然恢复的次生林比人工松林防止水土流失效果更好的原因。

  [解答示范]

  第一步:审清设问,明答题方向

【专题归纳】高考地理环境与环境问题有哪些?常见的几种环境问题都给你找全了,高考环境专题看这份最新总结就够了!

  第二步:一思一析一联,组织答题要点

【专题归纳】高考地理环境与环境问题有哪些?常见的几种环境问题都给你找全了,高考环境专题看这份最新总结就够了!

  第三步:逻辑成文,条理作答

  植被结构更复杂,截留降水效果更好;地表植被更丰富,延缓地表径流汇流速度,地表水下渗作用更强,涵养水源效果更好;地下根系更发达,固土能力更强;植被多样性更好,水土保持更稳定。

  [微点拨]

  解答本题的难度是区别人工松林和次生林的差异,人工松林受人类的干预性更强烈,生态系统稳定性较弱,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较为脆弱。如果不知道这一点,就不能把握准本题的答题方向和重点。

  [多练多悟——不能少]

  1.(2019·福州模拟)锂电池的梯次利用是指使用过的锂电池在达到设计寿命后,继续提供给对电池性能要求较低的设备利用。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锂电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我国是重要的锂电池生产国,锂资源的供给紧张,对外依存度超85%。为解决锂电产业面临的原料问题和环境问题,在政府的推动下,某公司与汽车生产企业合作,集中回收车用动力锂电池,对锂电池进行梯次利用,并确保对报废锂电池进行无害化处置。

  分析对锂电池进行集中回收、梯次利用产生的环境效益。

  解析:结合材料分析,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锂电池爆发式增长,会导致锂资源紧张,同时使得废旧电池对环境的压力加大;集中回收锂电池,能够提高回收率,增加锂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也能减少废弃锂电池对环境的污染;梯次利用能够缓解锂资源供需紧张问题,同时也会降低锂电池爆发式使用对环境的破坏,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压力。

  答案: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加大了对锂资源的需求压力和废旧电池对环境的压力;集中回收动力电池可以提高锂电池回收比例;增加锂资源的回收再利用,并减少废弃电池无序丢弃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梯次利用锂电池可直接利用现有电池,缓解对锂资源的需求压力;减少开发锂资源、生产锂电池产生的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问题。

  2.(2019·惠州模拟)由于人类干扰活动,输入到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等已超出生态系统自恢复能力,导致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显著增加。下图示意2013年及2017年长江口海域生态环境脆弱度空间分布状况。

【专题归纳】高考地理环境与环境问题有哪些?常见的几种环境问题都给你找全了,高考环境专题看这份最新总结就够了!

  据图说出2013~2017年长江口海域生态环境脆弱度变化特征,并分析原因。

  解析:结合图例分析图中图例变化即可。

  答案:变化特征:极度及重度脆弱区范围缩小,生态环境脆弱度总体有所减轻;局部地区(上海东部及南部海域)生态环境脆弱度不变或加重。

  原因:长江流域污染物输入得到控制;长江输沙量减少;河口区湿地生态系统恢复,生态服务功能增强;上海快速发展,陆源污染物排放增加。

  3.(2019·淄博模拟)为保护我国东部地区的河堤两岸、公路和铁路的边坡,专家研究出了灌木与草本植被相结合的护坡模式。与单一的草本护坡和灌木护坡相比较,该模式植被的地下和地上部分结构更合理,护坡效果更好。下图为灌草结合护坡作用示意图。

【专题归纳】高考地理环境与环境问题有哪些?常见的几种环境问题都给你找全了,高考环境专题看这份最新总结就够了!

  与单一植被护坡相比较,分析灌草结合护坡模式护坡效果更好的原因。

  解析:由图可知,灌木与草本植被相结合的护坡模式更立体,有二次降落,故对地表侵蚀更弱,滞留降水效果更好,多样结合,根系更发达,生物生存率更高,生态效益更佳。

  答案:植被地上部分面积大,层次多(或结构更复杂);截留降水效果更好;地表径流侵蚀减弱;雨水对地表的侵蚀减弱;地下根系部分面积大,层次多(或上下层交错/结构更复杂);固土与固坡相结合(或既能固土,又能固坡);植被多样性好,水土保持更稳定。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专题归纳】高考地理环境与环境问题有哪些?常见的几种环境问题都给你找全了,高考环境专题看这份最新总结就够了!

  材料一 遗鸥喜欢栖息于开阔平原和荒漠与半荒漠地带的咸水或淡水湖泊中,遗鸥的适应性很狭窄,尤其对繁殖地的选择更是近乎苛刻,它只在干旱荒漠湖泊的湖心小岛上成群营巢繁殖,巢连着巢。在孵化后期和育雏期间,遗鸥会集体护巢。如图为遗鸥栖息图片。

  材料二 红碱淖是中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它是全球最大的遗鸥繁殖基地,每年夏季大约占全球90%以上的遗鸥会光临红碱淖。由于红碱淖水位的下降,该遗鸥繁殖基地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下图为红碱淖湖区区域图。

【专题归纳】高考地理环境与环境问题有哪些?常见的几种环境问题都给你找全了,高考环境专题看这份最新总结就够了!

  (1)简要说明遗鸥成群营巢繁殖的主要原因。

  (2)针对图中的实际情况,分析红碱淖遗鸥繁殖地生态保护的可行性措施。

  解析:第(1)题,读材料可知,遗鸥的适应性很狭窄,尤其对繁殖地的选择更是近乎苛刻,它只在干旱荒漠湖泊的湖心岛上成群营巢繁殖,巢连着巢。故遗鸥成群营巢繁殖的主要原因是繁殖地有限,节约用地。在孵化后期和育雏期间,遗鸥会集体护巢,故遗鸥成群营巢繁殖的主要原因是利于孵化后期和育雏期间的集体保护。第(2)题,读材料可知,该遗鸥繁殖基地受到的严重威胁是由红碱淖水位的下降引起的,故红碱淖遗鸥繁殖地生态保护的可行性措施要从提高红碱淖的水位方面思考。

  答案:(1)繁殖地有限,节约用地;利于孵化后期和育雏期间的集体保护。

  (2)减少水坝的拦水量(调水量);控制过度开采地下水;控制沿湖地区煤炭开采并及时回填。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臭氧层生态系统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