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新微专题】高考地理如何考查城市问题?“城市与城市化”知识点归纳来了,高考如何考 城市发展?

【新微专题】高考地理如何考查城市问题?“城市与城市化”知识点归纳来了,高考如何考 城市发展?
2020年04月07日 12:00 新浪网 作者 谭老师地理工作室

  考点一:聚落

  1、聚落概念:人类各种形式聚居地的总称。一般分为乡村和城市两大类。

  2、乡村形成条件:第一次劳动大分工,人类互助合作和共同生活。

  考点二:城市的区位和城市空间形态

  一、城市的分布

  1、世界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

  古代城市诞生在大河冲积平原,如长江一黄河中下游平原、印度河谷地、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尼罗河谷地。

  2、世界三大城市密集区

  60°N以南的欧洲地区;美国的东北部地区;东亚的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中国东部沿海和平原地区

  3、我国特大城市的分布特点

  (1)从海陆位置看,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2)从地形上看,主要分布在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地形类型主要为平原)。

  (3)从气候上看,主要分布在季风区、湿润区和半湿润区

  (4)从水源条件看,很多特大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

  (5)从社会经济条件看,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的地区。

  二、城市空间形态

  1、概念:城市占据一定的空间,有着特定的外部轮廓形态

  2、类型

  •   团块状

      组团式

      条带式或放射状

  •   地域

      形态

      多分布于平原,各组成部分比较集中,连成一片

      城市由几片组成,每片就近组织各自的生产和生活,各片互不连属

      沿主要交通干线或河流延伸

  •   原因

      平原地形、市中心吸引作用

      地形限制、河流阻隔、资源分布

      交通线分布、地形限制

  •   优点

      便于集中设置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各种设施的利用率高,方  便生活,便于管理,节省市政建设的投资

      便于城市扩大规模,有利于城市环境保护

      城市各部分接近郊区,亲近自然

  •   缺点

      设施集中,易造成城市环境污染

      用地分散,各片联系不方便,市政建设投资大

      城市交通主要集中于某一方向,且运距很长

  •   例子

      成都、合肥、郑州

      重庆市、浦东新区、大庆

      西宁、兰州、延安

【新微专题】高考地理如何考查城市问题?“城市与城市化”知识点归纳来了,高考如何考 城市发展?

  三、城市分布的区位因素

  (一)自然条件

  1、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   城市区位

      区位优势

      举例

  •   平原(大部分)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业耕作,能为城市提供农副产品、交通便利、节省建筑投资,人口分布集中

      世界上和我国的多数城市

  •   热带地区高原

      热带地区,低地闷热,不利于居住;高原凉爽,利于居住

      巴西高原

  •   山区谷地或低地

      地形开阔,水源充足,交通便利

      宝鸡、咸阳、西安、太原等

  2、气候:(气温、降水适中)

  ①世界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气温适中的中低纬度地带。

  ②世界城市多数集中在临海的边缘地带。

  ③气候条件恶劣的荒漠干旱地区、高纬寒冷地区、湿热的热带雨林地区,则很少有城市的分布。

  3、河流:(供水、运输、防卫便利)

  城市最容易出现在河运的起点或终点、过河点、河流的汇合处或河口。

  •   区位优势

      城市举例

  •   河运的起点或终点

      货物转运、集散的地方,水陆交通要道

      江西赣州

  •   河流汇合处

      人流、物流在此集聚、中转,有运输优势

      宜宾、重庆、武汉、梧州

  •   河口处

      内河航运与海洋运输的转运处

      上海、广州、杭州、加尔各答(恒河)、纽约(哈得孙河)、新奥尔良(密西西比河)

  •   过河点

      人流、物流的集聚、转运处

      伦敦(泰晤士河)、金边(湄公河)、巴格达(底格里斯河)、汉堡(易北河)、布达佩斯(多瑙河)

  •   运河两端

      人流、物流集散地

      塞得港和苏伊士(苏伊士运河)、巴拿马和科隆(巴拿马运河)

  •   曲流处

      伯尔尼(阿勒河)

  •   河心岛

      利于安全防卫

      巴黎(塞纳河)

  •   半岛

      波士顿

  (二)社会经济条件

  1、自然资源:

  在矿产资源丰富的地方,随着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工矿业的发展,往往会出现一批新兴的城市。

  •   矿业城市类型

      城市举例

  •   中  国

      世界

  •   煤炭

      抚顺(辽)、开滦(冀)、大同(晋)、阳泉(晋)、平顶

      山(豫)、六盘水(黔)

      伯明翰、曼彻斯特英国、库兹巴斯一俄罗斯、顿巴斯一乌克兰

  •   钢铁

      鞍山、包头、攀枝花、马鞍山

      贝洛奥里藏特(巴西)

  •   石油

      大庆、东营、玉门、克拉玛依

      阿伯丁(英国)

  •   其他矿业

      金昌(镍)、自贡(井盐)

      约翰内斯堡(金矿)

  2、交通:(河运、海运、铁路、公路)

  •   交通运输时代

      城市的形成和区位分布

      举例

  •   帆船、驿道

      河流汇合处(我国南方)、大道汇合处(我国北方)

      邯郸、淮阴、济宁以及丝绸之路上的城市

  •   公路、铁路

      公路铁路枢纽,公路铁路沿线

      石家庄、郑州、宝鸡、株洲、二连浩特

  •   高速公路、航空

      沿高速公路枢纽、公路沿线和航空港分布

  3、政治、军事、宗教、科技、旅游:

  •   影响因素

      影响原因

      举例

  •   政治

      首都

      政治中心变迁,引起人口、城市的变化

      巴西利亚、堪培拉、华盛顿

  •   政策

      国家特殊的政策,促进城市的发展

      特区城市深圳

  •   军事

      军事重地使人口大增,经济得以发展

      锦州、酒泉

  •   宗教

      宗教活动中心吸引人口,促进经济发展

      麦加、麦地那、梵蒂冈、伊斯坦布尔、拉萨

  •   科技、旅游

      科技、旅游促进城市发展

      日本筑波科学城、旅游城市桂林

  (三)城市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1)军事、宗教正在减弱

  (2)交通、自然资源因素古今影响都很大

  (3)科教、旅游、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逐渐加强

  考点三:城市地域功能分区

  一、城市土地的利用方式

  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农业用地等类型。

  二、城市主要的地域功能区

  同一类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集聚,形成了不同的功能区。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土地,各功能区之间并无明确的界线。

  •   城市功能分区

      形态

      特征

      位置

  •   商业区

      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

      经济活动最繁忙;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有明显的分区

      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

  •   工业区

      集聚成片

      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市区外缘、干线两侧

  •   住宅区

      占地面积大,是城市的最基本的一项职能,工业革命后出现分化

      建筑质量上出现高级与低级住宅区分;位置上高级与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

      高级住宅区

      城市的外缘与高坡、文化区联系

  •   低级住宅区

      内城、工业区附近与低地、工业区联系

  (一)商业区

  1、中心商务区(CBD)

  (1)分布在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市中心(原因是交通便利、消费人群多)

  (2)特征:

  ①是城市经济活动最为繁忙的地方        

  ②建筑物高大稠密       

  ③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很大

  ④商业区多位于城市中地租高的地方,地价昂贵   

  ⑤既是商业活动中心也是服务中心

  ⑥交通便利                            

  ⑦内部存在着明显的分区

  (二)工业区

  1、分布上还要考虑环境因素(风向、河流流向)

  ~对于常年盛行风向较为单一的地区,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盛行风下风向的

  郊区。

  ~在季风区,工业区一般分布在与城市主导风向垂直的郊区。

  ~在风向多变的地区,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最小风频上风向的郊区。

  (三)住宅区

  1、住宅区分化形成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

  •     高级住宅区 

      低级住宅区

  •   建筑质量

      房屋面积大,有些是独立庭院

      面积狭小,房屋拥挤密集

  •   配套设施与环境质量

      配套设施完善,环境优美

      配套设施差,环境质量差

  •   位置

      多建在城市外缘,与高坡、文化区相联系

      多建在内城和工业区附近,与低地、工业区相联系

  •   入住阶层

      高收入阶层

      低收入阶层

  (四)城市的其他功能区——行政区、 文化区、风景区

  三、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

  (一)经济因素(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但并不完全取决于经济因素,如故宫)

  1、城市土地的利用类型取决于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并不完全取决)

  2、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

  (1)距离市中心的远近:距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地租由市中心向外递减,但并没有以市中心为同心圆向外递减(受交通通达度的影响,沿街道弯曲)

  (2)交通便捷程度:通达度越好,土地价格或租金就越高。

【新微专题】高考地理如何考查城市问题?“城市与城市化”知识点归纳来了,高考如何考 城市发展?
【新微专题】高考地理如何考查城市问题?“城市与城市化”知识点归纳来了,高考如何考 城市发展?

  3、在地租最高的市中心和地租次高的道路相交处形成商业区;

  在地租较高的道路两侧形成住宅区;

  在地租较低的其他地方形成工业区。

  (二)社会因素

  收入是形成不同级别住宅区的常见原因;

  知名度可以提高身份与地位,是一种强大的集聚力量;

  种族或宗教团体常会形成聚居区,如北美和欧洲的唐人街和黑人社区

  (三)历史因素

  1、早期的土地利用有深远的影响:上海现代化中心商务区是外滩和陆家嘴

  2、昔日土地利用也可能完全改变:西方国家一些城市,居住在近市中心高级住宅区的人开始转向郊区,使市中心边缘成为贫民区。

  (四)行政因素

  政府采取行政手段制订政策和城市规划,干预城市经济的发展,引导和划定不同的功能区,如新兴工业园区的建设

  (五)其他因素

  四、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城市功能分区的结构)

  1、城市地域结构:

  指城市不同功能区的分布与组合构成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

  2、三种功能分区结构模式:

  ①同心圆:城市的中枢部分是中心商业区;从中心附近过渡地带沿交通线向城市周围扩展,住宅区的档次逐次增强。(东京)

【新微专题】高考地理如何考查城市问题?“城市与城市化”知识点归纳来了,高考如何考 城市发展?

  ②扇形:中高档住宅区沿交通线向城市边缘发展;批发与轻工业带临近中低档住宅区。(烟台)

【新微专题】高考地理如何考查城市问题?“城市与城市化”知识点归纳来了,高考如何考 城市发展?

  ③多核心: 中心商业区是城市交通的焦点;批发业面向城市腹地,交通便利,接近市场;住宅区里分档次区域化。(重庆)

【新微专题】高考地理如何考查城市问题?“城市与城市化”知识点归纳来了,高考如何考 城市发展?

  五、城市规划

  1、常见工业的布局原则

  •   工业部门

      生产特点与制约因素

      布局主导因素

  •   制糖、炼铁

      耗原料多,制成品重量大大减轻

      交通方便,接近原料地

  •   钢铁、有色冶金、化工

      消耗能源多

      接近水电站等能源地

  •   织布、石油化工、

      运输产品比运输原料成本高

      接近消费市场

  •   自来水厂

      优质水源

      河流上游方向,水源清洁

  •   汽水、家具、印刷、啤酒

      运输不方便

      接近消费市场

  •   普通服装、纺织、电子装配

      劳动力成本比重大,数量多

      接近劳动力丰富、工资水平不高的地区

  •   化工、电子、飞机、仪表

      科技含量大,技术水平要求高

      接近科技发达人才集中的地区

  •   电子、感光器材

      特别要求环境洁净

      选择环境洁净之地

  2、合理布置功能区

  ①工业区多沿公路、铁路、通航河流等交通便捷的区位进行布置,以降低生产成本;

  ②轻度污染的工业布置在近郊,基本无污染的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可以布置在居民区内;

  ③严重污染的工业宜布置在远郊,流经城市的河流的下游,盛行风的下风方向及与季风相垂直的郊外(或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④工业区和居住区之间用防护带隔离,防护带主要指城市绿地,也可以利用水面、河流。

  考点四:城市等级体系

  1、我国城市的等级划分(按人口规模)

  巨大型城市——1000人口以上;

  特大城市——300万~1000人口; 

  大城市——100万~300万人口;     

  中等城市——50万~100万人口;

  小城市——50万人口以下

  2、不同等级服务范围不同

  ①城市等级低,服务种类少,服务范围比较小,数量多,距离近;

  ②城市等级高,服务种类多,服务范围比较大,数量少,相距远

  3、中心地理论:

  某一区域,等级越高的城市服务范围越大,数目越小,彼此之间的距离越远,服务功能越多

【新微专题】高考地理如何考查城市问题?“城市与城市化”知识点归纳来了,高考如何考 城市发展?

  考点五:城市化及其影响

  一、城市化概念——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二、城市化的意义

  1、带到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城市发展

  2、城乡居民劳动方式、人均收入、文化教育的差别不断缩小,价值观念、生活方式逐渐趋同

  三、城市化的标志:

  1、城市数目增多

  2、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3、城市人口增加

  4、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标志)     

  四、世界城市化进程三阶段:

  •   发展阶段

      水平

      特征

      出现的问题

  •   初期阶段

      25%~30%以下,低

      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

      问题较少,处于城市化低水平时期。城市各功能用地混杂布置,功能区分异不明确

  •   加速阶段

      30%~70%,较高

      人口和产业向城市迅速聚集,城市化推进很快。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出现了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出现了郊区城市化现象。

  •   后期阶段

      70%以上,高

      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

      中心区表现出衰落的迹象。大城市的中心空洞化、逆城市化等。城市化向农村推进,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五、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比较

  1、

  •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   起步

      早(18世纪中叶)

      晚(二战之后)

  •   速度

      由快转慢

      由慢转快

  •   水平

      高(70%)

      低(30%,中国43%)

  •   问题

      逆城市化

      给环境、就业、治安等方面带来许多问题

【新微专题】高考地理如何考查城市问题?“城市与城市化”知识点归纳来了,高考如何考 城市发展?

  2、发达国家的逆城市化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发展不合理

  (1)发达国家的逆城市化

  ①表现:大城市中心区萎缩,中小城镇发展迅速,乡村人口数量增多,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

  ②发展:英国---美国、西欧、日本---北欧(联系经济发展水平记忆)

  ③原因:

  A.人们对居住环境质量要求提高,城市中心环境质量下降

  B.小城镇的各种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达到现代人们生活要求

  C.高速公路及地铁等现代交通设施出现,人们能方便快捷地往返

  D.电脑及网络等现代通讯工具的出现,家庭办公等新工作方式的产生

  E.电子工业的布局是自然环境和人才技术,不需要依托大城市,工业布局由集中走向分散。

   (注:中国的逆城市化——20世纪60s城市知青的“上山下乡”运动客观上导致了逆城市化现象。)

  (2)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不合理的原因

  ①农村劳动力过剩,大量农村人口涌人城市,城市人口增长过快;

  ②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化速度不相适应;

  ③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主要是城市经济的畸形发展。

  六、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一)环境污染

  1、大气污染:酸雨、光化学烟雾、粉尘污染、汽车尾气污染等

  2、水污染:水体富营养化、重金属污染等

  3、噪声污染:交通工具、工厂、建筑工地、生活等发出的噪声

  4、固体废弃物污染:垃圾污染、白色污染等

  5、其他污染:光污染、电磁污染、装修污染等

  (二)生态破坏

  1、产生“热岛效应”     

  2、水域面积减小,影响水循环      

  3、生物多样性减少   

  4、绿地减少

  (三)城市建设: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四)城市文明: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治安混乱、贫富分化加重、内城衰落等

  七、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措施

  (1) 分散城市职能,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

  (2) 合理规划城市路网,发展地下、地面、空中立体交通体

  (3) 扩大绿地面积,美化绿化环境,综合治理城市环境

  (4) 改善居民居住条件,重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化与基础设施建设同步发展

  (5) 大力提高科技水平

  八、城市交通环境问题: 

  A.两大问题:①交通线路拥堵;   ②交通环境污染

  B.措施:

  ①解决交通线路拥堵:根本措施是合理规划城市道路

  ②解决交通环境污染:实施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技术措施;广种花草树木,绿化美化交通道路;合理规划城市道路。(二者共性措施)

  考点六: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1、工业化是推动城市化的动力。

  2、我国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

  ①珠三角模式: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工业化→城市化;

  ②温州模式:小商品经营→个私企业→工业化→城市化;

  ③苏南模式: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发展→工业化→城市化;

  ④云南德宏模式:沿边开放→边贸发展→城市化;

  ⑤东北模式:森林、矿产资源开发→国有大中企业建立→工业化→城市化。

  考点七: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   城市建筑

      表现

      原因

  •   建筑

      景观

      美国

      城市

      市中心多是高层的摩天大楼,离开中心区,建筑物高度急剧下降,然后又缓缓地向郊区递减

      美国发展历史短,虽然早期移民大量来自欧洲,但美国人接受了欧洲居民自由的精神传统,在后来的发展中形成了有别于欧洲的现代文化特色

  •   欧洲

      城市

      市中心有市民集会的广场、大教堂以及工商组合的事务所等许多著名历史建筑,高层建筑大部分建在城市中心以外的地区

      欧洲发展历史悠久,城市中多著名历史建筑,人们不愿意让现代化建筑夺去其历史建筑的风采

  •   杭州

      形成一种将城市有组织地带入自然环境之中的山水城市

      受我国古代“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影响

  •   北京

      皇宫建筑群雄踞市中心,其他重要建筑物沿城市中心轴线排列

      以显示皇权的至高无上

  •   华盛顿

      以国会大厦和白宫的东西向和南北向两条轴线及其交会处为城市中心,国会大厦居于高处

      体现资产阶级所标榜的民主与法制

  考点八:武汉、上海的城市区位分析

  一、武汉市的城市区位因素:

  1、地理位置:位于长江和汉江汇合处;中国大陆的中部。  

  2、自然因素:

  ①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雨热同期;

  ②处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

  ③长江、汉江汇合处,方便人流、物流的集散和中转。 

  3、社会经济因素:

  ①附近铁矿、棉花资源;

  ②长江和汉江汇合处,京广铁路穿过,交通便利;

  ③科技发达;

  ④劳动力丰富,素质高;

  ⑤湖北省省会城市,华中地区最大的经济、文化中心;

  ⑥现代工业、新兴高科技产业(光谷)。(主要工业部门:钢铁、汽车、棉纺织、光谷等)。

  二、上海市的发展

  1、优越的区位因素:

  ①自然条件:气候温暖湿润、地形平坦、水源充足  

  ②社会经济条件:便利的交通;广阔的经济腹地;高素质的劳动力;充足的农副产品供应;丰富的农副产品; 雄厚的技术力量。

  2、城市化问题:

  ①道路狭窄,交通堵塞;

  ②居住拥挤;

  ③绿地面积小,环境质量差;

  ④用地紧张。 

  3、城市问题产生原因:城市人口膨胀;用地规模扩大。

  4、浦东新区的发展: 

  (1)作用:解决上海市面临的城市化问题;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2)区位条件:

  位置——接近上海繁华市区;      

  面积——相当于建城的2倍;

  地形——平坦、开发空间大;      

  水源——河网密集,水源充足;

  产业——农业为主,开发成本低。

  (3)城市规划:

  ①分为城市化地区和非城市化地区两部分;

  ②采取轴向发展与综合组团相结合的布局形态;

  ③纵横交错的快速干道和河流;

  ④各种类型的绿地组成绿化体系。

  (4)建设成就:浦东新区已建成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

  几个容易混淆的概念:

  城市地域功能分区: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行政区、文化区等的差异。

  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城市功能分区空间中的分布与组合: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城市功能活动:工业生产、商业贸易、居住休闲、文化教育、行政管理。

  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用地、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及其它公共事业用地、农业用地和水面等。

  要点总结

  1.从时间变化看城市发展速度

  (1).不同阶段的城市化类型的判断(以发达国家为例);

  (2).城市化进程判断的两个易误点;

  2.从空间变化看城市发展规模;

  3.城市化趋势图的阅读;

  4.城市化问题可以归纳为三个关键点:

  聚焦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看城市发展

  [集训高考]

  (2019·天津高考)读W市主城区2004年与2016年工业和居住用地情况图,回答1~2题。

【新微专题】高考地理如何考查城市问题?“城市与城市化”知识点归纳来了,高考如何考 城市发展?
【新微专题】高考地理如何考查城市问题?“城市与城市化”知识点归纳来了,高考如何考 城市发展?

  1.2016年与2004年的土地利用情况相比,该市主城区发生的变化是()

  A.在乙河以西的地区中,甲河以南的工业功能明显减弱

  B.在乙河以西的地区中,甲河以北的居住功能明显增强

  C.在乙河以东的地区中,新建工厂主要集中在该区中部

  D.在乙河以东的地区中,新增住宅主要集中在乙河沿岸

  2.由于该市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的变化,可能产生的问题及有效的对策是()

  A.工业污染扩散  加强河流水质监测

  B.就业岗位减少  提高第三产业比重

  C.居住区较偏远  增加中心城区住宅用地

  D.交通压力增大  完善城市交通网络布局

  (2017·全国卷Ⅰ·节选)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完成下题。

【新微专题】高考地理如何考查城市问题?“城市与城市化”知识点归纳来了,高考如何考 城市发展?

  3.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

  A.用地类型差异 

  B.居民爱好差异

  C.景观规划不同

  D.行政管辖不同

  (2017·江苏高考)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制造业企业数量及其空间分布变化图。读图回答4~5题。(双选)

【新微专题】高考地理如何考查城市问题?“城市与城市化”知识点归纳来了,高考如何考 城市发展?

  4.该城市0~6 km的中心城区企业数量()

  A.1985~2004年增多

  B.1985~2004年减少

  C.2004~2013年增多 

  D.2004~2013年减少

  5.2004年之后,该城市已进入()

  A.工业化初期阶段 

  B.工业化中期阶段

  C.郊区化阶段 

  D.逆城市化阶段

  6.(2019·江苏高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8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呼包鄂榆城市群发展规划》,旨在将其培育发展成为中西部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地处我国半干旱半湿润地区,面积17.5万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 138.4万人,城市化率达69.3%,目前已拥有呼和浩特、包头两座大城市和鄂尔多斯、榆林两座中等城市,有世界最大的稀土矿床以及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石墨、铁矿等矿产资源。

  材料二 图1为呼包鄂榆城市群概况图,图2为呼包鄂榆城市群演化示意图。

【新微专题】高考地理如何考查城市问题?“城市与城市化”知识点归纳来了,高考如何考 城市发展?
【新微专题】高考地理如何考查城市问题?“城市与城市化”知识点归纳来了,高考如何考 城市发展?

  (1)改革开放以来该地区城市化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当地资源条件,指出呼包鄂榆城市群可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

  (3)指出呼包鄂榆城市群发展过程中应协同应对的生态和环境问题。

  (4)简述呼包鄂榆城市群建设对国内其他城市群及对外开放的作用。

  [集训高考]参考答案

  1.B 2.D 

  解析:第1题,根据图例,2016年与2004年相比,城区的西北部居住用地占比增加明显,B对。读图可知,乙河以西、甲河以南的工业用地占比基本没变,A错。读图可知,乙河以东地区中,南部工业用地增加最明显,说明新建工厂主要集中在该区南部,C错。读图可知,乙河以东地区中,居住用地占比普遍增加,沿河地区并不集中,D错。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该城市南部工业比重较大的区域扩展较快,工业向偏南区域集聚,相反,居住功能区域则向中、北部集聚,工业区与居住区向相反方向扩展,增加了人们去工厂上下班的距离,交通压力增大,需要完善城市交通网络布局,D正确。工业污染扩散,不仅要加强河流水质监测,而且还要加强大气、噪声、固体废弃物等污染的监测,A错误。新建工厂较多,就业岗位增加,B错误。中心城区土地价格高,建设住宅的成本高,房价偏高,使居民生活压力过大,C错误。

  3.D 

  解析:由材料可知,同一街道,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说明隔离带景观存在差异可能是由于该街道两侧行政管辖不同,人们对隔离带的维护不同。同一街道用地类型、景观规划、居民爱好差别不大。

  4.AD 5.BC 

  解析:第4题,根据计算公式可以分别求出不同年份该城市中心城区的企业数量,1985年大约是186,2004年大约是947,2013年大约是600,由此可得出1985~2004年中心城区制造业企业数量增多,2004~2013年中心城区制造业企业数量减少。第5题,读图可知,该城市工业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多,工业化发展速度快,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该城市的工业企业不断向城市外围转移,说明城市范围不断扩大,处于郊区城市化阶段。

  6.答案:(1)城市数量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城市间联系加强

  (2)能源;重化工;冶金;纺织;农畜产品加工。

  (3)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环境污染。

  (4)合理布局城市群;加强产业分工协作;促进中西部地区发展;促进西部大开发;促进边境贸易;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解析:第(1)题,读图2可知,该地区的核心城市等级明显提升,反映了城市用地规模扩大;不同等级城市的数目明显增加,反映了城市人口数量增加,则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城市之间的交通线路增多,反映了城市间联系加强。第(2)题,结合材料一,该城市群有世界最大的稀土矿床以及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因此可以发展能源、重化工业和冶金业;靠近内蒙古高原,可利用其发达的畜牧业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和纺织业。第(3)题,读图并结合区域可知,该地区位于西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靠近毛乌素沙地、库布齐沙漠等,因此需要应对土地荒漠化;鄂尔多斯和榆林地区位于黄土高原北部,因此需要应对水土流失;在发展冶金工业、重化工业、能源工业过程中需要应对环境污染。第(4)题,对其他城市群的作用:城市等级合理,分工明确,实现城市群的合理布局,避免城市化问题;利用本区优势资源,合理布局产业,加强产业分工协作,避免产业雷同,提高市场竞争力;旨在将其培育发展成为中西部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城市群,促进西部大开发,促进中西部地区发展。对对外开放的作用:位于边境地区,可以利用本地区的地理位置优势促进边境贸易;可以利用靠近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位置优势,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备考师说]

  •   考查重点

      单纯考查城市化的题目已不多见,一般联系工业化、城市规划、人口迁移等因素,进行综合考查

  •   考查方式

      从题型上看,以选择题为主(除江苏卷外);从命题方式上看,以文字或图表资料为背景

  •   命题预测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化问题依然是高考考查的热点和重点。宏观背景会结合“一带一路”、城市群建设等,微观背景会联系城市功能区、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

  [命题视角]

【新微专题】高考地理如何考查城市问题?“城市与城市化”知识点归纳来了,高考如何考 城市发展?

  从时间变化看城市发展速度

  [例1] 下图示意2001~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增长率与建成区面积增长率的比较。读图,完成(1)~(2)题。

【新微专题】高考地理如何考查城市问题?“城市与城市化”知识点归纳来了,高考如何考 城市发展?

  (1)2001~2008年,我国城市人口人均城市用地面积 ()

  A.先增后减B.先减后增

  C.呈增加趋势 D.呈减少趋势

  (2)据上图结合相关知识可判断,2001年以来我国()

  A.城市新增用地以商业用地为主

  B.乡村人口数量持续增长

  C.城市人口增长以自然增长为主

  D.大量农业人口迁入城市

  [解析] 第(1)题,图示2001~2008年,我国城市建成区面积增长率大于城镇人口增长率,则人均城市用地面积呈增加趋势。第(2)题,据图可知,我国城镇人口增长率约为2%~8%,而同时期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应小于1%,则城镇人口增长率远大于人口自然增长率,说明城镇人口增长主要来自于农业人口的迁入。

  [例1] [答案] (1)C (2)D

  [微点拨] 

  从综合思维角度理解城市化进程及出现的四种不同类型。四种类型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在于出现的时间不同、具体表现形态及成因不同,联系在于是整个城市化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具体表现,都推动了城市的不断成长和发展。

  (1)不同阶段的城市化类型的判断(以发达国家为例):

  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

  逆城市化

  再城市化

  时间

  19世纪到20世纪上半叶

  20世纪50~70年代

  20世纪70~80年代

  20世纪80年代以后

  表现

  人口由乡村迁往城市,农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

  人口由市区迁往郊区

  人口由城市迁往农村和小城镇

  人口迁回市区

  成因

  城市的拉力和乡村的推力

  市区人口激增,地价上涨,交通拥挤

  为追求更好的生存环境

  市中心区的开发,高科技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

  图解

【新微专题】高考地理如何考查城市问题?“城市与城市化”知识点归纳来了,高考如何考 城市发展?
【新微专题】高考地理如何考查城市问题?“城市与城市化”知识点归纳来了,高考如何考 城市发展?
【新微专题】高考地理如何考查城市问题?“城市与城市化”知识点归纳来了,高考如何考 城市发展?
【新微专题】高考地理如何考查城市问题?“城市与城市化”知识点归纳来了,高考如何考 城市发展?

  (2)城市化进程判断的两个易误点:

  ①郊区城市化≠城市郊区化:

  郊区城市化指城市的郊区形成城市,是一个人口、产业向城市集聚的过程,城市处在规模膨胀、加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郊区化指人口、产业向郊区或卫星城迁移,是城市化进程中人口、产业由集聚发展到扩散的一个新阶段,是逆城市化的表现。

  ②逆城市化并不是城市化的倒退:

  虽然逆城市化阶段人口向市外迁移,但其性质还是城市人口,并不从事农业活动,因此逆城市化是城市化的高级阶段,并不是城市化的倒退。

  [押题训练]

  读1978~2010年中国、美国城市土地覆盖类型变化统计图,完成1~3题。

【新微专题】高考地理如何考查城市问题?“城市与城市化”知识点归纳来了,高考如何考 城市发展?

  1.图示期间中国面积变化最大的土地类型是()

  A.不透水层            B.植被

  C.水体                   D.其他用地

  2.从中国和美国城市土地覆盖比较可以判断出()

  A.两国城市水体面积大致相同

  B.中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时期

  C.美国城市已经基本逆城市化

  D.中国城市植被面积逐步减小

  3.中国城市的土地覆盖类型特征变化将导致城市()

  A.地表径流减弱 

  B.降水强度减弱

  C.热岛效应减弱

  D.地表风速减弱

  解析:第1题,读图分析可知,图示期间不透水层由16.73%增加到69.49%,增加了52.76%,变化最大,选A。第2题,读图分析可知,图中数据反映的是城市土地覆盖所占的百分率,并不是具体面积,A错误;中国的不透水层的面积增长最快,说明我国的城市建设正在加快,应该正处于快速城市化时期,B正确;该图无法判断美国城市已经基本逆城市化,C错误;中国城市植被面积所占的比重在不断减小,但是不能说明面积在不断减小,D错误。故答案选B项。第3题,中国城市的土地覆盖类型特征是不透水层面积最大,说明城市建筑逐渐增多,地表摩擦力逐渐增大,从而导致地表的风速逐渐减弱,D正确;地表性质发生变化,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大,下垫面的比热容变小,升温增快,热岛效应加强,易产生雨岛效应,因此降水强度增大,A、B、C错误。

  答案:1.A 2.B 3.D 

【新微专题】高考地理如何考查城市问题?“城市与城市化”知识点归纳来了,高考如何考 城市发展?

  从空间变化看城市发展规模

  [例2] (2019·全国卷Ⅱ)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人口、土地利用和产业需要协调发展。根据协调发展水平,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由高到低分为Ⅰ、Ⅱ、Ⅲ、Ⅳ四个等级类型。图1为2001年至2016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协调发展水平变化,图2示意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范围及城市分布。据此完成(1)~(3)题。

【新微专题】高考地理如何考查城市问题?“城市与城市化”知识点归纳来了,高考如何考 城市发展?
【新微专题】高考地理如何考查城市问题?“城市与城市化”知识点归纳来了,高考如何考 城市发展?

  (1)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Ⅰ型中的多数城市()

  A.海港规模大 

  B.沿长江分布

  C.集聚长江口 

  D.行政等级较高

  (2)以上海为核心,协调发展水平Ⅳ型的城市,在空间分布上呈现(  )

  A.均衡性           B.边缘性

  C.集中性           D.对称性

  (3)与2001年相比,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上升的城市,多数与上海(   )

  A.空间位置邻近 

  B.发展模式相同

  C.城市性质相似 

  D.产业部门接近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Ⅰ型的城市有上海、南京、合肥、苏州、杭州和宁波,这些城市中,只有上海、宁波有海港,A错误;这些城市中,仅有南京和上海沿长江分布,B错误;这些城市中,仅有上海位于长江口,C错误;这些城市中,上海为直辖市,南京、合肥、杭州为省会城市,苏州和宁波为地级市,多数城市行政等级较高,D正确。第(2)题,读图可知,协调发展水平Ⅳ型的城市中,安庆、池州、宣城主要分布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西南部,盐城和滁州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分布不均衡,A错。属于协调发展水平Ⅳ型的城市都远离核心城市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空间范围的边缘地区,B对。安庆、池州、宣城相对集中,而盐城和滁州与之相隔较远,没有集中分布,C错。协调发展水平Ⅳ型城市的空间分布没有对称点,不具有对称性,D错。第(3)题,读图可知,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上升的城市有苏州、杭州、宁波、扬州、嘉兴和舟山,其中多数城市在空间上邻近核心城市上海,说明上海对周边城市发展辐射带动作用很大,提升了这些城市的等级水平,A对。上海是我国的直辖市之一,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文化大都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并将建设成为卓越的全球城市、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可见,周边城市的发展模式、性质和产业部门与上海差别很大,B、C、D错。

  [答案] (1)D (2)B (3)A

  [微技巧]

  城市化趋势图的阅读

  城市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一般规律是:城市的数目增多,各个城市的人口和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近年来,在许多国家出现了规模巨大的城市群和城市带,以及在大城市周围出现了卫星城等,这一过程可用多种图示反映出来。

  阅读这类图一般从以下方面入手:

  ①城市数目的变化;

  ②城市范围的扩大;

  ③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

  ④城市人口比重的上升;

  ⑤城市之间的联系密切、联系方式完善;

  ⑥城市等级和城市体系形成;

  ⑦城市带(群)的形成;

  ⑧卫星城的建设等。

  [押题训练]

  2016年7月12日,国务院同意《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提出做好南京市江北新区规划建设的要求。天际线是西方城市规划学者定型的理念,它是城市里面高楼大厦构成的整体结构,又称城市的全景。下图为南京市2000~2012年城市天际线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新微专题】高考地理如何考查城市问题?“城市与城市化”知识点归纳来了,高考如何考 城市发展?

  1.南京市江北新区开发的最大优势是()

  A.科技力量雄厚 

  B.交通便利

  C.土地成本低 

  D.资源丰富

  2.为增强南京市中心区对城北的辐射带动作用,南京市亟需加强的是()

  A.交通建设 

  B.市场开拓

  C.环境保护 

  D.产业调整

  3.据图判断,2000~2012年南京城区建设发展最快的方向是()

  A.东南 

  B.西南

  C.西北

  D.东北

  解析:第1题,与南京市中心区相比,江北新区开发程度较低,科技、交通均不占优势,资源优势也不明显。但因其经济较为落后,故土地价格低。第2题,交通条件的改善可以扩大城市的服务范围,故要增强南京市中心区对城北的辐射带动作用需加强交通建设。第3题,读图,对比2000年和2012年的城市天际线可发现东西方向上,城西城市天际线增加明显;南北方向上,城南城市天际线增加明显。故2000~2012年南京城区建设发展最快的方向是西南。

  答案:1.C 2.A 3.B 

  [通性通法归纳]

  城市化问题考查频率较高,题目类型较多,但可以归纳为三个关键点:

【新微专题】高考地理如何考查城市问题?“城市与城市化”知识点归纳来了,高考如何考 城市发展?

  重磅推荐关注纯地理知识公众号——谭老师讲地理

↓↓↓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住宅区商业区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