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今日话题】谢师宴变“鸿门宴”,老师参加后被家长举报,官方回应来了,黑龙江一家办升学宴,摆了34桌,只来了4个客人!

【今日话题】谢师宴变“鸿门宴”,老师参加后被家长举报,官方回应来了,黑龙江一家办升学宴,摆了34桌,只来了4个客人!
2024年07月11日 00:00 新浪网 作者 谭老师地理工作室

  河南某小学一个班级中的家长集体商量,要给老师举办一个答谢宴会,感谢老师这么多年来辛苦的付出。

  当天的宴会非常豪华,举办在一所大酒店中的豪华包间里。单单是中间的桌子就让人瞠目结舌,尺寸之大,容得下所有的家长。

  觥筹交错间,家长们表达了对老师的感谢之情,宴会举办的非常热闹。

  可大家却没有注意到,有一位家长把这一幕拍了下来,并且发到了网上。

  宴会结束后,这两位参加谢师宴的老师被举报了,仿佛是一场鸿门宴,静待老师入局。

  当地教育局连夜展开调查,经查询,这两位老师的确参加了活动,违背了相关规定,受到了教育局的处分。

  教育局也加强了当地学校针对谢师宴的教育,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这一措施引起了网友们的强烈支持。

  欢迎标注来源转载

  教育应该回归本质,老师这份工作非常高尚,但也只是一份职业,任务是教给孩子们知识。

  平时对老师表达一些感谢之情就可以了,没有必要给予老师物质上的回报。家长这么做给孩子做了错误的榜样,让孩子也变得物质。

  举办这种宴会,会对孩子造成哪些影响呢?

  家长应该教育孩子的是为人刚正不阿,遵守社会规定,做一个正直的人。如果父母带头打破这一规定,违反学校制定的规则举办谢师宴,还怎么好好的教育孩子,让他向我们学习呢?

  父母应该是孩子的榜样,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人。而不是让孩子看着父母的举动,变成了一个物质的人,认为一定要用物质去回馈别人。

  老师在孩子心目中,一直是高大伟岸的形象,无私地传授给孩子们知识,帮助孩子解决生活上的问题。

  但老师也应该与孩子拉开一定的距离,尤其不要与孩子家庭走得太近。

  接受家长举办的谢师宴,会让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破灭,原来老师也是一个爱慕虚荣,一个非常物质的人。

  孩子感谢老师的方式有很多

  想要感谢老师没有必要惊动家长,孩子们就可以做到。在最后一堂课上,孩子们可以商量好集体站起来对老师说一声,您辛苦了,感谢老师。

  虽然只是简简单单的两句话,却能对老师造成极大的震撼,让老师感到自己这么多年没有白白教育孩子,孩子们是懂得感恩的。

  毕业后孩子们就要跟老师分道扬镳,去另外一个地方接受新的教育。

  但是请不要忘记老师,过节的时候给老师发一声问候的短信,没事的时候回曾经的母校看望一下老师。

  这种长远的情谊,远比毕业举办一场谢师宴更能让老师感动。

  寄语

  老师应该严格要求自身,成为孩子们的榜样,不参加这种谢师宴。家长也应该理解老师,不要为难他们必须要来参加。

  升学宴您见过吗?黑龙江某大酒店34桌酒席,吃的竟然只有1桌人!

  闹了个寂寞不说,主人家老脸都快气歪了,这怒喷的架势,看着就解气!

  在饭店大厅内,34张圆桌整齐地排列着,每张桌子都铺着一张崭新的红色桌布,餐具摆放得井井有条,场面显得非常喜庆。

  然而,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原定宴会的开始时间已经远远超过,宽敞的餐厅却依旧冷清异常。

  家长的焦虑和失望清晰可见。他在餐厅内不安地徘徊,不时向大门望去,希望看到宾客的到来。

  到了11点25分,整个餐厅中竟只有一桌宾客。这位父亲忍不住内心的急躁,向空旷的餐厅高声抱怨:"怎么还没有人来,真是太不靠谱了!"

  孩子的母亲也开始表达她的不满。

  她一边查看手机,一边低声说道:"活动说是11点半开始,现在都25分了才来这么一桌人,大家真是太不守信了。"父亲面带愁容,双手摊开,无奈地说:"这下连钱都看不到了!"

  这件事表面上看似是请客的人有些不靠谱,但实际上,更多的问题在于被邀请的人不够意思。

  想想看,一个家庭的孩子考上大学,这对他们来说多么不容易,全家都非常激动,本着好心想请大家共享这份喜悦。

  结果呢,许多人临时爽约,订的34桌饭菜大部分都空了,想必花费了不少钱,结果却白费,这让人怎能不生气?

  然而,无论请客的人多么生气,也无济于事,因为人家不来你也无法强迫。

  归根到底,这还是因为平时在人际关系上没有积累足够的人情往来。

  人们可能觉得这个人平时不够仗义,关键时刻不给力,平日里的聚会经常找借口不参加。现在有了喜事想让大家来捧场,但人家为什么要来呢?

  “升学宴,何时变得如此冷清?”

  确实,随着时代变化,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许多传统的庆祝方式逐渐失去了往日的重要性。

  网友们评论说,现在上大学几乎成了常态,很少有人会因为考不上大学而举办宴会。

  与40年前不同,那时升学宴是一种自豪和庆祝的象征。

  现在,这类宴会似乎更多被看作是一种“面子工程”或“红包经济”的表现,其中不乏一些利己的成分。

  这场升学宴办得确实有些讽刺,只请了众多客人却寥寥无几到场,原因可能如下:

  一、升学宴请这么多人,真的有必要吗?

  这种盛大的场面,似乎是在借机索要礼金。这种做法无疑是在变相逼迫亲友付出,难怪大家会选择远离,毕竟没人愿意无端出钱。

  二、孩子考得好固然值得庆祝,但是否必须如此铺张浪费?

  将这笔钱用来给孩子报名参加辅导班岂不是更划算?过度的铺张只是一种面子工程,亲朋好友不愿参加也在情理之中。

  三、办升学宴的标准似乎太随意。

  孩子仅仅考上了大专,就要办34桌的宴会,这不是过于求大吗?真正值得庆祝的大事,比如考入清华或北大,那才真正意义上的盛事。

  而现在,即使成绩平平,也要大操大办,这真的合适吗?

  说到底,这种升学宴不过是一种形式,表面是庆祝,实际上却是为了礼金。这种行为反映出虚荣心过重,办事应该量力而行。

  最近办升学宴的家庭特别多,动不动就是几十桌,成为了常态!俗话说“入乡随俗”,庆祝孩子多年努力终获成功的习俗本来是积极的。

  大家聚在一起,共同庆祝孩子的成就,本应是一件开心的事。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家长举办升学宴确实是出于想要与亲朋好友共享喜悦之情,但也有人的动机变得不那么纯粹,转而以此为机会敛财。

  当计划举办大宴会时,家长们应该先考虑一下自己的实际情况,包括平时与人的关系和社会交往。

  如果没有足够的人际关系基础,宴会最后可能不尽如人意,收场也可能较为惨淡。

  在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确实十分重要。如果平时得罪了许多人,那么在举办升学宴等活动时,自然不会有太多人愿意参加。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这并不仅仅与宴会的持续时间有关,更多的是取决于主人家日常的人际交往和处事方式。

  有些家长在举办升学宴时,可能没有意识到这种活动可能对别人产生经济压力,也没有考虑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引起别人的反感,认为这是一种变相的敛财行为实际上,升学宴的初衷非常美好,本是一种庆祝学业成功的仪式。

  然而,在当今社会,许多人对这种宴会持有新的看法。他们认为这只是一种形式主义,甚至是一种炫耀和攀比。

  因此,当收到邀请时,确实会有些纠结。毕竟,对于被邀请的亲友来说,参加这样的宴会确实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除了贪图利益和过度的虚荣心,很多人认为,主人家选择搞这样的盛大宴会也反映出他们在人际交往上的不足,缺乏对宾客感受的考虑,也不知道如何节俭办事。

  在他们看来,举办宴会并不需要非常隆重,更重要的是真诚相待。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宾客的真心祝福和快乐。

  然而,目前这种铺张的做法显然是在浪费金钱,也让宾客感到尴尬和无奈。

  有些人甚至觉得,主人家这种过于盛大的排场显得不近人情。在当下社会,大家都非常忙碌,有的宾客可能还特意请假参加宴会,带着对孩子学业的担忧。

  这种过于铺张的宴会让他们感到无奈,觉得自己的时间被浪费了。随着社会进步和价值观的演变,人们对庆祝活动的态度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过去,集体活动更多地强调归属感和家族荣誉。

  而在当今社会,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和时间的高效利用成了许多人的重要目标。

  这种变化自然影响了人们对传统习俗的态度和参与程度。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应当灵活地调整这些传统,使其更贴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确保每一次庆祝都有助于个人成长和加强家庭纽带。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家庭
来自于:广东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5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