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智汽车:本土ADAS企业如何突围?

安智汽车:本土ADAS企业如何突围?
2021-09-27 18:01:35 汽车观察

伴随着新四化浪潮的推进,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成为衡量汽车产品智能化程度的标志之一。过去,ADAS领域大多被博世、大陆、德尔福、电装、Mobileye、法雷奥等外资零部件巨头占领,伴随着中国汽车产业变革的深入,本土ADAS企业也正在崛起。这些企业能够根据中国交通场景特性,实现ADAS功能,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苏州安智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下称:安智汽车)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安智汽车创立于2015年,经过六年的探索,自主研发了77GHz毫米波雷达、智能摄像头系统,并研究开发了包含感知、融合、决策、控制在内的全栈式智能驾驶算法和方案。

安智汽车CEO郭健

安智汽车CEO郭健在接受《汽车观察》采访时表示:“目前,安智汽车产品已经搭载于创维汽车奇瑞汽车等多款量产车型,国内很多主流车型的主力平台车型正在供应商审核与项目定点过程中。最近,整备我们全栈 ADAS 智能驾驶辅助产品的创维 EV6(配置|询价) PRO 成为东京奥运冠军张雨霏的‘冠军专属’座驾,更是对安智产品研发成果的肯定。”

与国际零部件巨头叫板的资本

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研发的初衷就是减轻人的驾驶负荷,商用车个头大、盲区多,极易造成交通事故。随着国家法规对商用车安全管理的逐步演进,商用车 ADAS 系统市场爆发。抓住这一市场机遇,安智汽车开发了可完全满足交通部法规的 FCW 前向防碰撞预警系统、 AEB 自动紧急制动系统、LKA 车道保持系统等功能。在雾霾、暴雨等恶劣的天气下,安智汽车的ADAS系统具有极高的鲁棒性与适应性。

同时,安智汽车还布局开发了 77GHz 角雷达产品,区别于传统的 24GHz 角雷达, 77GHz 角雷达探测距离更远,探测精度更高,配合前向雷达与视觉系统,可满足商用车在高速公路场景下的自动驾驶功能开发需求,同时,还能有效降低城市渣土车盲区事故的发生。

“在商用车领域,我们与国内份额领先的重卡企业、客车企业均进行了深度的技术协同开发,部分车型已进入供应商考核与项目定点阶段。” 郭健表示。

前有经验丰富的头部企业,后有大批崛起的初创企业,在竞争激烈的ADAS市场,安智汽车为何能入局六年就取得如此丰厚的成绩?在郭健看来,这主要源于安智汽车的技术粘性与立足于Tier 0.5 的客户协同模式。

技术粘度是指安智汽车具备与整车企业协同开发的能力。国际零部件商的核心研发部门均在国外,对于国内整车客户的技术需求无法及时回复。且由于语言等因素制约,国际零部件商与国内整车厂商沟通效率很低,无法较好的服务国内整车企业。对于安智汽车来说,与国内车企协同开发,让其更了解国内车企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增强了产品竞争优势。

Tier 0.5 模式,即安智汽车在与车企合作的过程中,“一半是甲方,一半是乙方”。“一半甲方”是指安智汽车与整车企业共同制定客户需求,进行控制策略层的研发协同,增加整车企业对安智汽车的技术认可。“一半是乙方”是指安智汽车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智能辅助驾驶产品,匹配客户车型竞争力的提升。

“我们的团队拥有汽车产业的创业背景,能够较好与整车企业的需求进行对接。”在阐述Tier 0.5 模式的意义时,郭健分析:“在产品开发初期,我们就与国内主流整车企业进行了全面、深度的技术协同,我们很多的量产项目都是将客户的控制算法下载到我们的产品硬件中,实现了双方技术的无缝对接。”

从技术研发到产品落地,安智汽车与国内主流整车企业进行了长达两年的产品适配工作。“ADAS 智能驾驶系统涉及交通安全,国内整车企业对是否采用自主 ADAS 产品存在顾虑,而消除这种顾虑唯一的方式就是用更为严苛的测试体系来完善我们自主开发的产品。”郭健表示。

为了提供最合格的产品,安智汽车在 C样件(批量样件,用于工艺和生产试验验证)阶段就对产品进行了可完全对标国际零部件商的 DV 测试。“单单机械环境测试就几十项,试验时间长达 3-4个 月之久。”郭健说。在整车测试阶段,安智汽车在跟国内市场份额领先的商用车产品适配中,进行了冬季测试,从而充分验证了毫米波雷达在低温、冰雪工况下的失明机制,并针对雷达失明,对雷达天线罩的加热丝设置、失明功能降级应对、及前车辆保险杠造型优化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迭代研发工作。

出色的产品力给了安智汽车与国际ADAS企业一较高下的信心,郭健表示:“严苛的测试与深度的技术协同,使我们的产品获得了整车企业的技术认可。伴随安智汽车国际一流 ADAS 系统自动化产线建设进入尾声,国内主流车企多个车型进行了项目定点阶段,安智汽车将迎来爆发阶段。”

走适合中国市场的发展道路

在自动驾驶领域,存在两种技术路线:“渐进式”和“革命式”。“渐进式”的技术路线就是基于 ADAS 驾驶辅助技术,逐级推进;“革命式”技术路线则是直接研发L4/L5 高级别自动驾驶。面对两种技术路线,安智汽车选择了更适合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现状的“渐进式”发展。

安智汽车选择“渐进式”发展路线的原因有两点:

第一,“革命式”自动驾驶的成本居高不下,这种自动驾驶落地困难。相比之下,“渐进式”自动驾驶让交通“零事故、零拥堵”的目标触手可及。

高级别自动驾驶落地场景有限,相比之下,智能辅助驾驶面对的是国内每年2000万台的乘用车、600万台的卡车、几十万台的客车市场,智能系统做到“人人可享”的低成本,可为整个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第二、自动驾驶的实现需要聪明的车,更需要聪明的路,在国内道路设施实现全部智能化之前,高级别自动驾驶要真正规模化落地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在这期间,我们需要基于整车企业的需求将车辆变得‘更聪明’,我们的感知单元、控制单元、执行单元,在软硬件方面均需要渐进演化。”郭健表示,“以毫米波雷达为例,现有毫米波雷达对物体的高度信息探测性能欠佳,无法给予感知层足够的物体点云数据。随着更高阶智能驾驶的客户需求产生,毫米波雷达逐渐上升到4D成像雷达,为自动驾驶的实现提供了感知支撑。”

在确定企业未来发展模式的过程中,安智汽车选择了更契合中国市场的渐进式发展,让消费者能够尽快享受到技术发展的红利。在供应链体系方面,安智汽车也开始了芯片国产化的开发工作。

“出于对供应链安全的考虑,也为了产品降本,提升竞争力,在疫情爆发前,我们就与国内毫米波雷达射频供应商、视觉 AI 芯片供应商进行接触,并开始了芯片国产化的开发工作,部分国内芯片已经具备替代条件。”在郭健看来,为保障供应链安全采用国产芯片已成为大势所趋,他指出安智汽车作为汽车智能系统开发与集成商,直接面对芯片制造商,需要对芯片商提供完善的系统需求,以协助芯片商进行芯片的开发与优化。

“智能网联产业是一个大生态闭环,如果我们不去与国产芯片商协同,国产芯片厂商‘闭门造芯’,永远不可能打造出完全适配智能驾驶系统及自动驾驶功能要求的芯片,这会让我们的智能网联产业一直饱受缺芯之痛。”郭健分析。

在ADAS领域探索的道路上,安智汽车一方面在加强与国产芯片商的的合作,另一面深度了解国内整车企业需求,生产符合中国汽车市场ADAS产品。在汽车产业转型的风口浪尖,安智汽车读懂了国内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并将自主创新的道路越走越广。

新浪汽车公众号
新浪汽车公众号

更多汽车资讯,涨知识赢好礼扫描二维码关注(auto_sina)

相关车系

实时热搜

更多>>
点击查看完整榜单

热门视频

更多>>

热门车型

更多>>

竞争力对比

更多>>

购车帮帮忙

更多>>

汽车黑科技

更多>>

精品原创

阅读排行

新浪扶翼

行业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