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彭波:新冠疫情中的六大“危中之机”

彭波:新冠疫情中的六大“危中之机”
2020年03月20日 07:35 新浪网 作者 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彭波】

  2020年开年,新冠肺炎疫情突然爆发。1月23日武汉宣布封城,随后湖北几乎封省,中国各省市数亿人隔离在家,全国生产生活休克一个多月,供应链停滞,物资供应极为紧张。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下降13.5%;从环比看,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下降26.63%。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130亿元,同比名义下降20.5%。此外,同时期,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下降13.0%。

彭波:新冠疫情中的六大“危中之机”
彭波:新冠疫情中的六大“危中之机”资料图:国家统计局

  另据商务部数据,2月制造业PMI(采购经理指数)为35.7%,下降14.3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大幅下滑24.5个百分点至29.6%,减少将近一半,受冲击比制造业更为严重。

  如今中国国内疫情形势逐步好转,不过生产生活还没有完全恢复正常,损失巨大,有统计认为总损失不少于5万亿人民币。现在疫情已在国际上蔓延开来,世卫组织宣布疫情已转化为“大流行”(pandemic),世界经济的前景也是堪忧。

  但是,一般的社会规律是危险当中必然包含机遇,本次新冠疫情也不例外。《周易》有言“无平不陂,无往不复”,《道德经》亦谈“反者道之动”、“相反相成”,如果应对得当,中国可以从本次疫情中获得若干发展的重要契机。而中国的企业,经此冲击之后,也可能发现新的天地。

  本文分析认为,疫情冲击虽猛,但可能给中国的发展带来如下六大“危中之机”。

  一、促进市场出清和产业变革

  近年来,中国经济总体上处于一种产能严重过剩的状况,PPI持续下滑。而且产业结构也不合理,中低端产能严重过剩,低水平重复投资,高水平的产能则相对不足,受制于人。2015年以来的供给则改革在很大程度上试图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

  新冠疫情给企业带来较大冲击的同时,考验了市场、供应链及企业的应变能力,在供应链的停顿及重启过程当中,不同产业、供应链和企业的重要性及效率将得到判明。

  部分竞争力不强、管理不善、资金链紧张的企业可能会因为冲击而破产倒闭,有些行业则会面临一轮大洗牌。而优秀的企业则借此机会优化自已商业模式、管理模式、办公模式及合作模式,加快推进各类线上业务和尝试云办公,视频会议市场、现代办公服务、智慧教育、智慧医疗和远程培训等行业将获得发展的机会。

  与此同时,制造业及高技术产业将得到更大的重视。因为大家发现,危机面前,制造业更加靠得住,高技术产业的市场地位也更加稳健。在某种意义上,这其实也相当于一次重要的供给侧改革,有助于市场出清及提升市场效率。

  疫情也将极大地影响全球供应链。目前看来,疫情对国内企业生产的影响是暂时的,但对产业链的影响将是长期的,甚至是深刻的和不可逆的。

  在中国国内疫情基本上得到控制的前提下,假如全球疫情在2季度继续恶化,大量的订单就可能向国内转移。如果疫情持续到3季度,国际产业链就可能向中国转移。按医卫专家当前的观点,全球疫情持续到3季度应该是大概率事件。因此,新冠疫情冲击,可能加快国际贸易摩擦背景下的全球产业链重构。

  全球制造业及产业链进一步向国内集中,长远来看,这会给中国的企业以巨大的机会。当然,这里的机会主要是指高中端的产业,低端产业大多数还是会逐渐向外转移的。

彭波:新冠疫情中的六大“危中之机”复工人员戴着口罩在生产车间有序工作。(资料图/中新网)

  二、保住、扩大有效需求

  我们都知道,战争会带来巨大的破坏,但是也可能扩大需求,刺激经济。在历史上,为了摆脱经济危机,很多国家不得不主动发动战争。在危机来临之前,很多大企业、资本家甚至会或强迫或鼓动政府对外发动战争。某种意义上,中国当前对疫情的防治在经济效果上也相当于一次小型的战争,可以保住并扩大有效需求。

  本次新冠疫情或许已导致全球经济陷入新一轮的危机,但是即使没有新冠疫情,全球生产过剩带来的大危机也在不远的地方。新冠疫情的防治可能在中短期内损害经济,但也可能因为突然性的刺激而规避大危机的发生。也就是说,一次中等的冲击可能打破经济周期的固有轨迹,缓解真正的全球大萧条。

  目前看来,国内疫情已基本上得到控制。湖北生产生活秩序估计得到4月中旬才能基本恢复,而不包括湖北在内的全国生产秩序在3月下旬就可逐步恢复正常。根据以往数据分析,中国今年全年既有需求总规模下降的概率极低。春节时期消费高峰虽然不可挽回,但是对全年的影响只有结构性意义,大部分消费需求将在之后的时间内逐渐释放,不会影响总规模。

  而以下四方面的影响将会较明显地扩大2020年及之后的有效需求:

  一是在突发性疫情带来的惊恐平复之后,人的心理会产生补偿效应,会在一段时期内扩大消费,也就是所谓的“补偿性消费”。

  二是新冠疫情的防治调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疫情过后的重建也需要投入巨量的人力物力,有专家估计仅疫情防治领域的投入就将达到2000-3000亿元。这些都将会扩大有效需求。

  三是新冠疫情的冲击将促进产业链的调整,增加相应投资。近些年来中国产业发展中“脱实向虚”的情况较为严重,投资动力下降。此次新冠疫情冲击反映出中国在医疗、灾害防控及物资保障体系方面能力还存在较大不足,需要增加投入,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当前疫情全球蔓延,对于疫情防治产品的需求迅速增长,有助于中国疫情防治产业链的发展。这些都会指明投资的方向,促进今后若干年的投资。

  四是疫情的蔓延会把部分服务业的需求保留在国内。中国是一个服务贸易的逆差大国,2019年中国服务贸易逆差达15024.9亿元,内地居民出入境3.5亿人次,公民出境旅游近1.5亿人次。新冠疫情爆发之后,很多国家切断与中国之间的交通往来,限制中国人员入境,这实际上有利于把一部分需求留在中国国内。

  以上需求的扩大有些是长期性,有些是中短期的,但是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中国经济的扩张。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