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黄思:为了孩子背井离乡,老漂们过得还好吗?

黄思:为了孩子背井离乡,老漂们过得还好吗?
2020年09月21日 07:54 新浪网 作者 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黄思】

  人们常听到北漂一词,多指在外工作的年轻人,老漂是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概念,意指为了照顾孙子或孙女跟随子女在大城市生活的老年人,大多是五六十岁的女性或老年夫妻,在孙子或孙女上小学或初中以后不需要接送,再回到老家养老。

  笔者近两年调研中发现,不论是东部还是中西部,老漂都很常见,老漂群体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远距离的老漂和县域内的老漂。他们的区别在于回到老家的便利性,远距离的老漂因为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短时间内不太容易回老家,有时候只能等过年和儿女一起回老家,同时意味着老年夫妻长时段的两地分居。县域内的老漂因距离老家近,甚至坐公交车就可以回老家,照顾孙辈的奶奶周末往返于城乡之间,塑造出老年群体的周末夫妻生活样态。

  以80后为主的年轻一代,因计划生育政策带来家庭少子化趋势,在家庭资源集中且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的条件下,相当一部分人在城市实现了正规就业,获得了在城市立足的基本保障。

  正规就业是工业社会的产物,意味着工作者要在固定的时间去固定的地方上班,在城市里工作生活的年轻夫妻因为正规就业没有充足的时间照顾孩子,虽然市场化的方式比如请保姆已经很普遍了,但是对于从农村出来的年轻人来说,房贷和育儿等经济压力使他们很难承受请保姆的经济成本。

《三十而已》剧照

  既然年轻人没时间带孩子,又请不起保姆,要怎么解决带孩子的问题呢?最经济的方式就是把孩子放在老家让父母带,但是受过现代化育儿观念影响的年轻人,多半都更为相信陪伴式育儿和精细化育儿的理念,不放心隔代抚养和老一辈传统的育儿观念。

  访谈对象说“在城里不如在家,在家随便、自由些,想把孙子带回村里养,但儿媳不舍得”,于是出现让奶奶到城市里的小家庭帮忙带孩子的现象,从“孩子追着老人走”变成“老人追着孩子走”。“奶奶进城、爷爷在村”成为服从城镇化的家庭发展目标下的家庭劳动力优化配置的方式,一方面奶奶带孩子不需要额外成本,爷爷留在村庄种菜、种粮食或在周边务工,可以减少小家庭的开支和经济压力;另一方面能充分释放年轻夫妻的劳动力,通过代际合力增强小家庭的经济积累能力。

  基于社会结构的差异,代际关系存在地域差异,核心差别在于子代人生任务对父代而言是刚性责任还是弹性责任,在代际责任为刚性的地区比如华北等地,父代的人生意义在于帮子代完成结婚生子的人生任务,人生任务与社会竞争高度融合,人生节奏感非常强,父母的人生围绕子代结婚娶媳妇展开,在婚姻城镇化的压力下家庭资源被高度动员和整合形成紧密的代际合力。

  相比之下,江汉平原等地弹性代际关系是以个人主体性为主导的代际关系,父母对子代的代际支持有限因而代际交换比较平衡。但是随着城镇化进入白热化阶段,不同地区的农村在不同程度上都感受到城镇化的压力,子代为完成城镇化以及在城市扎根的经济压力向上传导到父代,代际支持突破代际关系的区域差异。出于家庭伦理和父子亲情,父代还是会尽量帮助子代,某位访谈对象就说“带孙子带到儿子不需要为止”。以下是不同区域几个老漂和周末夫妻的案例。

  案例1:北京郊区,张阿姨,60岁,退休村干部。2007年,为儿子结婚在县城买房。儿子大专毕业,婚后在县城工作,儿媳是幼教老师。2013年,孙女出生后她就到县城帮忙带孙女、做家务,孙女上幼儿园后负责接送。每周五回村里,周日回县城。丈夫已经退休,在村里居住。喜欢结交朋友,有一群年龄差不多的姐妹,但是平时没时间和她们交流,只能周末空闲约在一起逛街或串门,想孙女快点长大就可以回村单住。

  案例2:北京郊区,赵大叔,62岁,果农。儿子33岁,本科毕业,在航空公司工作,2014年在北京买房,儿媳与儿子是同事。2014年,孙子出生后妻子就到北京照顾孙子。周末儿子儿媳在家哄孩子,妻子周六中午回村里,尽可能多帮忙干农活,周日晚上回市区。赵大叔冬天农闲偶尔去市区看他们,带上地里种的菜,跟孙子玩一会就当天回村。他说去得不多,“要有自知之明”,不然去多了给儿子添麻烦。

  案例3:中部某省,孙阿姨,63岁,农民。丈夫64岁,在附近打零工。女儿30岁,在市里上班。2016年结婚,女婿在市里买了房。2018年外孙出生后去市里带孩子、做饭、做家务,十天左右坐公交车回一次村里。在村里种了6亩水稻和蔬菜,返城时带着在村里买更便宜的面粉和种的菜,一次带40斤面粉可以吃1个多月。每天6点起床做饭,喊女儿女婿起床,吃完饭后洗碗。女儿女婿上班后在家看孩子,推着小孩去超市买菜。中午趁孩子睡觉时做家务、做饭。下午继续哄孩子,晚上不想吃饭就不做饭,小孩到晚上11点睡觉。有时下午五点到小区里转转,和其他带孙子的老人聊天,但是不认识也聊不来。孙阿姨说住在女儿家不如自己家,“金家银家不如自己的穷家”,而且在家更自由、随便一些,村里的同龄人可以说说笑笑。想把外孙女带回村里,但是女儿不同意。平时生活开支是女儿把零用钱放在抽屉里,如果没有了就自己出一点,不好意思主动开口要钱。

  案例4:东部某省,李阿姨,48岁,在乡镇开服装店。儿子26岁,在县城工作,2019年刚结婚,儿媳怀孕明年生产,她生孩子后就要关店去县城带孩子,丈夫留在家里打零工、种地。

  上述案例中,基本是在大城市郊区或县城,子代进城买房定居,有固定职业和收入来保障在城里生活的稳定状态,为带孩子进城的父代随即成为“老漂”。因正规就业的时间安排,子代有周末的休息时间可以带孩子,为带孙子的老年女性提供一定的自由时间,两代家庭在周末有选择的空间。大城市郊区城镇化和县域城镇化的模式,能为老漂群体提供周末往返于城乡的时空距离。因此,为降低生活成本或兼顾家庭生活,“老漂”在周末往返城乡。

  那么,这些现象对家庭和代际关系有何影响呢?

  第一,周末夫妻中留守在村庄的男性能维持小农经济。这类低龄老人还具备劳动生产能力,在村庄从事农业生产能获得经济收入,作为养老的经济来源,有超额收入时还能支持子代在城里的生活,两代家庭半工半耕的家计模式,在一城一乡之间实现良性互动。

  第二,留在村里的男性能兼顾照料高龄老人。随着医疗水平和健康状况的普遍提升,人的寿命增长,农村老人高龄化趋势明显,四世同堂家庭中80多岁的老年人很普遍。在东部某村调研,1500人不到的村庄9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30多个。五六十岁的中老年人很可能还有高龄父母要照顾,奶奶去城里照顾孙子,爷爷留在村庄照顾高龄老人。

  第三,周末的时间为两代家庭留出选择空间。现代化的家庭关系中个人越来越理性化,因为生活观念、消费观念等生活方式上的代际差异产生难以解决的潜在冲突。潜在冲突在代际摩擦中逐渐积累,要么集中爆发,要么父母做出退让。

  访谈中不少中老年父母提到要“会做老人”,甚至有访谈对象说在城里带孙子要“认清自己的服务角色”。在中国人的家庭理念中,含饴弄孙代表的是人生幸福,但是在儿子或女儿的家里带孩子、做家务进行劳动是完全不同的体验,家庭角色边缘化的心理感受很明显,有访谈对象说像是“没有工资的保姆”,周末夫妻为两代家庭腾出释放空间。

  第四,老年夫妻有机会在周末团聚,增加情感交流机会。有些男性家务能力较差,女性到城里带孙子后家里收拾不整洁,甚至出现营养不良的状况。女性回到村里与丈夫团聚既能情感交流还能帮助干农活,还能暂时改善生活。

  把低龄老人这个群体放在更为宏观社会背景中,去观察城镇化对农村家庭和社会的关系和形态的重塑,发现现实中更为普遍的情况,是年轻人的生活城市化先于居住城市化。相当比例的的年轻人没有能力在城市买房,要么不是正规就业要么只是低水平的正规就业比如进工厂,他们的孩子只能留在农村让爷爷奶奶带,产生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的双重留守问题。

  在中部某省调研,一位访谈对象(64岁,男)的孙子8个月大、孙女3个月大就放在村里由老人带,他说“世上只有妈妈坏,生下孩子奶奶带”。即便集全家之力在老家县城买房,但是受限于中西部的经济机会,他们无法在县城找到收入水平较高的工作。但是为改善孩子的教育状况只能让奶奶在县城陪读,不仅生活成本增加导致经济压力增大,还会产生新的隔代教育等问题。

  在“恩往下流”的家庭伦理中,在全国性的城镇化压力下,父代对子代的代际支持的地域差别缩小,但是50后60后这代人既要支持子代还可能要赡养他们的父代,很可能成为村庄里面负担最重的一批人。他们这代人与子代之间,似乎发生农村传统的一面到现代的直接断层,两代人在生产生活的方式和观念上有质的差别,其行为逻辑的转型反映了背后的社会转型。从传统的代际伦理来说,父母的人生价值依附于儿子,为实现人生价值要完成人生任务,抽象意义上实现人生意义的安顿。但是80后的子代的人生价值以个体实现为核心,两代人背后个体的生活逻辑发生转型,人生意义发生从家本位到个体本位的转变。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