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张国宝: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和世界装备制造业发展情况

张国宝: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和世界装备制造业发展情况
2023年11月23日 08:53 新浪网 作者 观察者网

  【文/张国宝】

  一、装备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防实力的重要体现。装备是人类生产活动的工具,是大脑和四肢功能的延伸。先进的装备代表了先进的生产力,以至于人类的历史阶段是以新的装备发明和应用来划分的。经过几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壮大,我国建立起了门类齐全、具有相当规模和一定技术水平的装备制造业体系,世界上只有美、日、德、俄等少数国家能做到这一点,这是我国继劳动力优势之后的又一国际比较优势,有力地保障了我国现代化建设。

  (一)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概况

  1.支柱产业地位突出。一是装备制造业是我国规模最大的产业门类之一。二是装备制造业吸纳就业能力强。目前,全国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从业人数1658万,装备制造业每亿元固定资产吸纳就业774人,高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292人。三是装备制造业关联带动作用大。装备制造业通过为冶金、石化、轻工、纺织、建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能源、基础设施等领域提供先进技术装备,对这些产业的发展起到强有力的支撑作用,同时装备制造业自身的发展和技术进步也会不断产生新的需求,从而带动相关产业进一步升级。四是装备制造业能耗和污染物排放较低,同时也是其他产业节能减排的物质技术保障。五是装备制造业技术含量高。在信息、软件等新兴技术的带动下,先进装备制造业已步入高技术领域,是各项工业技术的集成。装备制造业也是高新技术的载体,为我国载人航天、绕月、纳米材料开发应用、核能研究等工程发挥了关键作用。

  2.体制改革取得进展。国有装备制造企业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大部分改制成为股份制企业,实现了减负、减员、剥离办社会职能和主辅分离。企业管理水平普遍提高,经营效益好转。所有制结构得到优化,一批具有较强综合实力的民营企业正在成长壮大,一批由大学和科研院所创办、具有较强技术实力的高科技企业正在迅速崛起,如华中数控、浙大中控、新松机器人、东软等。

  3.产业结构加快调整。在市场竞争和政府引导下,产业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兼并重组步伐加快,企业集团正在做大做强。齐重数控、齐二机床在有效整合铸造资源的基础上组建了齐齐哈尔腾翔重型铸锻造有限责任公司,集中优势资源提高了生产效率。包括沈阳机床集团、大连机床集团等在内的7家机床制造企业并购10家国外知名同行企业,引领了“走出去”兼并重组国外知名企业的潮流。

  4.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在保持价格优势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产品技术水平和品牌知名度,部分产品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稳住国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如常规火电、水电机组,经济型数控机床等。

  5.集聚效应初步显现。上海市积极调整产业布局,努力将临港和长兴岛打造成为以超、大、重为特色的重大技术装备基地。四川、陕西、河南、湖北、湖南、山东等省将振兴装备制造业作为强省战略的新支点,加快扶持发展。哈大齐工业走廊、大连“两区一带”临港临海装备制造业基地、沈阳铁西老工业基地等一批有竞争力的产业集聚地正在形成,要素聚集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国外装备制造业发展概况

  当今世界,装备制造大国有美国、日本、德国、中国等。有关数据显示,2005 年美、日、德、中四国装备制造业增加值依次是5032.2亿美元、3750.4亿美元、2735.9亿美元和1781.1亿美元。另有一些国家在装备制造业的某些行业属于强国,代表世界领先水平,如俄罗斯的重型机械和武器制造、加拿大的轨道车辆和支线飞机制造、瑞士的精密机床和仪器仪表制造、瑞典的轴承制造、韩国的船舶和电子设备制造等。探究这些国家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以下启示和借鉴:

  1.装备制造业是奠定工业强国地位的基石。

  2.大型跨国公司是这些国家装备制造业的支柱。

  3.政府扶持是这些国家装备制造业成长壮大的重要保证。

  4.占领高端产品研发制造技术正在成为这些国家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重点。

  (三)世界装备制造业格局正在调整,我国应积极承接国外产业转移

  现阶段,经济全球化和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新兴产业的发展加快了世界经济的结构调整,装备制造业格局正在重新洗牌。装备制造业必然向劳动力丰富、成本低、市场需求大的发展中国家转移。工业发达国家自身的发展阶段决定其不得不退出劳动密集型或高劳动强度产业,致力于更高技术、更高附加值的产品制造和发展新兴产业。目前,许多发展中国家尚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工业基础薄弱和资金缺乏大大抵消了其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另有一些国家政局不稳,没有足够的精力发展经济。相比之下,我国经济一直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工业基础和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加强,国内局势安定有序,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产业资本相对充足,有一支强大的产业工人队伍,国内市场需求旺盛。这些优势决定了我国成为接续装备制造业转移最适宜的国家。

  二、近年来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情况

  近几年,我们结合重大工程建设和重点行业需要,通过确立国产化依托工程,组织统一对外谈判,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攻关,实现了部分重大装备首台套的生产,扎实推进装备国产化工作,增强了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取得了一批新成果。

  (一)工业自动化产品

  国产火电分散式控制系统(DCS)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超过30%,其中30万千瓦机组用DCS市场占有率接近50%。60万千瓦火电机组的国产DCS成功投入运行。秦山核电站国产核电设备配用的DCS也由国内提供,百万千瓦核电DCS也将在用户支持下实现国产化。国产控制系统已开始用于钢铁、化工行业。

  (二)数控机床

  国产数控机床技术水平和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中低端数控机床已得到用户广泛认可,基本满足国内需求。90%经济型数控系统和一些中高档数控系统由国内制造。部分我国急需,受制于国外的高档数控机床研发取得了新突破,部分军工行业使用的五轴高精尖数控加工设备开始立足国内供给。

  (三)船舶装备

  已建造30万吨级超大型油轮(VLCC)、30万吨大型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轮(FPSO)、8000 标箱级集装箱运输船等高技术船舶,正在建造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大型船用柴油机曲轴实现了国产化并开始出口,成为继日本、韩国和捷克后世界上第四个船用曲轴生产国。

全球第一艘智能超大型油轮(VLCC)——30.8万吨“凱征”轮(图源:科技日报)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来自于:上海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5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