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35岁后才顿悟:人这一生的答案,都写在了小时候的课文里

35岁后才顿悟:人这一生的答案,都写在了小时候的课文里
2024年05月05日 19:01 新浪网 作者 十点读书

  最近看到一个很戳的话题:

  #成年人被语文激活DNA的瞬间#

  一位中年男子参观展览馆,对杜甫的诗词和生平滔滔不绝,然后忍不住感慨:人到中年,才懂杜甫的愁。

  评论区里很多人为此触动,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很多课文在小时候学,学到的是外壳,因为缺少人生阅历。

  长大后经历多了,再读,才真的读懂了文章的血肉。

  年少时,我们对着语文课本上的课文,囫囵吞枣,死记硬背。

  可直到多年后,经历了生活洗礼才后知后觉:

  语文没有一篇课文是充数的。

  那些陪伴我们长大的文字,一字一言皆是人生。

  《送东阳马生序》是一代大儒宋濂,讲述自己艰苦求学的亲身经历。

  七年级的时候,第一次学这篇课文,知其含义但不能领悟其中深意。

  只觉得一句“全文熟读并背诵”堪称噩梦,晦涩枯燥,还得一遍遍死记硬背。

  直到后来在社会中摸爬滚打,又一次因为工作不顺心满腹牢骚。

  那个瞬间,脑海中突然闪过一句: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才幡然醒悟宋濂苦读的深意:

  读书很苦,但不读书的人生只会更苦;上学虽累,却是人生最容易走的路。

  

  可一切都已经太迟了,再想回到过去多读点书、考个好学校,很难了。

  只能擦干眼泪,在痛苦中和后悔中日复一日的挣扎。

  没有天赋,没有背景,也没有财富,“努力读书”便成了普通人改变人生的唯一捷径。

  宋濂是如此,今天的我们更是如此。

  中科院博士黄国平的论文致谢,曾看哭无数人,也激励无数人。

  如今再看,依然令人动容。

  “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把这篇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眼前。

  二十二载求学路,一路风雨泥泞,许多不容易……

  这一路,信念很简单,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

  读书是很苦,但比起宋濂深夜抄书,天寒砚坚,比起生活的沉重粗粝,真的微不足道。

  也希望现在每一个仍有选择的孩子,早一天领悟,就少走一天弯路。

  以前时读《骆驼祥子》,总是忍不住感叹祥子命运多舛。

  父母双亡,十几岁就到北平以拉洋车为生。

  辛辛苦苦用3年才攒钱买了一辆属于自己的车,结果为了赚两块车钱,车被大兵没收了去。

  想娶一个清白的妻子,却被虎妞设计,虎妞难产死亡后想和小福子好好过日子,小福子却又被逼的自尽身亡。

  他努力过,也拼命过,可命运从来就没有善待过他,一次次让他看见希望,又一次次让希望破灭。

  可现在转头看看,我们的生活何尝不是这样?

  以为努力奋斗,就能改变命运。

  结果就算拼尽全力,也不过活成祥子,潦草过完这一生。

  然而,十点君也必须要强调一点:

  祥子的悲惨境遇,固然有社会残酷的因素,却也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

  

  车子被没收时,他绝望哀叹,却从没想过自己的盲目莽撞;

  他恨虎妞,一直把自己放在受害者的角色,却忽略了虎妞对他关心有加;

  小福子真心爱他,他却在利益面前,选择保全自己。

  他这一生,埋怨别人,埋怨命运,却从没反省过自己的胆小、愚昧和固执。

  他熬了很多苦,但最后却没熬过自己的心,选择自暴自弃。

  人生总有一段路特别难走,生活的风雨不会放过谁。

  但正如余华说的:

  “命运会刁难人,但压垮人的是自己。”

  苦难与悲痛本就是生活的底色,我们要做的就是:

  把苦难踩在脚下,把悲痛化为动力。

  一步步改变自己,自渡者才能自救。

  《背影》讲的是朱自清回忆自己的父亲。

  1917年,朱自清的祖母去世,他从北京赶回,而在此之前,因为隔阂,他和父亲已经两年没见了。

  办完丧事后,他回北京念书,父亲到南京谋事,两人同行到车站。

  临行前,父亲穿过长长的月台去给他买橘子:

  “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上学时老师每次读到这,念着念着声音就哽住了,几乎念不下去。

  懵懂的我们很诧异,几个橘子而已,又不值钱,怎么就看出父爱之深沉。

  直到自己经历了在外求学、工作,也为人父母,才真正体会文中之意。

  那个佝偻蹒跚,艰难地攀上月台,又艰难地下来的背影,又何尝不是天下父母的缩影?

  每次离家时,父母总是提前把汽车的后备箱塞得满满当当,临行前又早早起床,检查是否遗漏。

  直到车子开出许久,再回头还能看到他们驻足停留的身影。

  可惜那时的我们,看不起他们的固执、没本事,总是迫不及待挣脱他们的束缚,想证明自己。

  等到自己也经历了半生浮沉,才知道生存的艰辛,才真正懂了父母沉默而伟大的爱。

  每一对父母与子女,或许都有过冲突、矛盾,不理解。

  但所有的冲突与误解的背后,都是指向爱。

  人这一生,对父母的亏欠,永远是最多的。

  趁时光未老,父母健在,好好去爱他们、陪伴他们吧。

  不要等到幸福成奢望时,才悔恨不已。

  《项脊轩志》是明代文学家归有光的作品。

  33岁时,他写下文章的最后两段,纪念自己的亡妻魏氏。

  归有光年少时家道中落,魏氏不嫌弃他穷,嫁过来后便接过料理家事的重担。

  督僮奴垦荒,用牛车灌水,慢慢地日子有了起色,归有光也得以安心读书、科考。

  不幸的是,生下孩子没几年后,魏氏就病逝了,归有光万分悲痛,大病一场。

  多年后,他含泪写下了流传千年相思之语: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上学时,每次读到这句,还只理解在书面。

  院子里的那棵枇杷树,是妻子死去那年我亲手栽下的,现在它已经长得茂盛如伞了。

  直到年纪渐长,再回味:

  不言相思,不谈悲伤,但藏在时间背后的思念,却让人痛彻心扉。

  网上有个问题,人要在什么情况下,才会懂得伴侣的重要性?

  有个高赞回答是:

  “当你年纪越大,父母走了,孩子不在身边。

  只有伴侣依旧陪你立黄昏,问你粥可温,你就会明白,谁才是你最亲的人。”

  人在年轻时,或许都向往过轰轰烈烈的爱情,但成年后,经历的多了,慢慢开始懂得:

  一日三餐的守候,平淡朴素的陪伴,才是婚姻最真实的模样。

  即使婚姻没有那么完美,枯燥琐碎,也有过许多矛盾,争执。

  但我们一生寻寻觅觅,找的不过就是一个平淡中相守,苦难中相扶的同路人。

  一起吃饭、聊天、生儿育女,相濡以沫,相伴一生。

  一辈子很长,且以深情共白头,便是最平凡也却最珍贵的幸福。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年少时,我并不知道为什么一段话里要用这么多写作手法,疑问、拟人……搞得那么复杂。

  更不明白,仅有600多个字的文章里,“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声叹息要出现两次。

  直到中年,在一次次“我本可以”的遗憾中,我才读懂了《匆匆》的追悔莫及。

  杨绛曾说:“年轻的时候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

  就像人总是无法同时拥有青春,和对青春的感悟。

  人生很多重要的领悟,总比我们相应的成长阶段,来得晚一些。

  教育具有长期性和滞后性,是一个闭环,要完成这个闭环,是需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而这个代价,就是要我们亲身去摸爬滚打一番,走过书里的悲欢离合,尝过文中的人生百味。

  这个过程,也叫做成长。

  但也正是这样,我们才更能看到教育的重要性。

  它所产生的影响,不只是片刻的,局限于眼前的考试,而是在悄无声息之间构建了我们的价值观。

  教会我们什么是珍惜,什么是勇敢,什么是人性……

  然后随着人生阅历的丰富,在我们生命的不同阶段,给予我们精神滋养,引领去奔赴更好的人生。

  你对语文课本里哪篇文章的哪句话印象最深?欢迎来留言区一起分享!

  可人生就是这样,没有失去,又怎么会懂珍惜。

  小米总裁雷军,刚开始工作时有个笔记本,专门来记录自己每半个小时用来干了什么。

  他说:“如果浪费了半小时,我就觉得很惭愧。

  后来我看到很多人不珍惜时间的时候, 我就觉得这样的人真没出息。

  鲁迅的书房里,挂着一副对联,上面写着:

  望崦嵫而勿迫,恐鹈鸥之先鸣。

  意在提醒自己,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

  凭借这份异乎寻常的努力和自律,鲁迅终成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悠悠人生,看似漫长,其实不过是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但失去已经无法挽回,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尽最大努力把握当下。

  如果当下你学不进去,不要灰心,没有一朵花一开始就绽放,一步一个脚印,终会迎来你的花期;

  如果当下你没有工作,不要焦虑,这正是你学习充电的大好时机,帮你在未来的工作脱颖而出;

  如果当下你四处碰壁,不要放弃,稳住心态,做好该做的事,时间自会给你答案。

  好好珍惜当下,用力抓住那些重要的、珍贵的人和事,这是语文课本最后教会我们的事。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人生
来自于:山东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