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乐陵:田间“焕新” 新装备绘就“科技春耕图”

乐陵:田间“焕新” 新装备绘就“科技春耕图”
2025年03月18日 11:29 新浪网 作者 闪电新闻

  

  齐鲁网·闪电新闻3月18日讯 眼下已进入春耕备耕的关键时节,乐陵市积极推进以农业生产托管为主的社会化服务,促进服务与科技深度融合,让农业装备升级,春管提质,一幅田间“科技春耕图”正徐徐展开。

  在乐陵市杨安镇千都苑新村麦田里,两台穿肥机来回穿梭,正在对冬小麦进行施肥、镇压作业,为小麦增产、农民增收奠定坚实基础。

  “我们充分利用北斗无人驾驶种植作业轨迹,平移5公分,播深3-4公分,在不伤小麦根部的情况下,使肥料更加精准地实施到小麦根部,达到肥效的利用最大化。我们目前使用的是最先进的全悬浮式穿肥机,穿肥、镇压一条龙,使肥料不会裸露,达到节肥增效的良好效果。”乐陵市来秋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宪峰介绍。

  在乐陵市杨安镇堤北董村,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的农机手动动手指,2台装有北斗导航的无人机立即“开工”,进行飞防作业。利用植保无人机对小麦进行喷药作业,既不误农时,又为防治小麦病虫害、促进夏粮丰收打下基础,农机作业质量和生产效率大大提升。

  乐陵市来秋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工作人员张友鹏告诉记者,全自主无人植保机是通过北斗导航自动优化航线,最高雾化能达到50微米,不仅雾化好、吸收好、不漏喷,还不重喷。相对比传统作业省时、省工又省力。一台无人机,每天作业能达到1000余亩左右,12台无人植保机能够满足周边6个乡镇5万余亩农田的作业需求。

  据介绍,仅乐陵市杨安镇就有两万多亩土地全部交于社会化服务组织进行打理,使这些高科技装备有了施展“拳脚”的舞台。杨安镇堤北董村种植大户董洪忠就是其中的受益者。“我种了1000多亩地,全部托管给社会化服务组织,他们有先进的施肥机、植保无人机、测土配方肥,使我们种地更科学,降低成本的同时还提高了效益。”乐陵市杨安镇堤北董村种植大户董洪忠说。

  近年来,乐陵市以发展生产托管为核心,积极引导小农户接受社会化服务,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制定差异化补助标准,统防统治、种肥同播等关键环节可最高按服务价格的30%补助,机收、机耕等传统作业环节按服务价格的20%—25%补助。“我们动员全市700余家服务组织加大农田管理,通过农业社会化服务,将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引入小农户的生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现代化。”乐陵市农村经济经营服务中心副主任肖文勇向记者介绍。

  据了解,自2020年以来,乐陵市累计落实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补助资金4200多万元,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面积49.54万亩。目前,乐陵市各类服务组织发展到611家,年服务面积达到400多万亩次,接受全程托管服务的小麦和玉米种植户综合效益提高20%以上,实现了小农户、服务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多方共赢,有力地推动了农业增产增效、农民持续增收。

  闪电新闻记者郑秀程德州台高昌莲 德州报道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乐陵市农机
来自于:山东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5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