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3月26日讯 近日,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万亩国际粮食增产减损示范区,依托智慧大脑系统,春灌工作有条不紊,各式喷灌设备高效运作,万亩冬小麦在返青水的滋润下开始焕发勃勃生机。
在灌溉现场记者看到,平移式和指针式喷灌设备,正在缓慢移动作业。喷灌可以模拟自然降雨,水滴细小均匀,能够避免土壤板结,浅埋渗灌则将水分直接送至作物根部,更加高效。预计6月份芒种节气后,冬小麦进入收获期。
在硬件和技术的支撑下,如今示范区探索建立起从种子选育到生产管理、从收获到储藏全环节的粮食增产减损技术路线和模式,实现了粮食生产“耕种管收”全过程增产减损。仅2024年玉米收获季期间,万亩方实现粮食生产全过程减损5%,提升粮食亩产15%,可使种粮农民每亩增收300元。
闪电新闻记者 冯宜雯 通讯员 吴政宏 报道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表情
登录|注册
|退出
分享到微博
发布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