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天蓬工程”推动河北医药产业发展

“天蓬工程”推动河北医药产业发展
2019年10月11日 04:05 新浪网 作者 北京日报

      本报记者 白波 通讯员 范钊

      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作为实验操作对象的动物统称为模式动物。在生命科学的发展史上,基于小鼠等传统模式动物的研究已20多次获得诺贝尔奖。不久的将来,猪和灵长类等大型新兴模式动物或许将为人类作出新的贡献。 

      在“京畿南大门”涿州,由中国农业大学主导的“十二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模式动物(猪)表型与遗传研究设施已启动建设。“这一项目有望推动我国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取得重大原创性突破,以及人类心血管疾病等病症诊治、新药筛选实现跨越发展,同时还将促进猪种改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项目副首席科学家赵要风说。 

      据悉,项目已经有了一个响亮而贴切的名字,“天蓬工程”。 

      极佳的模式动物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又被称为国家大科学工程。“十三五”前,全国核物理、天文、地学等领域运行或在建的大科学工程已有数十项,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布局始于“十一五”的蛋白质研究设施。国务院2013年印发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年)》“十二五”优先安排的16个项目中,有2个属于生命科学领域,其中就包括了模式动物表型与遗传研究设施,由中国农业大学和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分别承担猪和灵长类两部分建设。 

      小鼠、线虫、果蝇、斑马鱼……传统模式动物对生命科学的发展贡献巨大,但在阐明高等动物基因功能、生命规律时的局限性也愈发突出。赵要风介绍,相比之下,猪和灵长类动物在更好地模拟解析人类生命活动规律和疾病机理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猪饲养方便,繁殖周期短,适合大规模生产;猪驯化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性能测定、遗传分析等数据和经验;猪的器官大小、结构、生理功能和代谢与人类接近,比如一头小型猪的体重、心脏重和心跳次数,都与人类相差无几,是研究人类心血管疾病极佳的模式动物。” 

      猪是异种器官移植的理想供体。猪眼角膜目前已获准进入中国市场。日本科研团队研发的器官人源化嵌合体猪技术将于明年进行临床试验,有望解决异种器官移植带来的排异反应难题。同时,我国规模化猪场约80%的种猪依靠进口,亟待培育出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猪种。这些都使涿州猪表型与遗传研究设施项目的前景值得期待。 

      聚焦心血管疾病等重大研究

      “农大在涿州有2万多亩的教学实验场,具备充足的空间和便利的基础条件。经过长时间的考察,我们选定了涿州。”猪表型与遗传研究设施项目建设办负责人张树川说。 

      据介绍,涿州猪表型与遗传研究设施规划面积3万平方米,将主要聚焦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动物育种等重大问题的研究。项目于今年8月30日启动建设,预计将于2020年年底竣工,再经过设备调试、试运行和验收,预计2023年正式投入使用。届时,将建成模式动物生产培育系统、表型分析系统、遗传分析系统、信息处理与智能自动化管控系统等四大系统,具备年培育1000头SPF级(无特定病原体)实验猪的能力,并建成包含1000万份生物样本、世界最大最全的猪资源库。

      张树川透露,“天蓬工程”获批后,已有多家知名企业与他们取得联系,希望在中国农业大学涿州农场建设有关生命科学、生物医药的产业新城。涿州猪表型与遗传研究设施是河北唯一在建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河北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一项目的建设将对河北医药产业的发展产生推动作用,吸引医药企业聚集,促进医药领域创新,特别是新药研发。

      省校合作将继续拓展

      据了解,依托“天蓬工程”,涿州农场也将成为中国农业大学重要的科研基地。中国农大计划建设的4万平方米的作物分子育种大楼,将落地涿州农场。

      近些年,中国农大与河北多次签订省校合作协议,在河北建立了8个校外基地、11个教授工作站,近五年承担的国家科技计划及各类项目中,与河北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合作的多达130项。 

      据中国农业大学社会服务处处长杜金昆介绍,省校合作将继续拓展,“天蓬工程”顺利启动后,将成立“模式动物研究院”,聚集全球高端创新资源,在相关领域研发具有突破性的技术和成果,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新技术的研发中心。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涿州生命科学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