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七代人传承舞狮技艺“白纸坊太狮”舞进非遗

七代人传承舞狮技艺“白纸坊太狮”舞进非遗
2019年10月21日 16:30 新浪网 作者 北京日报

  在中国民间向来把舞狮看作吉庆祈福'的事情,无论是国家庆典社区活动还是商家开张,但凡喜庆的日子都少不了喜气洋洋的狮子舞。

  千百年来,舞狮一直是民间“花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年间规模宏大的妙峰山、十里河花会都观者如潮,以至万人空巷。

  那时,人们上山进香时,各挡小会还要按照传统规矩排顺序,叫作排挡。传统花会的顺序是:“开路头,中幡眼,跨鼓胆,狮子尾。”也就是说,耍飞叉的开路头,跨鼓和中幡居中,狮子会压住阵脚。可以想见,上山路上花会队伍蜿蜒蠕动,飞叉哗楞楞,中幡高挑铃铛叮当的响。几驾大狮子在铿锵的文场打击乐伴奏下,摇头摆尾欢蹦乱跳,好不热闹!历届组织者都把狮子安排在压轴的位置,可见其地位的重要。

  生于胡同长于工厂的狮子

  七代人传承舞狮技艺“白纸坊太狮”舞进非遗

  61岁的杨敬伟是“白纸坊太狮会”的第七代传承人,也是白纸坊胡同里长大的娃娃。从小就在541厂附近玩,每逢礼堂里有演出他都必看。老杨说,北京的狮子舞,分为太狮和少狮两种。所谓的太狮指的是一个狮囊里罩着两个人,一人演狮头、一人演狮尾,两个人要默契配合。少狮则是由单人扮演的小狮子。“我们这儿没有小狮子,所以才叫白纸坊太狮。”老杨还说,传统的白纸坊太狮,身长体重(一个狮头就重达70斤),血盆大口,翻鼻孔,大奔儿头,窝抠眼。白纸坊太狮独到之处是脖子上挂有7个紫铜铃铛,寓意着灵性的狮子也有喜、怒、忧、思、悲、恐、惊、7种情绪,仔细观察台上的狮子种种作派你就能感知。

  老杨介绍说,明清以来,宣南白纸坊地区就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清代朝庭在这里设有火药局,清晚期又建了官办的第一座印钞厂,即今北京印钞厂的前身。其厂区周边全是菜地和造纸作坊,用废纸、破布、破麻袋生产豆纸(卫生纸),一堵堵黄土坯墙上晾满了黄澄澄的再生豆纸,故得名“白纸坊”其所产豆纸可供应全北京市用。这里的造纸人家练舞狮子舞的比较多。这就为此项技艺的传承打下了人才的基础。

  老北京人称呼造币厂习惯叫它的番号“541”,这是个几千人的大厂,尽管管理严格也难免有漏洞。笔者的大舅民国的时候在厂里供职。大舅就跟我说过,过去就有人从厂子里往外顺东西。据说有一个人每天下班时都用一只手托着个大烟斗,可是却不点着烟斗,就这么大摇大摆地往外走。后来,引起了门卫的怀疑,截下来一磕他的烟斗,原来里面装的全是昂贵的进口颜料准备卖了换钱花,掩盖的手法是表面覆以少量烟叶,弄巧成拙这一下就玩漏了。

  七代人传承舞狮技艺“白纸坊太狮”舞进非遗

  541招工时招了不少白纸坊的居民,这里边就有好几位资深的舞狮行家,其中像第六代传人刘德海师傅就是把白纸坊太狮的传统技艺传承给第七代传人杨敬伟这代人。

  1997年12月杨敬伟做为主力队员与白纸坊太狮队的队友们在强手如林的博奕中一举荣获“第一届全国舞狮锦标赛、北狮组冠军”,“白纸坊太狮”于2008年6月入选为国家级非遗项目,在2012年杨敬伟为该项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做为北狮的代表人物他当之无愧。

  狮子每只造价都一万多

  回忆起白纸坊太狮280多年的发展历程,老杨有两点感触,一是历代传承的“会头”前辈呕心沥血的努力;二是我这代赶上了好时候,几十年来北京印钞厂的历届领导弘扬重视支持群众文化,给了狮子队坚强的领导和大力的物质支持。

  狮子队也以优异的成绩给厂里和地区争了光。建国以后每逢国家有重大庆典,白纸坊太狮队必定出现在天安门广场,成为载歌载舞欢天喜地的主角。每当狮子花会穿街走巷时,居民们纷纷奔走相告,扶老携幼,前呼后应,真是万人空巷,非常轰动。

  作为当家人的老杨,还是个精打细算过日子的人。采访当天正赶上训练,笔者看到他和徒弟们或短衣襟小打扮,或者干脆赤膊上阵,谁都舍不得披上狮囊。我问为何?老杨说,狮囊太金贵了,光这鬣毛就价格昂贵是用牦牛毛做的,换了別的材料你舞不出雄狮的威风来。我这十几只狮子每只造价都一万多,您说我不节在着行吗?

  师徒传承为狮子注入灵魂

  七代人传承舞狮技艺“白纸坊太狮”舞进非遗

  传统的白纸坊太狮体形巨大,过去表演时只有两只,一黄一蓝,两只狮子共有14只大铃铛,每个有茶碗大,狮身罩一条一丈三尺的大布,头尾两人练习和表演时相互搭不上,全凭熟练的动作和默契的配合。

  老杨说,20世纪20年代中期,是白纸坊太狮最兴盛的时期,全地区共有二三百人练,不少人都有自己的绝活,大家为了争得表演的机会,纷纷亮出绝活,互相之间较起份来。有个叫冯七的最绝,他扮的狮头,表演时头上的铃铛想让哪个响哪个就响,如同戏台上文官上下扇动的帽翅。多年的走会经历,不仅成功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舞狮人,也让白纸坊太狮享誉京城,走向全国。

  35年前,26岁的杨敬伟投到恩师刘德海门下,学习白纸坊太狮,就缘于白纸坊的娃娃从小就看狮子、喜欢它。再加上他是北京什刹海体校举重队出身刚好是个太獅后座的好材料,甚得师父青睐。学艺中他尊师、勤快、有眼力见,师父愈发喜欢了后来还收其为义子。二十年前刘德海病故,杨敬伟就擎起了大旗

  带上徒弟后杨敬伟操心的事多了,训练中看到徒弟动作不规范时,他就说,练北狮一定要注重于形,形不象你就别练了。当咱们披上狮子皮时那可就是狮子了,狮子应该有灵性也有七情六欲的,这还要靠你自己去琢磨去体会。比如狮子戏水、锛锛翻眼皮就表现了它的俏皮与喜悦。

  年过花甲的杨敬伟深知迟早会老的自然规律。而又舍不得抛弃心心念念的白纸坊太狮,于是便未雨绸缪提早物色好了接班人。杨敬伟说开始他对自己的儿子杨军抱有很大的希望。特别想让他能成为一个出色的接班人。但终因为各种原因未能如愿。不过做为儿子的杨军表示自己依然是太狮队的一员,在舞狮的路上会一直坚持走下去的。经过老杨多年的培养,现在弟子蒋涛、谢东明和丁磊、汤瑶这两对年轻的“白纸坊太狮”也己经入选西城区非遗项目,且喜这项历经百年的非遗项目后继有人了。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舞狮非遗项目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