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老北京“赶脚”行业消失多年,“丢不了”尽显“驴脾气”

老北京“赶脚”行业消失多年,“丢不了”尽显“驴脾气”
2020年03月31日 13:48 新浪网 作者 北京日报

  赶脚的这个行业也叫驴运,在老北京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走驴,专门用于载人的;一种是驮驴,是运货的。当时统称为“雇驴脚”。长期以来,人们把毛驴作为运输的畜力,原因是驴耐力强,性情比较温顺,身量矮小便于上下。加上养驴的成本也低,买头驴的价格,比买其他大牲畜都便宜得多,可以说是物美价廉。所以,用驴运输在北京地区有很长的历史了。

老北京“赶脚”行业消失多年,“丢不了”尽显“驴脾气”

  雇用走驴客运的,不用鞍子,驴背搭上褥垫,垫子很讲究,又厚又软,还有用天鹅绒做面料的,上面绣有漂亮的花纹图案,坐在上面很舒服。驴的屁股后面有一小横木,起着约束作用,脖子下挂一个小铜铃,走起来叮当作响。驴背的两侧挂有脚镫子,便于上下。雇主是女人侧身而坐,男人则骑在驴背上。

  雇驴脚也是有固定地点的,就像现在的公交站台,当时叫站口。分三种类型:“常口”就是常年固定的站口,一般在各城门关厢,设上口和下口;“临时口”是为赶庙会设立的,老北京城内外的寺庙多,一些庙会有固定的庙会集市,北京人称“逛庙会”,例如去白云观、大钟寺、妙峰山等,赶庙会的人常用驴脚代步;再有就是“对槽口”,有点儿像出租驴,例如从朝阳门槽口发驴,把客人送到通县,那里的槽口接驴,中途没赶脚的跟着,雇主自己骑驴走,所以叫对槽口,当然,两边租、收驴的都是一个赶脚行的人了。常口和临时口,都是有赶脚的人跟着,一要照顾驴,二要照顾雇主,尤其是老人妇女儿童,过桥过河,道路坎坷不平时都要精心照料。

  对槽驴是走固定路线的,比如从朝阳门槽口到通县槽口,在朝阳门讲好价钱,把驴牵出,再交给你一条鞭子,这驴就给你了。交了钱,你骑上驴,到通县后交给这里的槽口,就可以走了。交费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把钱交给上口;一种是在上驴口交押金,到下驴口退押金。客人要想中途把驴拐跑是不可能的,这驴经过训练,只认一条固定的道儿,绝不肯离开既定路线一步,人是拗不过驴的,所以就没听说过中途丢驴的情况。

  雇驴脚主要是为解决北京城外的客运问题。那时京郊没有像样的公路,只有土路和乡间小路,人力车或轿车通行不方便。所以到郊区的最佳选择就是雇驴脚,因为驴对路况要求不高,而且租用的价格便宜。

  在赶脚的这个行业中也出过一位名人,名叫康小八。传说有位老人雇用他的驴,驴跑得飞快,康小八一路飞跑紧跟,大气都不喘,表现出非常好的身体素质。老头儿一看小伙子身体这么好,人品也好,十分喜爱。老人是武林高手,遂收他为徒,教他武功,还送他两把手枪。后来康小八成为飞檐走壁、杀富济贫的绿林好汉,专抢不义豪门财,救济穷苦百姓,很有名气,人称京东康八爷。后来康小八被人出卖,千刀万剐死得很惨,这事儿发生在民国初年。

  新中国成立后,路况和交通有了飞速发展。在上世纪50年代初,我还在远郊的景点,如香山、青龙桥、十三陵等看到过骑驴的,后来就逐渐没了。有了便捷的交通工具和顺畅的路,谁愿意骑驴颠簸呢?赶脚的消失是必然的了。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