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北京晚报评论:医院叫号系统哪能“漏口风”

北京晚报评论:医院叫号系统哪能“漏口风”
2020年11月27日 13:37 新浪网 作者 北京日报

  据报道,近日,成都市民张女士在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南区就医时发现,她的检查项目被医院直接“公示”在电子屏幕上,同时屏幕上还显示其他患者的检查项目,甚至包括HIV抗原抗体符合检测、梅毒抗体等较为隐私的检查内容。张女士质疑医院的做法不妥。11月25日,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表示,“应该是系统出现了问题”,将尽快整改。

  说起来,这是二十年前医院开始采用电子叫号系统时曾经发生过的老问题。当时患者一边欣喜于告别了“叫号基本靠吼、患者挤作一团”的候诊模式,一边也不安于自己的真实姓名和就诊科室、检查项目等隐私全都被广而告之。后来,在舆论和法律界人士的关注下,绝大部分医院调整了系统设置。比如患者名字在电子屏上显示时,一般都会隐去一个字;提示患者取化验结果,不会显示检查内容等。过去那种一人看病多人围观、检查单放在检验室窗口谁都可以翻看的景象,已经很鲜见了。

  成都张女士遇到的情况,也许是医院的显示屏系统出了差错,并非院方蓄意无视患者隐私。但对于医院来讲,没能主动发现错误,还要媒体曝光后才去核实情况,就十分不应该了。在医患关系复杂的当下,涉及隐私等敏感信息的细节更要做好。为患者服务不是一句口号,也不仅仅是看病开药,而是要对患者的身心均给予照顾。更何况《民法典》第1226条明确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对患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保密。泄露患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或者未经患者同意公开其病历资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系统是靠人维护的,系统出差错,其实也是相关责任人的差错。

  事实上,我国的法律法规和医疗卫生方面的规章制度始终坚持保护患者隐私。但在具体执行中,确实也会遇到困难,导致不少规定只存在道德意义而缺乏约束力。现在有了《民法典》,也有越来越多像张女士这样知晓并积极主张自身权利的市民,相信今后对患者隐私的保护会越做越完善。

  来源 北京晚报

  记者 张丽

  流程编辑 邰绍峰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