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振兴中华】女排精神,为中华崛起拼搏

【振兴中华】女排精神,为中华崛起拼搏
2021年06月18日 10:53 新浪网 作者 北京日报

  【历史瞬间】

  中国女排 首次夺冠

  1981年11月16日晚,日本大阪府立体育会馆,第三届女排世界杯最后一场比赛打响,中国女排面对的是老对手日本女排。战胜日本队,中国队将成为“新科状元”。

  战况空前激烈,中国队先胜两局,随即被日本队将比分扳成2比2。决胜局紧张的气氛令人窒息,落后的中国女排顽强地将比分追成15比15。

  中国女排选手陈亚琼发球,日本队扣球,中国队拦网成功,16比15反超。陈亚琼继续发球,孙晋芳拦网成功,比分定格在17比15!中国女排赢了!

  这是中国女排首次夺得世界冠军。成千上万守在电视机和收音机前的中国人,热泪盈眶,人们高呼:“中国万岁,女排万岁。”

  2019年9月29日,中国女排夺得世界杯冠军。球员朱婷(左)和主教练郎平在颁奖仪式后合影。

  女排精神

  为中华崛起拼搏

  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回溯1981年,有一幕难以忘记——

  “17比15!中国队胜利啦!队员们都拥抱在一起!中国队以3比2胜了日本队,以7战7胜的优异成绩夺得了本届世界杯的冠军!”央视解说员宋世雄的声音沙哑又略带哽咽,透过电视屏幕传递过来,宣告中国女排首次夺得世界冠军。

  赛后,中国女排主教练袁伟民接受采访时说:“三大球,原来周总理一直叫我们什么时候能翻身,今天女排开了个头,我心情很激动…… 想到她们这几年的艰苦奋斗,流了很多汗,花了很大代价,这是辛勤劳动的结果……这一切仅仅是开始……”

  40年后,观众在电影《夺冠》中重温了这激动人心的瞬间。不少网友观后热议:“女排夺冠的那一瞬,整个世界都在为你们鼓掌!”

  七战全胜首夺世界冠军

  1981年,中国女排在连续击败巴西队、苏联队、南朝鲜队(现韩国队)、保加利亚队、古巴队、美国队后,中国队赢得了最后一战登顶的机会。

  11月16日晚6时,日本大阪府立体育会馆,第三届女排世界杯最后一场比赛打响,中国女排对阵东道主日本女排,这场比赛注定要载入史册。

  老队长曹慧英回忆道:“我们当时那个水平,应该能够击败日本队,也就是说胜利有把握。”然而,比赛现场却出现了偏差。中国队在占据两局先胜的先机后,被日本队顽强扳回两局。对此,当时队内主力队员郎平表示:“你从零开始,你也有压力,因为你还没拿过世界冠军,你要去争这个冠军。这是我们的第一次,这种心情和经验都是没有的。”

  决胜的第五局,中国队居然落后3分。队员张洁云回忆:“袁指导发火了,对着我们直吼。袁伟民说:‘如果输了,你们会后悔终生。’”

  女排姑娘们士气上来了。在日本队以15比14率先拿到赛点后,日本队进攻扣杀,就在球即将落地的瞬间,队员陈亚琼“海底捞月”,把这个球救了回来,队友反击成功,夺回了发球权。

  战况出现了戏剧性转折。此后,中国队连追3分,17比15,中国女排以3比2力挫日本队,以七战全胜战绩第一次夺得世界冠军。

  队员孙晋芳说:“我们拿到冠军以后,大家拥抱在了一起,都哭了,我们的血汗没有白流,我们没有白付出,终于实现了冠军梦想。当时,我们根本不知道国内万人空巷看女排的情况。”

  全国学习女排精神

  当胜利来临,整个中国沸腾了!

  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国歌在大阪府立体育会馆奏响,中国女排付出的努力和艰辛,都在那一刻得到了回报。

  中国女排夺冠的第二天,《人民日报》破天荒地用整个头版庆祝中国女排的胜利,女排的教练和运动员们的头像都登上了光荣榜。头版还刊登了评论员撰写的《学习女排,振兴中华》,其中写道,对于这次比赛的胜利,不能只是高兴一阵,庆祝一番就完了,更重要的是要学习中国女排的精神,并落实到每个人的工作中。并提出:“用中国女排的这种精神去搞现代化建设,何愁现代化不能实现?”

  同日,时任全国妇联主席邓颖超在《体育报》上发表了题为《各行各业都来学习女排精神》的文章。文中写道:“各行各业的人民群众都要学习中国女排精神,树立远大的志向,发扬脚踏实地、苦干实干的作风,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更快地将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那段时间里,《人民日报》多次报道了各行各业学习女排精神的号召和事迹。《人民日报》还开设“学女排,见行动”的专栏,激励广大群众用女排精神去工作学习。

  随后,中国女排又连续蝉联世界杯和世锦赛冠军,并于1984年在美国洛杉矶首夺奥运会冠军,成为世界排球史上第一支获得“五连冠”的队伍。

  中华大地掀起学习女排精神的热潮,中国女排“五连冠”的辉煌,成为那个时代深深的烙印。

  女排精神历久弥新

  今天,作为中国女排主教练的郎平,谈起究竟什么是女排精神时,她说:“简单地说,就4个字——永不言败。如果说得细一些,那就是对胜利充满无限的渴望,对战胜对手拥有必胜信念,逆境中拥有舍生忘死的大无畏精神。”

  电影《夺冠》里也对女排精神进行了高度概括: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

  女排精神“诞生”于1981年,并在袁伟民、陈忠和、郎平以及女排队员们身上“代代相传”。2003年,在主教练陈忠和的率领下,中国女排夺得阔别17年之久的世界冠军。随后的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国队再夺奥运金牌。

  2016年,以郎平为主教练的中国女排,时隔12年后夺得里约奥运会冠军,再次将女排精神展示给国人,展示给世界。赛后,郎平在微博里写道:“今天,姑娘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拼搏,让我们再次荣耀地站在了最高的领奖台上。每天的付出和汗水,都是人生赋予我们的金牌,感谢奋斗拼搏的日子,感谢代代相传的女排精神!”

  《人民日报》则在头版发表评论《壮哉,女排精神!》,回顾了女排“五连冠”的光辉岁月,指出新时代女排精神的内涵是与时俱进,不忘初心。文章指出:“我们依然要发扬历久弥新的女排精神,去解决众多‘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去化解‘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的风险,去应对暮气日长、锐气渐消的挑战,为民族复兴提供凝心聚气的强大精神动力。”

  壮哉,女排精神!加油,中华儿女!

  2015年9月6日,中国女排获得第12届女排世界杯冠军。

  【记者手记】

  中国排球的“黄埔军校”

  今天,在福建省漳州市的漳州体育训练基地,中国女排腾飞馆有一处不大的中国女排博物馆。馆内珍藏着历史照片、荣誉奖章、签名排球、题词、剪报以及中国女排姑娘刻苦训练时使用过的部分实物等大量历史资料。看到女排姑娘使用过的磨破的护膝垫、帆布背心、运动服……人们脑海中无不浮现出女排队员顽强拼搏的身影。

  “那时候女排姑娘们训练,是拿命在练,但没人喊累、没人退出,因为大家心里都憋着一股劲,要证明我们中国人行!”福建省漳州市体育训练基地接待科原科长顾化群说。

  漳州体育训练基地的前身是一座有6块“三合土”场地的“竹棚馆”。1972年,为了配合中国第一次排球大集训,漳州市组织群众义务劳动,盖起这座“竹棚馆”。后来中国体育界提倡的“竹棚精神”就是由此而来。

  岁月不能忘记。女排姑娘们亲切地称漳州体育训练基地是排球界的“最高学府”,是中国排球的“黄埔军校”。从1981年至1986年,中国女排连续5次荣获冠军,她们每次大赛前都将漳州作为最后的强化训练营地。

  如今,中国女排来漳州训练,是每年不可缺少的“充电”。在这里,中国女排精神得以传承……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