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从虎符、玉虎佩饰到齐白石、徐悲鸿《虎图》,故宫藏宝虎为何这么多?

从虎符、玉虎佩饰到齐白石、徐悲鸿《虎图》,故宫藏宝虎为何这么多?
2022年01月18日 17:53 新浪网 作者 北京日报

  虎为十二生肖之一,排行第三,称为寅虎。作为肉食动物,老虎庞大的身躯总是令人望而生畏,于是,古人对虎形成矛盾的心理。一方面,人们对李存孝、子路、武松、李广等能降伏老虎者倍为推崇,称为“打虎英雄”;另一方面,成语中又不乏对虎的溢美之词,比如虎头虎脑、龙争虎斗、卧虎藏龙、生龙活虎、虎虎生风……而在日常生活中,虎的形象也出现在诸多物品和艺术作品中。在故宫收藏的藏品里,“虎”的元素就不少,古代的虎符、玉虎佩饰、虎头帽……近现代有齐白石、徐悲鸿等大家的《虎图》,可谓种类繁多。

  王命传任虎节 战国时期
  临袁侯铜虎符 西汉
  玉龙形刻刀 商代
  辟大夫虎符 战国时期
  玉镂雕虎形剑璏 战国末至西汉初均为故宫博物院藏

  “虎符”体现王者之风

  电视剧《汉武大帝》中曾多处出现“虎符”,比如汉景帝把虎符交给周亚夫,让他统率全国兵马平定七国之乱;窦太后把虎符交给汉武帝,终于执掌大权的汉武帝高兴得像个孩子似的;卫青用虎符调动虎贲军,汉武帝对此举很不满意,遂收回虎符……

  虎符是古代皇帝调兵遣将用的兵符,用青铜或者黄金做成伏虎形状的令牌,劈为两半,其中左半交给将帅,右半由皇帝保存。只有两个虎符同时合并使用,持符者才获得调兵遣将权。故宫的藏品中,就有铜单“左”字虎符、辟大夫虎符、临袁侯铜虎符、王命传任虎节等。

  王命传任虎节是战国时期的物品,其形体扁平,作伏虎形,昂首张口,长尾从臀部向脊背弯曲。虎身上刻划铭文5字:“王命,命传赁。”虎节是使者持之远行可得食宿以及调动军队的证物,持虎节者身负王命,所经过的驿站要负责接待。除故宫收藏有虎节外,国家博物馆也收藏有一件战国时期的虎节。

  故宫收藏的辟大夫虎符也是战国时期之物,此虎符作卧虎状,昂首,尾上卷。虎身表面刻铭文:“辟大夫信节,堳丘与塿纸,贵。”故宫博物院的资料中介绍,春秋时已有“嬖大夫”一官,地位相当于“下大夫”,负责军中建旗、击鼓类事宜。“辟”乃“嬖”的同音假借字。

  临袁侯铜虎符是西汉早期之物,其形状也是卧虎形,昂首卷尾。故宫收藏的是该符的左半,内侧有方形凹槽,虎背上有字:“与临袁侯为虎符,第二。”符是调动军队的凭证,其左授予统军的临袁侯,其右在皇帝手中,需要调动军队时即派使臣持虎符之右半前往临袁侯驻地,待两半虎符对合无误,方可发兵。

  值得一提的是,临袁侯此人不简单,《史记·卷十八·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第六》曰:“临袁侯戚鳃,初起从为郎,以都尉守蕲城,以中尉侯,五百户。”戚鳃是西汉的开国功臣,他的女儿是刘邦的宠妃戚夫人。戚鳃任中尉时,统帅北军。刘邦驾崩后,吕后将戚夫人制作成了“人彘”,戚鳃忍气吞声。待吕后病死,刘氏诸王要诛灭吕氏外戚势力,戚鳃则尽起北军参与诛吕。

  铜单“左”字虎符是六朝时期之物,外形为一卧虎张口显出利齿,立体虎斑纹,形态凶猛。此片虎符为完整虎符之一半,单字铭文“左”字。在现存的虎符中,六朝虎符较为罕见。

  饰品有虎意吉祥

  对中华民族来说,虎与龙一样,都是远古时期的原始图腾,是传统吉祥物。古人对猛虎有矛盾心理,一方面认为老虎食人;另一方面又认为老虎是有灵性的神兽,能镇灾、辟邪。《两汉博闻》注:取虎形镇邪,以其威风异常也。因此,古代的饰品中,有不少带有虎形。

  在故宫的藏品中,就有不少带“虎”的饰品,比如玉龙形刻刀、玉虎形佩、玉镂雕虎形剑璏、玉饰纹卧虎、田黄石卧虎、白玉卧虎等。

  早在商代,就有品种繁多的玉器,包括工具、生活用品、佩饰及陈设用玉器。玉龙形刻刀就是商代饰品,材料为白玉质,但已沁为黄褐色。其造型为一扁薄片状的扭头卷尾的玉虎,虎张口,能看清口中的利齿。虎尾部分打磨成一小尖刀,刀刃部两面较薄。故宫博物院研究玉器的专家徐琳撰写的文章中说,商代此类小型玉质刻刀有不少,均是在尾部雕琢出刀刃,而刀柄则是各类动物的造型,有兽形、龙形、鱼形、蝉形、虎形等,大多有穿孔可系挂,使之成为可佩可用、美观实用的玉饰品。

  玉虎形佩也是商代饰品,玉虎为扁身片状,呈匍匐状,四爪前伸,动感十足。在商代,玉虎较为常见,有片状也有圆雕件,一般形体较小。

  春秋中期的饰品有玉饰纹卧虎,虎身整体呈“弓”字形,头部刻画精细,张口,上唇上卷与鼻相连,前后足皆呈卧状,尾大而上卷,虎身饰“人”字形阴线虎皮纹,四肢饰勾云纹。故宫博物院的玉器专家张广文表示,春秋及战国早期墓葬中曾多次发现玉虎,这些玉虎往往被成双使用。春秋时期的玉虎一般比这件玉饰纹卧虎更宽,饰纹更复杂。不过,这件玉饰纹卧虎的造型较一般作品更为生动,形态准确,其可能是成组玉佩中用于中部的玉件,较一般玉虎更为珍贵。

  故宫收藏的玉镂雕虎形剑璏是战国末至西汉初的物品,上端为一匍匐前行之虎,面相狰狞,张口,瞪眼,呈伺机扑杀猎物之态,足尾劲健有力,显得生动活泼。下部原有纹饰,部分磨去,并开出矩形孔,变为剑璏。剑璏是古代装饰宝剑上的玉饰之一,穿系于腰带上,即可将剑固定于腰间。《说文》:“璏,剑鼻玉饰也。”所以又称为剑鼻。古代用于宝剑上的玉饰一般由四件组成,统称为“玉具剑”,除剑璏外还有剑格、剑首和剑珌。玉具剑在春秋战国时期兴起,至汉代达到极盛,汉以后逐渐衰落、消失。历史上,它是一种代表贵族身份的宝物,也是一种珍贵的馈赠礼品。

  日常用品也爱“虎”

  除了饰品、画作、器物,故宫的藏品中还有一些日常用品也包含“虎”的元素。较有趣味的是,其中有几件是清代小皇子所用,大概后宫中的那些娘娘们也希望小皇子“虎头虎脑”吧。

  布老虎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源于民间百姓对虎的崇拜。因为老虎被认为可以驱邪避灾,带来平安吉祥,所以当孩子出生时赠送布老虎就寄予了希望孩子健康成长的美好愿望。端午节期间,民间盛行给儿童做布老虎,或者用雄黄在儿童的额头画虎脸,寓意健康、强壮、勇敢。故宫中就有一件清代皇宫收藏的布老虎,其头颅硕大,尾巴颀长,造型雄壮,全身彩绘虎斑,头顶上饰“王”字,憨态可掬。这个布老虎白天能当玩具,晚上也可以用作枕头,既美观又实用。

  除了布老虎,人们还以虎为型缝制成虎头帽,希望孩子像头戴虎头盔甲的将士一样勇敢威猛。还缝成虎头鞋,让孩子一出生就穿上有虎眼的鞋,一生走正道、顺道。故宫收藏有一件杏黄缎虎头式棉风帽,为清同治年间物品。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阮卫萍撰文介绍,这件虎头帽以杏黄缎制成,帽脸略呈长圆形,外观似小披风。帽上绣虎眉、虎目、虎鼻、虎口、虎须等纹饰及象征虎之威猛的“王”字。衬月白色绸里,内絮棉花。这件清宫所藏小虎头帽用料精细,较之民间虎头小帽更为上乘,从清代服饰等级制度来看,当是小皇子所戴。

  既有虎头帽,就有虎头鞋。故宫收藏有一双黄缎钉金线虎头小袷鞋,也是清同治年间物品。虎头鞋以杏黄色缎为鞋面,其上用绦带钉绣云纹及虎头纹,金色与黑色的搭配使得纹样生动亮丽,鞋的式样小巧可爱。这件黄色钉金线虎头小袷鞋也是清代小皇子所穿。

  (原标题:故宫藏宝虎真多)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西汉皇帝徐悲鸿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