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生态治理的北京答卷:践行“两山”理念,服务首都发展

书写生态治理的北京答卷:践行“两山”理念,服务首都发展
2023年04月17日 14:06 新浪网 作者 北京日报

  微风吹拂漫山的春花,雨水润泽绿色的家园,春天的平谷处处生机盎然,敞开怀抱欢迎四海宾朋。坚持生态立区不动摇,一张蓝图绘到底、一锤接着一锤敲,今天的平谷不断丰富、发展高大尚内涵,让高质量发展成色更足,优势更显著,基础更扎实。“我们每年都来平谷踏青,每次都能感到平谷的变化,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让我们流连忘返。”来自北京市区的游客陈明厚说。

平谷良好的生态环境为鸟儿提供休憩场所。资料图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3月5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接受采访时说:“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不仅不会阻碍经济发展,而且会为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平谷区是北京市生态涵养区,是首都东部的绿色屏障,是首都农产品供应的重要基地,肩负着服务保障首都发展的重要使命。

  平谷区是如何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如何把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高水平保护结合起来的呢?多年来,平谷区立足“三区一口岸”功能定位,严格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管控,聚焦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持续打造“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平谷范例,探索走出了一条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同步提升的乡村振兴之路。

  绿色映底蕴 山水见初心

  “慢骑行在泃洳河桥下绿道,看到宽阔的水域、清澈的河水,看到岸边休闲的居民,我觉得自己这几年的工作有价值,为平谷的生态环境建设出了一份力,我很自豪。”平谷镇相关工作人员说。

  2022年6月底,泃洳河桥下绿道全线贯通,经过多年持续治理的两河焕发生机,水绕城区的美景重现,水净岸绿,河水一路蜿蜒,广大市民在流畅的滨水骑行中放飞心情。

  近年来,平谷区空气质量显著改善,2013年北京市开始全面监测PM2.5,平谷区为84.8微克/立方米;在“十三五”末期,2020年,降至34微克/立方米;2022年,为29微克/立方米,达历史最佳水平。水质持续向好,从“十三五”期间至今,平谷区重要考核断面劣Ⅴ类水体全面消除,2019年,环城水系北段实现了贯通,洳河水生态恢复、水景观提升。截至目前,累计8个河湖获评“北京市优美河湖”。

  沿河湖畔,已成为民众休闲新去处。波光倒映着蓝天白云,绿荫间传出阵阵鸟鸣,游人三三两两在河边漫步,一幅城市文明与生态文明融合发展的生动画卷徐徐展开。家门口水清岸绿成了“新常态”,老百姓的“蓝天白云”获得感显著增强。

  从“一湖两河一带多沟多点”发展布局,到“爱尚金海湖”“大美黄松峪”“四季东高村”“山水镇罗营”“水墨大兴庄”“多彩熊儿寨”……18个乡镇街道推出文旅IP形象,以生态为底色的“世界休闲谷”金名片越擦越亮。

春季在泃河停留的疣鼻天鹅。平谷区园林绿化局供图

  畅享生态美 翩翩万鸟飞

  早春的金海湖上,30多只大天鹅悠然漫舞,如同上演一幕精彩绝伦的芭蕾舞剧《天鹅湖》。金海湖作为国家4A级景区,三面环山、多水汇聚,优良的生态环境和湖泊湿地为鸟类提供了优质的休憩场所。“30多只大天鹅,这么大规模地集体出现在金海湖水库,还真是第一次看见。”平谷区野生动物监测人员王龙跃说,大天鹅对生存环境的选择极为苛刻,只有良好的水质、丰富的食物以及安全的环境才能成为它们的落脚点。

  随着平谷区生态环境质量的不断改善提升,“鸟中大熊猫”震旦鸦雀、“空中老虎”白尾海雕等珍稀生物纷纷前来“赴约”;黑鹳、苍鹭、白鹭等大型涉禽在河道中觅食休憩,这样的景象仿佛让人联想到动物众多的非洲草原;白腹鹞、鹊鹞、黑鸢、游隼等一众湿地型猛禽在此栖息繁衍……候鸟数量逐年增多,为城市增添了无限生机与活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景象初步形成。

  “以往候鸟因缺少栖息地而聚集扎堆,到如今均匀分布在泃河平谷段中下游,几乎每一段水域都能见到北上迁徙候鸟的身影,可谓是目不暇接。”区园林绿化局工作人员介绍。

  2022年3月,镇罗营镇西峪水库吸引一雄一雌中华秋沙鸭停留多日,吸引众多爱鸟人士前来平谷“打卡”,争相观察记录这对“贵客”。盛夏时节,观鸟人岳女士记录到白胸苦恶鸟,《诗经》中“关关雎鸠”所描述的就是这种平日里难得一窥的鸟儿。拍鸟人朱女士在平谷拍摄记录到中华攀雀,北京城区很多人为了拍摄这种鸟儿,要驱车几十公里到几个特定的地点才可以看到,而在平谷,也许春末斜阳下的河边柳树上,就可以与这种珍稀的鸟儿邂逅。

  “最近我们来拍鸟,总能看见一群群身穿志愿者服装和蓝色‘平谷水务’马甲的人员在河边巡查、捡拾清理垃圾,河湖沿岸环境越来越好,为他们的行为点赞。”观鸟爱好者纷纷表示。

  人不负青山 青山不负人

  2022年,平谷区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这一全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最高荣誉,继获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后,再次摘取国字号生态金牌。作为北京市首个国家森林城市,平谷交出了一份喜人的生态答卷。

  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的桃花水母是世界珍稀动物,最早诞生于约5.5亿年前,是名副其实的“活化石”,通常生活在清洁的江河、湖泊之中,对水质要求极高。2022年,这群“小精灵”在黄松峪水库现身,“桃花水母的出现证明了北京水质和水生态状况的改善。”北京市水务局水质水生态检测中心副主任黄振芳介绍。

  据黄松峪乡相关负责人介绍,以“河长制”为抓手,逐步完善河湖长效管护机制,通过增殖放流、水保造林、水面保洁,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等方式,不断改善水库水质,营造优美河湖环境。以“林长制”促进“林长治”,落实“护绿、增绿、管绿、用绿、活绿”五项任务,截至目前,林木绿化率达90.87%,绿色空间持续增加。

  黄松峪乡野生动物尤其是鸟类的数量不断增加,是平谷区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立区不动摇,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的一个缩影。如今,平谷依托良好自然禀赋,已明确建设高大尚平谷的发展路径,区委书记唐海龙强调,要坚持规划引领、依法合规,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市场主导、惠民富农,不断擦亮“桃醉平谷”品牌,扩大世界休闲谷影响力,将平谷建设成为世界级休闲胜地,打造“两山理论”的平谷范例,助推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基础的“营商环境”,持续为高质量发展、高大尚平谷建设增添新动能。2023年,区委区政府提出,建设高大尚平谷就是生动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今后,平谷区将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为重要契机,进一步筑牢绿色发展基础,不断厚植生态底色,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强化指导服务与执法监管,贯彻“精治、法治、共治”理念,坚持执法与服务相结合,亲商、懂商、助商、成商,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坚持生态立区不动摇,一张蓝图绘到底,不断丰富、发展高大尚内涵,同心筑梦、并肩追梦、携手圆梦,力争首都因为平谷更美好。

  数说

  2021年,全区森林面积63838.26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178.27万立方米;全区森林覆盖率67.32%。城镇园林资源绿化覆盖面积1959.08公顷,绿地面积1765.24公顷,公园绿地面积953.20公顷,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87.58%,绿化覆盖率50.58%,人均绿地面积38.63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0.86平方米。2022年,PM2.5年均浓度达历史最佳水平,重污染天数减少4天,累计8个河湖获评“北京市优美河湖”,改良土壤4.5万亩。2023年春季监测数据显示,平谷泃河仅水生鸟类就监测到31种,占北京全市历史观察种类的68%,属于北京市河流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河流之一。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北京市
来自于:北京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