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日,肖千大使接受《澳金融评论报》外事防务记者蒂利特专访,就中澳关系、澳联邦大选、美对华加征关税、南海问题、中国海军舰艇编队演训活动等应询介绍中方立场。专访实录全文如下:

《澳金融评论报》:近日,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在澳大利亚附近海域开展演训活动。您如何看待此举目的,中方未来会否派遣更多军舰赴澳?从稳定澳对华关系角度看,您是否认为中方应通过更多渠道向澳方通报实弹演训?
肖千:首先,此次中国海军舰艇编队演训活动是中国海军军事训练例行性安排,不针对第三方,与中澳关系无关。中方在公海海域开展演训活动符合国际法和国际惯例,其他国家不应对此感到奇怪。
其次,中方在事先反复发布安全通告基础上,组织舰炮对海实弹射击训练。有关做法是合适的,不会对航空飞行造成影响,完全符合国际法和国际实践。
第三,中方始终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和发展中澳关系,愿同澳方秉持相互尊重原则,加强交流,增进互信,共同推进政治、经济、军事、海上等各领域友好交往与合作。这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亦符合地区国家的共同期待。
《澳金融评论报》:澳方亦经常向南海海域派遣军舰,中方是否认为澳方在中方舰队开展演训活动有关反应是“虚伪的”?
肖千:首先,必须指出,中国海军舰艇编队活动与澳军机军舰侵闯中国领土领空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件事。中国海军舰艇在国际海域航行,完全符合国际法和国际惯例,且远离澳海岸线。而澳军机军舰则是在以所谓“海上航行自由”为名,蓄意挑动南海领土主权和海洋领土争端,挑拨中国与域内国家间关系,破坏地区和平稳定,中方对此坚决反对。
其次,事实证明,南海的航行与飞越自由从来不是问题。南海地区和平安宁,商用飞机和船只均可自由通行。中国尊重各国依据国际法在南海享有的航行自由,联合国安理会等任何国际组织从未授权任何国家派遣军机军舰维护该地区安全。
《澳金融评论报》:关于中澳军机南海相遇事件,澳方认为中方军机向澳方军机发射干扰弹行为不安全、不专业。您对此有何回应?
肖千:首先,这一事件的本质是,澳方军机未经中方允许,蓄意侵闯中国领空,侵害中方主权。澳方行径不仅违反国际法和国际规则,也极易引发不必要的摩擦风险,十分危险,必须停止。
其次,中方军机行动旨在维护国家主权,阻止更大危险的发生,作法专业克制,完全符合国际通行实践。
《澳金融评论报》: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在全球大力推进加征关税行动,澳大利亚和中国可以共同做些什么以维护自由贸易?
肖千:美国对包括中澳在内的多国加征关税,严重践踏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国际自由贸易体系,破坏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不仅不利于全球经济复苏发展,也无法使美国和美国人民受益,必将遭到国际社会共同反对。
中澳均为开放型经济体,是自由贸易的受益者,理应同国际社会携手应对有关挑战,共同支持经济全球化,坚定捍卫多边主义和全球自贸体系,提升全球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水平,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防止世界退回到封闭主义和保守主义。要坚定落实中澳领导人达成的战略共识,推动两国关系不断改善发展,进一步巩固能矿、农业等传统领域合作,探索绿色发展、数字经济、科技创新、健康产业等新兴领域合作,充分释放两国经济优势互补的巨大潜力,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澳金融评论报》:美对华加征关税可能导致中国经济增长放缓,进而影响中国对澳铁矿石及其他商品需求,中国经济能在多大程度上经受住美对华贸易战带来的影响?
肖千:第一,中国经济前景光明,能够经得住考验。今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披露,2024年中国经济成功实现5%的预期增长目标。这一成绩是在全球增长低迷背景下实现的,更是在克服美国等单边制裁打压下拼出来的,展现出中国经济迎难而上、奋发有为的鲜明特征。报告指出,2025年中国GDP增长目标仍维持在5%左右,中国政府将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大力提振国内消费,鼓励科研创新,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随着各项政策持续发力,我们有充分理由相信,今年中国能够实现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
第二,美国对包括中澳在内的多国加征关税,严重践踏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国际自由贸易体系,破坏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不仅不利于全球经济复苏发展,也无法使美国和美国人民受益。中方坚决反对美对华经济遏压的单边霸凌行径,已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国际法基本原则,采取必要反制措施,并向世贸组织提起诉讼。如果美方采取进一步行动,执意打关税战、贸易战,中方必将奉陪到底。
《澳金融评论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成员国因无法达成共识而迟迟未考虑中国加入CPTPP的申请。同样,中国台湾的加入申请也处于搁置状态。为解决这一僵局,中方是否希望有关方面对中国大陆和台湾的加入申请一并考虑?
肖千:首先,中方加入CPTPP符合包括澳在内所有成员共同利益。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重要发展引擎,中国加入CPTPP将给其他成员带来更广阔市场机遇和合作空间,进一步增强CPTPP包容性、代表性和影响力。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一份报告预测,中国加入CPTPP将使该协定每年给世界带来的收益翻两番。中国已连续15年是澳最大贸易伙伴、出口市场和进口来源地,中国加入后将在两国自贸协定基础上进一步开放市场,为双方深化互利合作带来更多机遇,给世界带来更大稳定性和确定性。
其次,中方在加入CPTPP问题上态度真诚并付出积极努力。自2021年9月正式提出加入申请以来,中方对照CPTPP的2300多项条款开展多轮深入、全面的研究评估,与CPTPP各成员进行了各层级多渠道沟通交流,做好了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的充分准备。有关努力得到许多CPTPP成员积极回应。
第三,中方坚决反对台湾加入包括CPTPP在内的任何官方性质协议和组织。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省,这是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社会普遍共识。中方坚决反对任何国家或组织同台湾进行官方往来。台湾谋求加入CPTPP不是简单的经贸问题,而是高度敏感的政治问题,必须按照一个中国原则处理。
第四,中方是国际自由贸易体系的的坚定拥护者,有意愿、有能力、有决心加入CPTPP,希望澳方发挥CPTPP轮值主席国作用,从地区国家共同利益和中澳关系大局出发,支持和推进中国加入CPTPP有关工作,携手加快亚太经济融合,为世界开放合作和地区经济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澳金融评论报》:对中澳自贸协定(ChAFTA)的评估预计很快将会启动。中方希望此次评估能取得哪些成果?还想减少哪些贸易壁垒?
肖千:中澳自贸协定生效10周年来,执行效果很好,实实在在造福了两国人民。中澳双边货物贸易额自2015年的1375亿澳元增长至2023年的3200多亿澳元,翻了一番还多。澳对华货物贸易顺差由 2015年的85.8亿美元增长至2023年的627亿美元,年均增速高达70%。稳定且庞大的对华贸易为澳民众增收、就业、消费带来巨大好处。数据显示,2022-2023财年,对华贸易使澳平均家庭可支配收入增加2600澳元,为澳创造59.56万个就业岗位,占澳就业总额的4.2%。
目前,中澳双方正根据共识积极推动中澳自贸协定审议工作,协定项下的各分委员会正在交流审议意见。中方期待通过协定审议,进一步解决彼此贸易投资关切、推动协定更好实施。
近年来,中澳两国各自贸易关切逐步得到解决,经贸合作势头正盛。面向未来,双方应进一步挖掘两国在绿色发展、数字经济、科技创新、健康产业等新兴领域合作潜力。中方愿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进口更多澳优质商品,鼓励中国企业赴澳投资兴业。同时,中方希望澳方为在澳中国企业提供公平、透明、非歧视的营商环境,积极支持中国加入CPTPP,不断提升两国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水平,为两国人民和地区国家带来更大福祉。
《澳金融评论报》:澳工党政府在本届任期内稳定了对华关系,如其在即将到来的大选中连任,中方对两国关系有何期待?两国最佳合作领域有哪些?中方是否认为联盟党当选意味着两国关系再次下滑?
肖千:澳工党政府上台以来,在两国领导人战略引领下,中澳关系实现稳定、改善和全面转圜,进入在稳定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成果来之不易,是双方相向而行、共同努力的结果,值得倍加珍惜。
澳联邦大选属于澳内政,哪一党执政应由澳民众决定。中方一贯秉持不干涉别国内政原则,对此不参与、不干涉、不评价。我想强调的是,中方对澳大选结果并无偏好。澳两党历史上均对中澳关系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中澳建立外交关系是在澳工党领袖、前总理惠特拉姆推动下实现,而双方建立中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和签署中澳自贸协定是在联盟党执政期间达成。历史证明,中方同两党执政时期的澳政府均能保持良好关系。我在同包括澳反对党在内的各界交流中深刻感受到,发展好中澳关系已成为澳各界共识,任何人都不愿看到中澳关系重回过去的困难时期。
不管澳哪一党执政,中方都会尊重澳人民的选择,同澳新一届政府一道,坚持中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定位,从两国和两国人民根本利益出发,不断增强两国在能矿、农业等传统领域合作,积极拓展在绿色发展、数字经济、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健康产业等新兴领域合作,推动中澳关系实现更大发展。
《澳金融评论报》:中方是否担忧澳政府调整外国投资政策法规?
肖千:中国企业在澳经营始终严格遵守澳大利亚相关法律法规,积极为当地经济发展和就业增长作出贡献。中方对澳企业在华投资没有任何歧视性限制,也希望澳方秉持公平、公正、非歧视原则,在外资审查政策上对各国投资者一视同仁,切实回应中方企业关切,为其营造稳定、透明、可预见的投资环境,推动双方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澳金融评论报》:中方是否担心被排除在澳关键矿产项目之外?
肖千:中澳经济关系高度互利、优势互补。矿产是两国传统合作领域。中澳深化矿产领域投资合作,既可提升澳出口产品附加值,也有助于推动澳本土制造业发展。“澳大利亚未来制造业法案”为两国在关键矿产领域的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中方期待与澳方继续深化在关键矿产领域合作,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为两国、地区乃至世界的经济持续恢复注入更多动能。
来源: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