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直击深圳两会第二场委员通道!来看看他们都关注些什么

直击深圳两会第二场委员通道!来看看他们都关注些什么
2021年05月14日 21:37 新浪网 作者 深圳新闻网

  促进深港合作共荣

  深圳市政协委员、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首席评论员余治国就深港合作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余治国表示,进入“双区”驱动、“双区”叠加时期,深港合作的积极性和实际进展是前所未有的。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代表深圳人民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深圳经济特区发展的港澳台同胞表达了“永远铭记在心、感恩奋进”的鲜明态度。此外,余治国还指出,深圳还在积极推进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港口岸经济带等多个平台和经济区域规划取得了新进展。

  而在香港方面,余治国引用香港特首林郑月娥的话说道:“深港之间是兄弟之城”。余治国表示,香港官方提出要深入研究深圳综合改革试点中的举措,双方将建立一个对接协作的机制。“以前做不到的事情,未来可能要做到了,”余治国说,“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未来可能会想到。”

  最后,余治国从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两地公务员交流、高校合作、抗击疫情等方面介绍了深港合作取得的许多重大进展。“这些都体现了深港之间在应对危机挑战,迎接未来更广阔前景空间的基础实力和欣欣向荣的态势。”

  袁义才: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

  深圳市政协委员,市社科院国际化城市研究所所长兼粤港澳大湾区研究中心主任袁义才就大湾区建设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袁义才介绍道,深圳以“主阵地作为”加快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意义非常重大,“因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核心是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核心又是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对此,他认为深圳面临三大挑战,即如何争取国家投入和企业支持,如何在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以及如何形成与香港、东莞的合作机制。

  对此,袁义才建议要探索有较高科技创新效率、科技产业结合良好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新模式。他提出,首先要做的是探索大科学装置投资和建设新路径,争取国家和企业对深圳的科技投入,建设有一定集中度、显示度的并能高效运作的大科学装置集群。

  其次,应抓住“双区”建设和综合改革试点机遇,构建和优化大科学装置引领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从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产学研多主体协同、优化创新成果转化机制及创新环境等方面作更多努力。

  同时,要加强区域科技协同并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深圳应深入推进大湾区科技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围绕重大科学装置打造大湾区科资源共享平台,以“主阵地作为”开展与东莞松山湖科学城的合作,加强与香港科技合作,共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以对接香港科技创新为突破口,推进开放创新,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

  方舟:凭借深港地理优势 

  打造深圳河两岸“国际创新科技走廊”

  来自特邀香港界别的深圳市政协委员、香港一国两制研究中心研究总监方舟就深港两地边境地区的规划和发展回答记者提问。

  方舟表示,在沿深圳河的香港一侧边境地带长期处于未开发状态,过去还被划为“边界禁区”。这一区域在深圳“十四五”及2035发展愿景中,涉及口岸经济带、沙头角国际商贸、河套深港创新合作区、皇岗口岸改造等重大项目和规划。在香港的发展规划中亦涉及新界北多个跨境口岸及新市镇的发展,通过香港新界北侧的开发,也标志着深港两地合作进入一个历史性的新阶段。

  方舟建议,可以凭借深港之间地理相连和一国两制的优势,在中央的支持下,率先实现合作模式上的创新。通过“以点带线”和“以线带面”的方式,首先明确将条件较为成熟的河套“一区两园”作为“启动区”,再逐步扩展,打造覆盖深圳河两岸的“国际创新科技走廊”。吸引大量创科企业和人才汇聚于此,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创中心的重要载体。

  董宁:建设企业级信息管理平台

   保障数据安全交互

  来自妇女联合会界别深圳市政协委员、深圳竹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董宁就深圳在建设“智慧城市”和企业在实现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等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董宁表示,近年来,“智慧城市“已深入人心。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人们的吃穿住行,政府管理,社会治理及城市的高效运转都离不开信息技术。但各种支付方式、移动App等信息技术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安全风险。移动应用、云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业务需求场景的复杂化,增加了安全管理和集约化管理难度。

  对此,董宁建议,政府、企业需建设一个高敏捷性、高扩展性、高可靠性的企业级信息管理平台,快速融合各类型新技术高效为业务赋能,提高技术资源管理效率,丰富用户多样化体验,并促进不同类型用户能够在同一信息平台上共享资源和高效协同。同时,还须考虑将不同的移动终端及各种新兴技术纳入统一的安全管理体系,在大数据、物联网等应用场景下,解决人与系统、机器与机器之间的数据安全交互。

  王富海:要对技术有高度的敏感性 

  引导深圳未来城市转型

  深圳市政协委员、深圳市蕾奥规划设计咨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建设部城市设计专家委员会委员王富海就“城市规划”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王富海在深圳从事城市规划工作已有36年,他认为城市规划就是负责把城市的各种自然条件、区域条件、建设需求,在有效的空间内高效地组合起来。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城市规划领域更多关注的是城市发展的决策问题,而“数字化”则实现了对城市进一步的分析、研究,让我们对城市掌握得更加精准,这份“精准”可以为市委市政府在做决策时提供方案,同时也可以为企业提供选择。

  “深圳过去40年的发展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奇迹,未来,深圳如何创造更大的奇迹?”王富海建议说,一定要在新技术、智能化、信息化方面走到全球前列,要对技术有高度的敏感性,要有超前的判断,如此一来,深圳在未来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才能够逐步从工业化时代主导的城市格局,走向智能化城市引导的新格局,“深圳不仅要发展,还要有更大的转型!”

  郭仁忠:以“三制”推动

  深圳数字政府和智慧城市建设

  来自特邀本市界别的深圳市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教授郭仁忠就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话题分享了自己的体会。

  郭仁忠表示,建设数字政府和智慧城市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抓手,也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数字政府和智慧城市既可提高政府效率、节约企业和社会运转的成本、提升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又可以帮助解决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公共安全等城市生活难题,提升城市宜居条件和老百姓幸福指数,从而提升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郭仁忠指出,深圳在数字政府和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已作出很多努力,且取得良好的成绩。未来,可从法制、体制和机制方面继续加强建设。在法制方面,应加强法制建设,尽快出台深圳经济特区数据条例,保证数字政府和智慧城市建设依法有序推进;在体制方面,要明确不同部门和层级的责任分工,强化主管部门的协调能力,强化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在机制方面,要建立适应信息化建设的决策、执行和监督制度,包括项目规划、立项审批、建设模式、招投标方法等,保证数字政府和智慧城市建设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内容来源: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

  记者 张艺龄 金洪竹 张喆 鹿筱悦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