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让阅读更“有用”

让阅读更“有用”
2024年04月23日 16:55 新浪网 作者 贵阳晚报官方微博

  在如今这个新媒介、新场景、新形式不断涌现的时代,读书日提醒着忙忙碌碌的人们勿忘在大好年华与阅读相伴。

  我们该如何读书?读哪些“有用”之书?读书的意义是什么?记者带着这些疑问专访了诗人哑默和作家李玲。

  哑默: 阅读的路径先精读后泛读

  【人物名片】

  哑默(1942年—),原名伍立宪,贵州省普定县人。中国现当代新诗先行者、作家、文化人士。长期从事文学创作、文化研究工作,著有《哑默 世纪的守灵人》文著十三卷。在海内外发表、出版著作有《乡野的礼物》、《墙里化石》、《暗夜的举火者》、《见证》、《梦中故园》等。

  诗人哑默,今年82岁。回望已度过的时光,他的人生轨迹仿佛是一部绚烂多彩的文艺长卷。

  少年时代,他狂热地迷恋拉小提琴、绘国画;步入青年,他沉浸在文学的海洋中,尤其擅长用诗歌表达情感。年近半百时,他深入研究中国经典,探寻其中的智慧与奥秘;古稀之后,他又回到“诗”的世界。但这次,他不仅仅是在纸上书写诗篇,更是在生活中寻找诗意的踪迹,用诗意的眼光观察世界。

  当被问及该如何阅读?哑默先生以其多年的阅读积累和丰富的人生轨迹总结出一条阅读路径。他强调,阅读应遵循先精读后泛读的顺序,从而构建起一个金字塔形的“智识结构网络”。

  首先,他推荐精读《论语》《老子》《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这三部经典著作,深入品味儒、道、释三家思想的精髓。这三部书如同智慧之源泉,能够滋养人们的心灵,为后续的阅读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接下来,他建议阅读百花洲文艺出版社的《国学大师丛书》。这套丛书汇聚了清末民初时期涌现出的国学大师们的经典思想,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与西学交流碰撞的重要窗口。其中,他特别推崇蔡元培、胡适、梁启超、辜鸿铭、陈寅恪等大师的评传,认为他们的思想深邃而独特,值得大家深入学习和领悟。

  之后,哑默先生推荐阅读钱理群、陈平原、王晓明等“新三级学人”的著作。这些学者在上世纪70年代末入学、80年代初毕业,他们的学术视野开阔,研究深入,为大家提供了理解当代中国社会与文化的重要视角。

  哑默先生也提倡泛读国外的文学、哲学、历史等书籍。这些书籍能够帮助我们打开眼界,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从而丰富大家的内心世界。最后,他鼓励大家广泛涉猎音乐、美术、影视等艺术领域,获得心灵的滋养和启迪。

  通过层层递进的阅读路径,哑默先生认为能够逐步构建起一个完整而丰富的智识结构网络,从而形成一条属于个人的人文“中轴”,人生也可以走得稳妥一些。

  推荐书目

  《中国思想史》

  作者:葛兆光

  葛兆光是少有的兼通文史哲研究的大家。他的学术历程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悠长又充满着自我革新。上世纪90年代,随着考古事业发展,出土简帛越来越多,这些新资料,让葛兆光不得不重新打量古代思想世界,不能仅仅局限在传世文献,以及根据传世文献叙述的传统思想史中。著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李学勤曾评价该书是“以崭新的角度和层面展示给人们的,是大家不那么熟悉的思想世界”。

  《二十世纪西方哲性诗学》

  作者:王岳川

  本书以独到的眼光、详实的资料,对本世纪西方哲性诗学作了较为准确的总体把握,深刻地揭示了以下各流派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生命哲学与哲性诗学、现象学还原与本体论美学、分析心理学及其诗学模式、虚无境遇与存在诗学、解释学哲学与文本透视、接受理论与多元意义召唤、权力话语与解构策略、后现代危机中的哲性诗学、新历史视域中的文化诗学、后殖民话语与文化政治诗学、文化研究与边缘诗学精神。适用于广大美学、文学爱好者和研究者。

  李玲:打开书页体会爱与陪伴

  【人物名片】

  李玲,云岩区少年宫教师、云岩区阅读推广人、区朗诵协会主席、《云岩二十四节气》作者。

  在如今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们常常以“有用”与“无用”来评判事物的价值。倘若我们断言读书无用,那是因为它无法直接转化为物质财富或提升社会地位。然而,在李玲眼中,这恰恰是读书的独特魅力所在。它或许不能带来眼前的功利,却能赋予我们有趣的人生体验。

  同样充满趣味的,还有种花、品茶、摄影等活动。种花,能从播种、发芽,到生长开花,甚至结果的完整过程,感受生命的奇迹与喜悦;品茶,则能从茶叶生长、炒制到在杯中舒展的细节中,品味生活的淡雅与宁静;摄影,虽然需要携带繁重的设备,跋涉遥远的路程,但当那一刹那的美好被镜头定格时,所有的辛劳都会化为无比的快乐与满足。阅读亦是如此,每一次翻开书页,都仿佛是体验了花朵盛开、茶叶舒展和美好定格。

  读书有趣,是因为打开书的时候,能体会爱与陪伴。身为母亲的李玲,对童书情有独钟,其中她最为喜爱的便是那本《爱心树》。这本书讲述了一棵大树如何无私地给予一个小男孩成长中所需要的一切,用博大而深沉的爱滋养着他,却从未期待过任何回报。从她的孩子们幼儿时期,李玲便开始了与他们的阅读之旅,用书籍为纽带,将爱与陪伴融入每一个温馨的夜晚。她相信,通过阅读,孩子们不仅能汲取知识,更能感受到母爱的温暖与陪伴的力量

  如何让孩子们体会读书的趣味?作为一名美术老师,在第29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前,李玲给孩子们上了一堂阅读与美术结合的课。在课堂上,李玲从封面、封底、扉页介绍了书的结构,也讲述了藏书票的历史和故事,同时还介绍了《小王子》和《小蝌蚪找妈妈》等书籍。在实践中,她让孩子自由发挥,为自己喜欢的书籍创作独一无二的藏书票。当孩子们把自己绘制的藏书票贴在图书扉页上时,设计、绘制、读书这件事也变得更加有趣。

  “阅读,就如同父母的悉心教养、老师的谆谆教诲,慢慢改变着我们的人生。”作为热爱阅读的人,李玲体验着读书带来的无尽趣味。

  推荐书目

  《一个人的安顺》

  作者:戴明贤

  该书通过作者当时少年的眼睛,写出其父辈、亲友、乡邻散淡生动的小城生活及风俗人情,写出这座莹白的石头城,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浮世人生——传统夜郎古国的淳朴民风,抗战涌入的“下江人”带来的新鲜气息,二者交织出时代的激荡和变化。这本书里的生活化的气息让人觉得那个年代的那座石头城很有趣。

  《外婆的月亮田》

  作者:肖勤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来自于:贵州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