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下沉小分队的38天:5点起床,6点出发,7点到岗,21点下班,22点单位消毒,23点到家

下沉小分队的38天:5点起床,6点出发,7点到岗,21点下班,22点单位消毒,23点到家
2020年03月27日 11:10 新浪网 作者 大庆晚报

  让我们记住这个春天

下沉小分队的38天:5点起床,6点出发,7点到岗,21点下班,22点单位消毒,23点到家

  小分队出发前合影

  2月10日,市体育局工作群一条消息不胫而走:组建下沉小分队。一天的时间,有三四十人报名。体育人走上了抗“疫”前线。

  市体育局下沉小分队十人中,颜辉是老大,排老二的是喜子。一个64年的,一个65年的,都过了半百的年纪。他俩是同门师兄弟,站如松,坐如钟,走道腰板溜直,是练家子。

  弘扬最小,属八零后。七十年代生人的是卫东、志勇、宏伟、王琦、大马、小付和医生延成。

  2月13日,天空飘起了雪花。风一程,雪一程,为君送一程。出发前,局长安营带队来给小分队打气,为小分队壮行。疫情就是战场,小分队有了将士出征的感觉。

  小分队负责的乘新小区在让胡路,附近就是发现有确诊病例的创业城小区,形势很严峻。测温、登记、扫码、发传单、贴封条,送米面粮油,“您好,干什么的?去哪里?”“请出示您的身份证、单位证明”“请登记、测体温。”

  二月的东北,春寒料峭,草甸子上覆盖着一层层厚厚的白雪,白天还好,气温零下6-8度,午后三四点,气温降得很快,夜间最低气温零下22度,小分队晚上9点下班,开车往回家走,大街上空荡荡的。

  颜辉每天早出晚归,媳妇问他,天天不着家,比上班时还忙?他含混其词,只说自己“下沉”了,忙单位大事。“下沉”是一个新名词 ,媳妇脑海中第一反应是“下井”这个词。当面锣对面鼓,媳妇这次非得让他说清楚,颜辉解释:新冠肺炎形势严峻,市里组织干部下沉到社区,“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单位发口罩、手套、防护服、消毒液,该注意的,都注意了。颜辉想不起来,在哪听过一句京剧:休要担心,少要害怕。唱完,颜辉一头歪在沙发上,睡着了。

  上岗的第二天,一位女士开一辆奔驰吉普进小区,“同志,请扫码。”女士面露反感,说真麻烦。颜辉说我是志愿者,一分钱不挣,一站一天,冻得鼻涕拉瞎,我都不怕麻烦,你还……?“怕”字还没说出口,女士转怒为笑,说了句谢谢,扫完码走人。

  2月19日,让胡路成了重灾区,全城封闭,颜辉更不敢跟媳妇撂实底,只说自己执勤的地方在红岗,还特意告诉单位领导别说露了。

  岁月不饶人。头一星期,颜辉没觉得怎么吃力,到十四五天上下,身体有点拉垮,咬咬牙,再过两天,就是惊蛰,天气回暖,春天也该来了。

  28日、29日,天公不作美,连续下了两天的大雪,下沉小分队在外边从早上7点,到晚间21点,一站一天,十四个小时,回到单位消毒,哥几个在一起调侃,就是根棍棍,咋冻都不透。

下沉小分队的38天:5点起床,6点出发,7点到岗,21点下班,22点单位消毒,23点到家

  小分队为小区困难户送菜

  跟颜辉一起在乘新二区值勤的是志勇和大马。

  志勇是单位办公室主任,笔杆子。1月26日到3月11日,一个半月,市里下达疫情公告27条,区里8条,2月19日,让胡路区提升了管控级别,开始执行“严9条”。让社区居委会大妈消化、理解上级文件精神,不走样,不跑偏,成了志勇的主要工作内容。

  志勇每天到卡口的第一件事,就是和大马扛着社区的一面党旗,围着小区转,一遍遍地播放市里、区里的疫情公告。那些天,哥俩的微信步数,哪天都达到了一万七八。

  大马的姑娘今年上初一,孩子学习的事都是媳妇在管,他媳妇也是学速滑的,当运动员时,拿过全国名次。大马报名,他媳妇第一个点赞。 

  大马每天早上6点从家里出发,早上在家随便垫巴一口,中午在卡点吃盒饭。有一天赶上社区搬家,卡口上抽不出来人,就大马和赵主任,几把会议椅、广告牌、旗杆塞满了一车,过一路口时,旗杆把前风挡玻璃戳了一个大口子,跟脸上刮了一道疤一样难看,每天在路上跑,直往里透风。

  小付、大马以前在一个部门,都是学速滑的,哥俩这回组团报的名。

  小付的母亲前几年得了尿毒症,疫情没发生之前,一周领老太太去医院做三次透析。他有一个哥哥,小付下沉后,照顾母亲的活全推给了哥哥。母亲时日不多,小付觉得自己对不起母亲。“自古忠孝两难全”。

  “每个人在社会上也许是一根草,在家里却是一片天,这片天不能塌、不能漏。”照顾好自己,就是对家人最好的保护好。

  小付在单位消完毒,不回家,睡在单位。他想,自己整天在外边,接触这接触那,还是不回去安全。

  不回去的还有延成和宏伟。半夜三更,折腾老婆、孩子。心里不落忍。睡在单位还有一点好处,可以晚起来十分八分钟,年轻人觉大,多睡一会儿是一会儿。

  延成是学校科研所的“赤脚医生”,按摩、推拿、扎针是他的老本行,以前,社会上有很多慕名来的患者每天来找他,这次也跟着来“站大岗”。“站大岗”这个词,好多年都是指大马路边上,拿着瓦刀、锯子、锤子的打工者,三十五十的,干点零活。疫情袭来,有好多词给升华了。“站大岗”有了新的含义,是党员干部在小区守大门的意思。

  延成每天上床前,总要鼓捣会手机,有一些在家体育锻炼的短视频,发送到居委会群里,一来活动、活动身体,二来也是稳定思想,宅家里久了,没病也会憋出毛病来。

  宏伟是年前新提拔上来的干部,每天检查来往车辆,教岁数大的人扫码。先是市民通,后是小区通行码,后来又换成了龙江健康码。有时候,他还帮着业主去买燃气。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是保安。

  有一天,一位年近八旬的独居老人打电话求助,他不会网上订菜,想去超市两颗白菜、土豆、大葱,又担心自己拎不动。宏伟在家,也买菜、做饭。宏伟拎了菜从超市回来,送上楼,前后没用上30分钟,老人直夸他腿脚勤快。老人哪里知道,宏伟以前是竞走教练,他教过的学生,当年有十多个送到了国家青年队哩。

  跟宏伟般对般大的是王琦。2月15日,一对夫妇开车去油田总医院化疗,车在王琦的卡口抛了锚,男的左胳膊缠着绷带,王琦没多想,主动上前帮忙换好了轮胎。这对夫妇上车后,冲王琦摁了好几声喇叭。

  王琦是个热心人。有一次,一个七十多岁的老爷子拄了拐棍,嚷着要出去,连口罩都没戴,老爷子耳背,谁的话都不听,嘴里还骂骂咧咧。“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王琦在自己的车上取了个口罩,乐呵呵地帮老爷子戴上。伸手不打笑脸人。一道上,叨叨归叨叨,老爷子回去的时候,火气小了不少。

  这样的老头、老太太,喜子那边,一天能遇见三四个。有一天,有个老太太,说啥要出去买红糖,做药引子。上头有规定,小区买菜,两天出去一次,老太太头天出去的,属于不能出去的范畴,老人家,上了岁数,眼窝子浅,说说挤出来两滴眼泪,喜子最看不得人哭天抹泪,动了菩萨心肠,跑去买了二斤红糖给老人。老人脸上顿时有了笑模样,走得时候,连声“谢谢”都忘了说。喜子不是为人家一声“谢谢”,块八毛钱的事,喜子没放在以上。

  没人的时候,喜子也爱叨叨。他叨叨的是小区围墙上那三条条幅:“今天到处串门,明天肺炎上门”“口罩还是呼吸机,您老看着二选一。”“戴口罩总比带呼吸机好,躺家里总比躺ICU强。”

  话糙理不糙。喜子觉得:高手在民间,实在。

  喜子能干。平时在家里粘个鱼缸,养点花草,喜子是行家。乘新小区是老区,基础设施差,有的地方,围墙有了豁口,也不知道他在哪找来段铁丝,钳子是他车里的,扯起了临时铁丝网,铁丝不够,找几张破沙发垫、废桌椅先堵住再说。

  跟他一起拉网的还有弘扬。弘扬是80后,年轻。乘新一社区,是弘扬下沉的第一个社区。第一次跟社区大姐上门走访,送酒精,送《返乡居民隔离通知书》,敲门的时候,心里边难免紧张,一是担心有的居民不给开门,二是自己防护比较简单,口罩是下沉干部唯一能采取的防护措施,也怕感染。

  说是说,工作还得继续。许多老年人使不惯智能机,不会下载软件,不会扫码,弘扬脑瓜灵活,一个个教。

  弘扬是小分队唯一一个要二胎的男生,女儿出生两个月,他总共也没抱过几次,家里侍候月子的是他岳父、岳母。弘扬下了班,第一个想见的人,是他女儿。孩子还小,远远地看着,他已经很受用了,一天的疲乏瞬间消失。

  后来,弘扬调到了乘新三社区。“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有时候,弘扬对自己说,又像是对两个月大的女儿说。

  卫东的孩子年前在亚布力训练,摔坏了腿。“伤筋动骨一百天”。卫东早上出门,帮孩子把一天的饭菜做好。舍小家为大家。有时候,卫东觉得自己对不起儿子。卫东心里装得下事,有些事情,不愿意让满城的人都知道。

  卫东负责的乘新三区,2月13日,在他们来之前,26号楼就发现了一例确诊病例,被列为市里重点管控小区,单元封闭。卫东每天冒着风险,帮着送菜、送米面、送酒精,东西用绳子一点点往楼上吊。原来这个病离我们这么近!干完活,卫东带着小付回到卡点,盒饭凉得差不多了。卫东肠胃不好,饭菜凉一点,胃返酸。

  跟他一个毛病的还有干巴瘦的王琦。下沉小分队每天午餐,跟社区一样,吃盒饭。俩人每次扒拉点茄子、土豆,十个人当中,属他俩吃得快。

  2月19日14时,让胡路区开始封城,两天一出门的做法被取消,市里下了“严禁出门”的新命令。执行多少天不知道,形势越来越严峻。下沉小分队更加感觉到肩上沉甸甸的那份责任。

  那天,喜子在网上看到一张照片,传给小分队的队员们看。

  一个未满3岁的“小病号”病愈出院了,护士长按惯例送病人出门。刚打算挥手告别,小男孩向她突然鞠了一躬,护士长立马还礼!

下沉小分队的38天:5点起床,6点出发,7点到岗,21点下班,22点单位消毒,23点到家

  看着心酸,小小年纪就经历了生与死。

  小分队的人,四五十岁的汉子,全都泪奔。

  2月13日到3月21日,下沉38天。新村到乘风庄,单程33公里,5点起床,6点出发,7点到岗,21点下班,22点单位消毒,23点到家。成了下沉小分队每天共同的作息表。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让我们记住这个春天。

下沉小分队的38天:5点起床,6点出发,7点到岗,21点下班,22点单位消毒,23点到家

  下沉小分队全体成员安全返回

  责编:德娜 审核:代宝柱 监制:芊戈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颜辉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