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中小企业的破局之路【大庆读本·财经】

中小企业的破局之路【大庆读本·财经】
2020年04月28日 16:35 新浪网 作者 大庆晚报
中小企业的破局之路【大庆读本·财经】
中小企业的破局之路【大庆读本·财经】
中小企业的破局之路【大庆读本·财经】
中小企业的破局之路【大庆读本·财经】

  >

  中小企业的破局之路

中小企业的破局之路【大庆读本·财经】

  (大庆华拓金服数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抓疫情防控的同时紧抓复工复产。)

  一场猝不及防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无数中小企业带来了诸多影响:由于疫情管控,人员密集型的经营场所暂缓营业;居民禁足在家、大量减少了外出消费,企业经营收入下跌严重;企业无法正常运营,人工、房租等成本仍需继续支出,现金流岌岌可危……

  “活下去”,是现阶段大多数中小企业的关键词。

  作为疫情中承压最大的群体,需求下降、客户流失、融资难、招工难等一系列难题将中小企业牢牢地栓在了挣扎线上。

  如何快速解决企业面临的真实困难?

  “自救”可能是最有效的解困之道。

  因为国情和经济体制的不同,相对来讲,我国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和微观引导在这场世界性的疫情面前,凸显出绝对的优势。

  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很多政策,旨在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让中小企业能够继续为经济增长、居民就业、社会稳定等提供保障。截至4月15日,全国中小企业复工率已达84%。

  大庆也相继推出了一系列硬核政策,以缓解疫情防控期间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按照去年的统计数据,全市各类中小企业约有3.85万户,凡是具有生产经营活动,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生产经营遇到困难的一般纳税人企业,都在政策支持范围之内。

  市工信局还从近期出台的125个政策文件中梳理出163项企业可争取享受到的政策条款,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向企业全方位推送。同时,搭建政策答疑投诉平台,帮助企业解决政策争取中的困难和问题。截至4月13日,全市已经落实政策涉及资金共50.65亿元。

  其中减免房租3260万元,惠及中小企业3374户;享受税收支持政策6898.4万元;提供融资支持39.5亿元;减征医疗保险8600万元;已减免返还企业社会保险费7.43亿元。累计申领稳岗返还企业163户,发放资金3.66亿元,惠及职工5.38万人。

  在金融支持方面,大庆多部门联合开展“金专行动”,全市新增中小微企业贷款28.46亿元、涉及企业1633户;为受疫情影响还款困难的770户中小微企业,提供了11.04亿元的金融支持。

  截至4月13日,全市共有13778户中小微企业和1550户个体工商户享受到财政补贴、阶段性社保减免、增值税留抵退税等各类政策红利。

  政府会继续用好这些政策,使其效果最大化。不过,政策的落地会有一个过程,企业不要抱怨,而要主动将政策吃透,主动与相关部门沟通,把各方力量用足。

  “企业一定要看政策和文件,从被动等待、呼吁救济政策,到主动争取救助政策落地,由专人向政府及银行获取理解与支持,力争政府减负落地,银行利息缓还续贷。”大庆师范学院经管学院院长张平说,当然,国家政策只是助推剂,企业发展最根本还需要看自身。

  对政府来说,确实需要花费更大的力气,去帮扶中小企业渡过这次难关,因为中小企业、民营经济是国家和区域经济最具活力和创新力的部分,政府必须要全力地救。

  对企业自己来说,无论政府如何出钱、出人、出力,要想快速解决企业面临的难题,还需“自救”。

  中小企业老板们,必须深度思考两个阶段的问题,第一个阶段是如何“活下”来,“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保住生命力是重中之重;第二个阶段是如何突围破局,如何跨越原有的经营水平,增强企业自身的免疫力、抗冲击力,如何与未来不确定性的竞争和用户平衡相处。

  应对危机的能力,从来都不是临阵修炼。天晴的时候修屋顶,下雨的时候才不会漏。

  大庆有些中小企业有一定的积累,面对第一阶段的困难,还能保住有生力量。但疫情过去绝不会是一马平川,因为马上就将面临第二个问题,面对后疫情时代的生存挑战。

  我们很痛心地看到,有些企业只能坐困愁城、坐等机会,我们也欣喜地看到,有些企业在深挖需求,大胆创新,在向精细化管理要效益,用创新和变革,抢占行业价值链制高点,在为企业止血的同时,为企业拓展出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先止血,再谋发展。中小企业的破局之路,一定是这个节奏。红利下沉,传统中小企业失去了势能,如何通过新旧动能转换,找到企业发展的新动力新引擎?

  唯一确定的是,绝对没有捷径可走,而且老板的思维和心态非常关键,不是所有新的概念新的模式都一定适合你的企业。

  有效创新,有效投资,才是中小企业最终破局之路。

  大庆日报记者 王骁

中小企业的破局之路【大庆读本·财经】

  随着大庆有序快速地推进复工复产,不少企业面临的困难由“复工复产难”变成了“找订单难”“融资难”。如何帮助中小企业实现库中有原料、厂中有工人、手中有订单、产品有销路,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共识 :千方百计先让中小企业活下去

中小企业的破局之路【大庆读本·财经】

  (疫情期间,“金开元”始终坚持生产和销售。)

  即使龙江地区遭遇疫情“倒春寒”,但我们有理由相信春天已经到来。

  但对中小企业来说,如果说疫情是考试,后疫情时期才是企业的终极大考,才是中小企业的“生死结”。

  中小企业特别是一些小微企业,由于自身规模小、实力弱、抗风险能力低,受疫情影响较大。为了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很多政策,让中小企业能够继续为经济增长、居民就业、社会稳定等提供保障。截至4月15日,全国中小企业复工率已达84%。

  随着大庆有序快速地推进复工复产,不少企业面临的困难由“复工复产难”变成了“找订单难”“融资难”。如何推动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在疫情下半场做到库中有原料、厂中有工人、手中有订单、产品有销路,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政府拿出“真金白银”真帮实干,企业应该主动争取政策落地

  这个春天,对于百世环保董事长李继凤来说,可谓有喜有忧。喜的是,油田市场在时隔7年之后再次敞开大门,民营企业不会再受到层层限制,百世环保终于可以放开手脚大展宏图;忧的是,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李继凤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寒意”。

  订单合同难找,现场施工遇阻,如果不是有去年的几个项目维持,公司的经营可能真的难以为继。

  “公司60多名员工,仅人力成本每个月就要支出几十万元。很多人都跟了我十几年,虽然是非常时期,但真的很难对员工提出裁员或降薪。”李继凤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当记者告诉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帮扶企业渡过难关时,李继凤却表示,只是听说有这方面政策,但具体并不了解。

  恒通电子董事长马志恒也是如此,公司与两个油田的账款迟迟没有到账,公司现金流已经“捉襟见肘”,但对于省市两级政府推出的一系列帮扶政策,他却没有关注。直到朋友告诉他,他才发现,仅从省科技厅,公司就可以获取两年,大概三十几万元“创新券”兑付的补助。

  这两个事例体现出的恰恰是很多中小企业的通病或短板,即不了解政策,不研究政策,不善于主动争取救助政策落地。

  疫情发生以来,大庆相继推出系列硬核政策,以缓解疫情防控期间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

  2月14日,大庆市政府通过对全市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进行调研,针对企业遇到的困难,在落实省政府出台的十四条政策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又提出六项创新举措,制定出台了20条《实施意见》,拿出“真金白银”,与企业共克时艰。

  按照去年的统计数据,全市各类中小企业有3.85万户左右,凡是具有生产经营活动,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生产经营遇到困难的一般纳税人企业,都在政策支持范围之内。

  2月15日,作为大庆经济转型前沿阵地的大庆高新区,出台了《关于大庆高新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通过加大保障企业复工复产工作力度、降低企业成本、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和优化政府服务等四方面,共22条措施,强化企业复工防控措施,分类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

  3月13日,大庆市召开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中小企业)工作领导小组2020年第一次会议,着重强调要从经营成本、信贷融资、劳务用工、政策落地四个方面入手,主动服务,精准施策,减轻中小企业经营成本之“重”、缓解中小企业信贷融资之“困”、填补中小企业劳务用工之“缺”、解决中小企业政策落地之“难”,助力中小企业纾难解困。

  市工信局则从近期出台的125个政策文件中梳理出163项企业可争取享受到的政策条款,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向企业全方位推送。同时,搭建政策答疑投诉平台,帮助企业解决政策争取中的困难和问题。

  数据分析中小企业面临的难点,救助政策还需落得更实更准

  前几天,复工不久的众必赢生物科技因资金链断裂,终止了在牡丹江穆棱的建设项目,公司经营也陷入停滞,企划总监老魏刚刚返岗没多久就遭遇了暂时性失业的烦恼。

  市场遇冷、需求改变、订单量下降、现金流压力、供应链不畅、产业链出现断点或堵点……已经成为疫情下半场中小微企业面临的共性问题。

  很多中小企业是规模以上企业的供应商、销售商等,同处一个链条之上,当绝大多数规模以上企业已经复工,为之提供相关配套服务的中小企业无疑也要复工。

  如果规上企业都遭遇困境,中小微企业的境况只会更难。

  市统计局《关于当前大庆规上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的问卷调查分析》中显示,超8成(404家规上企业参与调查,占比89.4%,涵盖31个工业行业大类)的企业订单量受到疫情影响。

  大部分企业预计一季度订单量下降较多。预计订单量减少50%及以上的企业占24.5%,订单量减少30%-50%的企业占16.5%,订单量减少10%-30%的企业占30.7%,订单量减少10%以内的企业占14.8%,订单量基本持平的企业占11.5%,仅有2%的企业表示订单量保持增长。

  华兴化工的生产经理姜岳岩告诉记者,公司订单减少了近一半,幸好还有上一年度的订单保底。保守估计,今年的产值将减少30%。

  百世环保也是多亏有去年的订单,但设备送到了海拉尔,技术服务人员却因疫情的“倒春寒”遇阻,想抵达现场顺利施工困难重重。

  从市统计局的调查情况看,当前企业员工复工率低、防护物资短缺、原材料采购受阻、经营成本上升是规上企业面临的最主要困难。

  有52.7%的企业认为员工复工率较低,是企业复工复产面临的最大困难。

  有49.1%的企业认为防护物资(主要是口罩)较为紧张,防疫风险较大。但随着我市十几家口罩生产企业的顺利生产,这方面应该会有所缓解。

  有35%的企业认为受疫情影响,企业原材料采购供应受阻,加大企业复产复工的难度。本来,全国疫情缓解之后,供应链已经逐渐打通,但境外输入的增加和黑龙江地区的疫情“倒春寒”再次让供应链出现堵点。

  有29.8%的企业认为,受疫情影响,企业生产成本增加。虽然企业停工停产收入减少,但仍需支付工资、缴纳社保等费用,人工、物流、原材料上涨,导致经营成本上升。

  另外有22.8%的企业认为,新接订单不足、产品需求下降导致资金困难。有20.6%的企业认为,受疫情影响,订单交付期变长,货款回笼周期变长,导致资金流动性不足。有17.5%的企业认为租金税费压力大,生产经营困难。

  调查结果显示,55.4%的规上企业希望政府能够保障防疫物资的供应和协调力度,同时对企业进行专业指导帮扶,以降低生产风险,确保企业生产经营和疫情防控两不误;48.5%的企业希望减免或延迟缴纳部分税费。疫情期间,多数企业停工或是收入下降,但仍需支付租金、工资、缴纳社保税费以及偿还贷款等,给企业带来很大的资金压力,希望减免或延迟缴纳税费社保费,租金贷款能减免或延迟偿还,减轻企业恢复生产资金压力;35.6%的企业希望帮助疏通原材料采购、产品销售等市场渠道,尽快恢复生产提高产能,渡过难关;另外有23.6%的企业希望出台更多惠及企业的贷款优惠政策,增加信贷等资金支持;20.2%的企业希望提供援企稳岗补贴;15.8%的企业希望租金贷款等减免或延迟偿还,降低企业生产运营成本和财务成本,缓解企业资金周转压力,保障资金链的正常运转。

  大庆师范学院经管学院院长张平认为,规上企业面临的困难,在中小微企业身上会更为凸显。因为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受疫情影响程度更深,面临的困难也更多。所以,希望政府在救助政策的落实上能更精准有效,让更多陷入困境的中小企业活下去。

中小企业的破局之路【大庆读本·财经】

  (“多维时空”正在建设数据信息中心。)

  政企合力共克时艰,需要深度融通,打造平台和生态

  疫情发生以来,大庆积极落实扶企政策措施,截至4月13日,落实政策涉及资金共50.65亿元。

  其中减免房租3260万元,惠及中小企业3374户;享受税收支持政策6898.4万元;提供融资支持39.5亿元;减征医疗保险8600万元;已减免返还企业社会保险费7.43亿元。累计申领稳岗返还企业163户,发放资金3.66亿元,惠及职工5.38万人。

  在金融支持方面,大庆多部门联合开展“金专行动”,全市新增中小微企业贷款28.46亿元、涉及企业1633户;为受疫情影响还款困难的770户中小微企业,提供了11.04亿元的金融支持。

  同时,利用大庆产业金融服务平台,组织银行、担保、商业保理等22家金融机构入驻,上线金融产品109个,注册企业625家。3月份以来,共开展42场线上银企对接会,对接成功率达85%。

  通过系列举措,大庆全市信贷投放逆势上扬,全市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640亿元,比年初增加14亿元、增长2.2%,高于全省平均增速3个百分点;全市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5%,中小微企业利率为5.84%,受疫情影响的中小微企业的利率为4.62%,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截至4月13日,全市共有13778户中小微企业和1550户个体工商户享受到财政补贴、阶段性社保减免、增值税留抵退税等各类政策红利。

  “企业一定要看政策和文件,从被动等待、呼吁救济政策,到主动争取救助政策落地,由专人向政府及银行获取理解与支持,力争政府减负落地,银行利息缓还续贷。”张平说。

  当然,国家政策只是助推剂,企业发展最根本还需要看自身。

  数字时代,企业的强弱不仅取决于资产和规模等因素,还与生态企业、圈层组织和合伙人的互联程度密切相关。以人力资本为核心的平台化管理模式,才是数字时代的选择。

  平台化企业能不断加深内部资源整合,扩展产业链间的资源共享,构建平台生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形成企业间广泛的互联互通;加速数据流通、人员流通,随时纠正资源错配,降低企业集体风险,释放巨大的生态活力。

  “但不可能都去做平台,那是极大的资源浪费。所以,企业要根据自身资源和核心能力,来选择是做平台化转型,还是加入一个有发展前景的平台。”张平说。

  政府在这方面也应该积极引领,支持地方国企和有能力的企业搭建平台,构建生态。

  “高新区由国企国资来主导搭建的产业金融服务平台是非常好的创举,希望有更多类似的平台涌现。而且其他地区好的做法,我们也可以借鉴。”张平说。

  前不久,沈阳市为应对疫情影响,推出了“沈阳市工业生产要素供需服务平台”,为传统工业企业市场开拓赋能,帮助企业提前“预建”商机,做好开工复工项目储备,解决产业链配套协作中遇到的困难,应用工业互联网实现产业链信息、技术、产能、订单共享,促进跨地域、跨行业资源的精准配置与高效对接。

中小企业的破局之路【大庆读本·财经】

  (“百世环保”虽然订单减少,但公司仍维持正常运转。)

  深挖需求,创新求变,为中小企业创造更多转型发展机会

  疫情下半场,中小企业活下来是最重要的。但后疫情时代,中小企业的存续和发展则要顺应时势,否则很难逃过这一轮洗牌。

  后疫情时代,一方面考验企业的短期应急能力,另一方面却为企业长远发展和转型提供了重要契机。

  “疫情催化了经济社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需求,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也应该落在这个需求上。如何深挖需求,创新求变,是中小企业自救的重要路径,也是地方政府引导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选择。”张平说。

  张平认为,当前,全国热点集中于新基建,大庆能对应上的目前就有5G基础设施、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表面上看,本地中小企业的核心能力可能会遭遇门槛,但新基建的产业链很长,只要深挖需求,细化产业链划分,就能找到本地中小企业的商机。

  此外,信息产业的升级,必然推动新经济的发展。作为大庆十大“雁阵式”产业板块之一,新经济在大庆通过几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一定基础,但需要从政府引导到企业创新的进一步升级。

  “疫情期间,商贸流通业受到很大冲击,但恰恰给予新零售业态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契机。大庆有一些创新型小公司抓住时机,大胆尝试和创新,为本地抗击疫情保障民生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大庆市经济学会会长、营销专家范海波说,后疫情时代,新经济将会迎来更大的爆发式增长,中小企业转型发展的机会就在其中。

  新旧动能转换,被越来越多的城市上升为城市战略。

  广州、深圳、青岛、天津、南宁等地相继开展了场景征集,将场景作为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破局发展的关键。

  “每一个城市,都可以是一个新经济的超级应用场景。我们也应该把城市空间打造为合适的应用场景,让新经济大大小小的“演员们”(中小企业),可以投入表演。”范海波说。

  张平则认为,新经济业态是一个对旧格局不断打破,让新规则不断迸发的过程。

  市场主体是中小企业,政府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应该是引导、服务和监管。新经济的不断涌现,不但涉及到更复杂的利益分配,更带来了管理责任划分问题,还会对政府的监管带来挑战。

  “成都在去年年初专门成立了新经济委,我们也不妨参考一下。”张平说。

  大庆日报记者 王骁

  本版照片由采访单位提供

中小企业的破局之路【大庆读本·财经】

  虽然从中央到地方迅速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但疫情下半场的产业恢复仍有很长的路要走。有些企业采取策略缓解了自身的压力,有些企业大胆创新,化危为机,硬是闯出了一条生路……

   启示 :中小企业自救有N种方案组合

中小企业的破局之路【大庆读本·财经】

  (佳昌晶能在有序地进行生产。本照片由采访单位提供)

  “活下去”,是现阶段大多数中小企业的关键词。

  作为疫情中承压最大的群体,需求下降、客户流失、融资难、招工难等一系列自身经营的困境,将中小企业牢牢栓在了挣扎线上。虽然从中央到地方都有迅速出台的扶持政策,但疫情下半场的产业恢复仍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如何快速解决企业面临的困难?“自救”可能是最有效的解困之道。先止血,再谋发展。大庆3.8万(去年数据)中小企业面对疫情的应对策略千差万别,但殊途同归,最根本的目的都是先活下去!

  这其中,有些企业采取的策略并不一定具备普适性,却至少可以缓解或解决自身的压力,甚至有的企业大胆创新,化危为机,闯出了一条生路,开出了一片新天地。

  临危不乱,重视危机应对,主动疏通产业链和供应链堵点

  华兴化工在3月初就已经复工了,当时国内疫情刚刚缓解,但很多地方交通管制还比较严,一些上下游企业还没有复工,对华兴化工的原材料采购和产品销售造成了很大影响。

  “我们的供应商和主要市场都在东南沿海省份,疫情对我们最大的影响就是供应链不畅。”华兴化工生产经理姜岳岩说。

  但华兴化工并未坐困愁城,而是积极联系多方供应商,因为平时就有相关资源储备,这个时候,作用就凸显出来了。一种原材料,这几个供应商没复工,或者因交通管制物流遇阻无法供应,那就用储备的已经复工的供应商来替代。

  “尽管原材料涨价、物流成本增加,而且订单量减少了30%,但至少可以保证企业正常运转,相信只要坚持住,挺过疫情,我们就能活得更好。”姜岳岩告诉记者,至于防疫物资,在疫情初期企业就做好了储备,现在定期补充,能够很好地保障生产运行。

  在员工复工率和防疫物资等难题都得到缓解的情况下,很多企业都面临着供应链和产业链的堵点。

  按照往年供应商的节后复工时间,大庆佳昌晶能储备7-10天的原辅材料即可。由于受疫情影响,企业大部分上游供应商未能如期开工,很多原辅材料告急,不能及时到位,甚至出现零库存的情况。

  经与供应商沟通,个别供应商春节前有一些库存,但是由于很多省际、城际交通中断,导致物流运输公司无法正常运转,即使复工或有库存,供应商也无法正常供货。

  董事会秘书孙士臻告诉记者,“我们动用了一切资源,联系了多家物流渠道,想尽一切办法,雇佣专车保障原材料供应,并承担了由此增加的物流成本。同时,我们调整单批次采购发货数量,适度增加安全库存,以确保生产正常运行。”

  佳昌晶能给台湾客户发货主要是从北京机场港口报关出货。3月份的时候,受疫情影响,北京到台湾的多架次航班临时取消,直接导致产品不能按照客户要求的时间供货,对佳昌晶能的产品出货造成严重影响。但佳昌晶能及时调整了发货时间及发货量,保证了及时供货。

  同益润滑油是在2月17日复工的。因为有去年的一批订单要完成,公司生产任务很重,员工复工率却一时提不上来。总经理金灵珍却并未顾此失彼,反而在强化防控的同时,做好员工心理和情绪的疏导,承诺员工不降薪不裁员,风雨携手,共渡难关。

  同时,金灵珍还向众多合作伙伴和经销商承诺,保障合作伙伴的利益,甚至拿出一部分资金,为遇到困难的经销商提供帮助。

  “如果我抛弃了他们,就等于放弃了自己。”金灵珍说,经过多年的合作,公司、员工和合作伙伴,已经结成牢固的命运共同体,面对危机,只有共进退,才能走得更远。

  “疫情让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供应链管理的战略意义。虽然市场上的确存在可替代的供应商,但是企业通常需要很长的流程来识别、认证和扩充供应商,从而使得企业很可能无法充分利用自身现有的生产能力。”中国五方研究院院长、燕园师友会会长于海发说,那些具有建设全面供应链能力,并逐步进行供应链战略转型的企业,将在未来拥有独特的竞争优势。

  回归企业管理,重视成本控制,向精细化管理要效益

  多维时空的3D打印业务虽然也受到了疫情影响,但并未让公司决策层放缓发展的脚步。因为他们认为危机和困难只是短期的,他们更看重3D打印技术和文化创意融合更广阔的市场。

  目前,多维时空已经接到了多份订单,正在进行前期的设计和建模。同时,一个600平方米的数据信息中心正在建设,将在一周内完成并投入使用。

  多维时空董事长尤君,本身也是大庆地区的知名策划人。谈到如何应对危机,他告诉记者,企业必须回归管理,提升生产能力的转化率,比如技术升级、改造工艺、优化流程、控制成本、强化员工工作效率等等,一定要学会向精细化管理要效益。

  “少花了就是多赚了,少赔了也是如此。”尤君说。

  华兴化工面对疫情带来的影响,也强化了公司管理,同时大力推进生产线工艺流程优化,提升成本控制能力和生产效率。

  姜岳岩告诉记者,企业要以最坏的打算来捂紧“钱袋子”,开源节流,尽可能减少花费支出,加强前期企业垫资的回款,催收欠款,想尽一切办法减少现金损耗,从开支的最大部分入手,连打印纸和卫生纸这种小细节也不要放过。

  “公司产值保守估计会下降30%,必须强化精细化管理,其实不仅仅是为了应对疫情,这应该成为企业经营的常态。”姜岳岩说。

  佳昌晶能在复工初期员工返岗率仅有82%,生产一线人力缺口达80人,产能恢复受到一定影响,二月份订单完成度还不到30%。

  孙士臻告诉记者,企业复工以来,产能虽然受到了一定影响,但公司管理层制定了缜密的《复工防疫方案》并严格执行,同时及时疏导员工的情绪,复工以来,企业生产及员工生活都在有序进行。

  佳昌晶能一方面积极寻求高新区帮助,开展线上招聘,一方面通过调整生产班次、支付加班费延长工作时间等方式提高产量。目前,产能已经逐步恢复上来。

  同时,佳昌晶能还迅速建立了几条口罩生产线,在保障企业防控物资供应的同时,也为本地企业供应平价口罩。

  董事长王文昌告诉记者,他现在基本不插手公司具体事务的管理,是因为他对公司管理团队有高度的信任和充足的信心。

  “这些年来,管理团队已经成熟了。很多管理制度的制定、优化和执行,都很到位。疫情下,他们只要处变不惊,继续把管理做实做到位就可以了。”王文昌说,应对危机,强化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如果没有一定的管理基础,很可能适得其反。

  “所以一定不能急,也不能把别的企业甚至商业大佬的管理理论盲目套用。一定要根据企业实际,制定适合自身的,可落地执行的精细化管理方案。”王文昌说。

中小企业的破局之路【大庆读本·财经】

  (华宏钢构打通产业链和供应链堵点,保障了公司产能的恢复。本照片由采访单位提供)

  重视留存,强化现金流管理,提升企业财务战略管理能力

  充足的现金流储备,是应对危机的第一法则。

  在去年的资本寒冬中,“现金流”已经成为企业生存的关键词。在此次的疫情危机中,现金流更是决定企业生死最重要的因素。

  百世环保董事长李继凤现在充分认识到了那句老话:家有余粮,心里不慌。

  “订单减少,企业收入锐减。生产却不能停,员工也不能放弃。每天开门,就要面临一笔一笔的支出,但压力再大,也得咬牙挺住。因为合作伙伴在看着你,全公司60多名员工在看着你。”李继凤说,以前企业现金充裕,贷款压力也不大,但冬季停工加上疫情影响,现金流的压力开始显现。

  “必须尽量削减不必要的支出,重视现金留存。”李继凤说,节流的同时也要开源,下一步就是争取政府相关政策的补贴和金融支持。

  金开元养殖公司总经理田玉兰虽然没有现金流的压力,但她也意识到现金流管理的重要性。

  “商超有账期,我们对供应商也有账期,二者就相互冲抵了。企业一定要有充分的危机意识,加强现金流管理,提升财务战略管理能力是每个企业老板都应该重视的事情。”田玉兰说。

  因为是保民生企业,疫情期间,金开元始终在坚持生产和销售。但因区域交通管制,供应链受到影响,必须到管制宽松的地区寻找新的供应商,这就需要有充足的现金流。

  “非常时期,对接新供应商,肯定会遇到一些‘苛刻’的条件,比如现款结算,比如材料提价。你不接受也得接受,没有现金流保障,一切无从谈起。”田玉兰对此颇有感触。

  后疫情时期,一方面销售困难,原料进不来,产品出不去,收入锐减甚至归零;另一方面资金周转不畅、债务到期或还贷压力绷紧,工资、社保、房租物业、水电等刚性支出很难减少,再加上春节之后,刚发完年终奖,结完供应商账款,还要为一季度大干一番备人备工备料,本来就是现金荒的时候,若现金储备低于生存线,恐怕难以实现自保自救。

  据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对全国多地、1435家中小企业受疫情影响情况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35.96%的企业现金流只能维持1个月,31.92%的企业可以维持2个月,17.03%的企业可以维持3个月,能维持6个月及以上现金流的企业只有9.27%,可见其情况的严重性。

  王文昌对于现金流管理的体会更深,在佳昌晶能艰难的时期,他甚至不惜借高利贷,也要让企业先活下去。所以面对疫情的发生,他第一反应就是管控好现金流。

  佳昌晶能的现金流也很紧张。由于大部分下游客户未能按期复工,到期货款未能按期收回,导致企业现金流受到严重影响。

  而且,疫情延续时间不确定,佳昌晶能必须多储备原材料,资金压力成倍增加。

  “不过,管理团队早已做好预案,问题还能够化解。”王文昌说,这次疫情为很多中小企业老板上了一课,现金流管理、财务战略管理决定着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必须高度重视起来。

中小企业的破局之路【大庆读本·财经】(九佰街社区团工作人员正在对订单进行分拣。大庆日报记者 王玲玲 摄)

  数字化转型,拥抱新业态、新经济,借力平台甚至搭建平台

  这场疫情催化了传统中小企业转型的节奏。不转型,就等死,转型可能还有一线生机。

  但是怎么转?学了那么多新概念、新理论、新模式,却找不到适合自己的路,这是很多传统企业老板的迷惑。

  “疫情期间,商业格局完全改变了。用户很少出门,从卖场角度,大型商场无用户,所有的促销手段都无用。社区便利店相对火爆,但是价格高;从供货角度,供货商货物积压,过期严重,流通停滞;从用户角度,消费从卖场转到线上和社区便利店,社区便利店加价率高,用户支付更多成本。”大庆玖佰街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鞠占武说。

  “站在我们互联网科技公司的角度,深挖需求,为供需两端创造价值,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鞠占武说,深挖需求,乃至创造需求,是当前中小企业转型的方向,继续守着原来的“锅”争食,只会越来越没饭吃。

  鞠占武认为,中小微企业生存压力本来就大,抗危机能力弱。在疫情冲击下,想活下来,必须变革和创新,或者做商业模式创新,或者做价值链提升,或者做供应链重构,或者做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或者做新业态的转型和融合。总之,新经济是多数传统中小企业的转型方向,而数字化,则是中小企业转型的必由路径。

  玖佰街是几个年轻人共同创办的网络科技公司。他们看到了传统零售领域的真实需求后,决定做社区团购电商,力求在厂家和供货商与终端用户之间,搭建起一个距离最短的通道,让供需两端都能受益。

  用了半年时间,玖佰街就整合了大庆地区300家社区便利店,带领他们从传统社区门店向“社交电商+团购+生活服务平台”转型,救活了很多濒临倒闭的便利店。

  疫情发生后,玖佰街的优势进一步凸显。一些没有新零售思维和理论指导的社区门店,在做线上和线下融合的过程中,暴露出很多问题。而玖佰街平台上的便利店却能最高效地把高质量的生活必需品送到市民手中。

  在全市推进复工进程之后,玖佰街又与仙妻洗衣及餐饮连锁店建立战略合作,实现了用户资源和市场信息共享。

  无独有偶,疫情期间,果蔬门店连锁企业VC鲜果、榴芒先生与新零售服务商大庆淘也建立了战略合作,共同打造“线上鲜”社区小店,在大庆开始推广他们的新零售平台。

  疫情催生了新零售业态在大庆的生根发芽,传统实体店运营起新零售模式来还比较生疏,但这些创新型公司却如鱼得水。

  除了玖佰街和“线上鲜”,还有菜好多、菜到家、亿亩农夫等公司,在很短时间内,就把新零售的触角延伸到了市区全域。

  “新零售只是新经济的一种业态和模式,新经济领域还有很多需求有待发掘,有很多机会等待传统企业去发现。”尤君告诉记者,未来的传统中小企业,一定要拥抱新业态新经济,尽快做好数字化转型,否则只能等着被时代的浪潮淘洗出局。

  “不是谁都可以做平台,也不一定都要做平台,借力平台,也一样可以转型发展。最终目的都是借助外部资源,补充企业短板。”尤君说,多维时空的数据信息中心也将是一个平台,以补齐多维时空在大数据和文化创意方面的短板。

  大庆日报记者 王骁

中小企业的破局之路【大庆读本·财经】

  此次疫情让中小企业受到了很大冲击,尤其是一些实力薄弱的企业,更是面临资金流缺乏、生产运营被迫停止、产业链中断以及员工无法复工等经营困境,如何“自救”和“自立”,考验着企业决策者的智慧

   前路 :中小企业转型核心永远是创新

中小企业的破局之路【大庆读本·财经】

  (复工后,美食乐工作人员仍然坚持每天测温、消毒。本照片由采访单位提供)

  “通知1:假期延迟到2月2号。

  通知2:假期延迟到2月10号。

  通知3:假期延迟到2月17号。

  通知4:公司没有了,不用回来了”。

  这是最近网络上很流行的一个段子,段子来源于生活,生活有时也像极了段子。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生活被按下了暂停键,经过长达3个多月的抗疫之战,我国的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生活在慢慢恢复,全面复工已成为当前的主要目标。

  在这次疫情中,中小微企业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尤其是一些实力薄弱的中小微企业,更面临着资金流缺乏、生产运营被迫停止、产业链中断以及员工无法复工等多重经营困境。

  后疫情时代,中小微企业该如何渡难关、谋发展、布局未来?

  中小企业要学会“危”中寻“机”

  乐观地说,我们已经进入了复工复产有序推进的后疫情时代,只是阴霾仍未散去。

  这阵子,大庆市百年互联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诸奎每天满脑子想的就是“如何为新产品开拓新市场”。

  王诸奎告诉记者,他们公司是用友软件、致远协同软件及智慧党建系统大庆区域的总代理。此次疫情,对大部分行业都有很深的影响,但也推动了企业信息化的进程,如远程办公系统、云商城、电子发票、云税务、云采购等。“我现在每天想的就是如何为更多的企事业单位提供服务,帮助他们复工复产,减少损失”。王诸奎说。

  2月16日复工后,华拓金服数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大庆基地行政负责人高菘几乎就“长”在了公司,每天除了布置防疫工作外,就想着如何把疫情期间的损失“抢回来”。

  大庆市大云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寇明喜不仅看到了疫情下的商机,还紧紧地把握住了它。寇明喜说,在疫情的影响下,许多企事业单位都采用了远程办公的方式,然而由于受互联网IPv4地址耗尽的影响,每个人都处于层层局域网中无法直接联通,不仅限制了对办公设备的使用,还限制了对办公资源、数据、文件的访问,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安全风险,容易造成资产损失。“针对这类情况,我们研发了一款便携式网络安全防护盒,用户可通过盒子与企事业单位网络及其他同事形成一个直接互联互通的虚拟专有网络,不仅屏蔽了外在的安全风险,防范了数据和资产外泄,还能够便利地访问内部资源和设备,目前正在申请相关设备的专利、著作权和公安部销售许可。别看盒子只有火柴盒大小,功能却很强大,已经有不少企业跟我们达成了采购意向。”寇明喜说。

  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就会迎来“机”。尽管新冠肺炎疫情对市场造成了巨大影响,但潜移默化中,消费者的行为习惯也发生了改变,再加上之前被疫情压抑的消费逐步释放,可以说,后疫情时代,广大企业面临着重大发展机遇,谁能在这场变革中抓住机遇,谁就能在竞争中抢占“蓝海”。

  “这次疫情过后,互联网教育、AR与VR技术、视频会议、互联网办公、互联网医药等大批行业和与之相关的产业链都将迎来前所未有的高潮期。中小微企业,尤其是实体企业和其他从事非以上新型产业的互联网公司、投资理财公司、医药医美行业、传统广告行业等应抓住‘二代互联网转型’的契机实现逆袭。”八一农大经管学院教授、战略管理专家韩光鹤表示。

  中小企业要准备打赢“自救”和“自立”两场硬仗

  疫情下,中小微企业的业务量和业务收入不断减少甚至停止,但人员、租金与利息等开支还在继续,而最大的风险就是现金流断裂。

  “信心很重要,中小企业要准备好打赢‘自救’和‘自立’两场战役。”大庆导引营销创始人赵景风表示。

  如何自救?赵景风给出的答案是以空间换时间,通过“五个立即做”实现快速自救。

  第一、对政府出台的各项扶持政策,要立即认真读,认真研究。为扶持中小企业渡过难关,从国家到省再到市、区,各级政府部门都出台了扶持政策,这些政策对企业有很大帮助。当前,很多中小企业老板,对政府出台的很多政策漠不关心,或者认为跟自己关系不大,其实这是错误的。当下,需要被补助和扶持的企业众多,如果企业自己不研究政策,不积极主动了解咨询,那就浪费了很好的政策资源。

  第二、找银行等金融机构,在争取不抽贷、不断贷的同时,获得更大的资金支持。

  第三、企业要开源节流、增资增效。当前,控制成本和费用可以有效减少亏损。企业可以梳理一下成本结构,把占比高的项目罗列出来,能减掉的费用尽量减掉。

  第四、研究市场。企业应该及时了解和关怀每一位客户,感知、汇总、研究细微的变化,以尽早决策。不要等一切成为定局的时候,才想去改变。

  第五、对现有业务模式进行升级,寻找新的创新点。

  企业又该如何自立呢?赵景风表示,企业要从“三个重构”实现自立。

  第一、重构品牌力和产品力。疫情发生后,有网友幽默地说:这次春节,本来以为猪肉应该是头牌,结果被口罩抢了风头,而在这诸多口罩里,最抢风头的要属“3M”了,“3M”口罩到了“一罩难求”的地步,看见“3M”,就好像看见了救命稻草,这就是品牌的价值。

  第二、重构管理的逻辑。疫情把每个人都困在了家里,面对不能上班、不能开工的问题,传统企业的老板焦虑而痛苦,毕竟没有形成分散远程办公的习惯和机制。在此情形下,老板们应该反思一下未来的人才模式。当下,90后00后将逐渐成为公司人才的主力,联盟制、合伙制等全新的合作方式,会逐渐替换传统合作模式,并逐渐成为主流。

  第三、重构财务安全体系。中小微企业要有意识地建立安全财务系统,资金是企业的枪支弹药,是企业的免疫力。企业主们要清楚自有资金的健康程度和投资红线,防范风险,稳步经营。

中小企业的破局之路【大庆读本·财经】

  (“炯浩科技”的工作人员正在对系统内车辆运行情况进行监测。大庆日报记者 王玲玲 摄)

  在“后疫情时代”的风口下寻找经济转型升级新思路

  今年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三大攻坚战收官的关键之年,尽管国内疫情防控形势向好,但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让防控陷入“持久战”,更使得全面释放经济发展潜力的形势吃紧。在疫情防控不放松的新常态下,经济转型升级新思路成了“破局”的关键。

  疫情下,传统行业被“倒逼”进行转型升级。快递业“无接触配送”、餐饮业“公筷公勺”等,都是传统行业积极应对疫情冲击的成功典范,使生产经营快速恢复到疫情前水平。疫情期间迎来高光时刻的线上经济,也吸引了许多传统行业的关注。这些传统行业纷纷推出“线上+”的服务试水互联网,如线上带货卖货、线上医疗问诊等,实现了需求和供给端双向发力。

  那么,企业具体转型方向有哪些呢?东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赵俊平表示,根据发展趋势,疫情过后,企业转型方向主要有10个,那就是“线上购物”对“线下购物”的加速替代、“体验式场景”对“传统实体店”的加速替代、“线上获客”方式对“传统获客”方式的加速替代、“线上教育”对“传统教育”的加速替代、“线上办公”对“传统办公”的加速替代、“免费”对“收费”的加速替代、“新型医疗”对“传统医疗”的加速替代、“智慧城市”对“传统城市”的加速替代、“现代化治理”对“传统治理”的加速替代以及“新生活方式”对“旧生活方式”的加速替代。

  赵俊平认为,这加速到来的10大变化,就是中小企业转型的方向。在“后疫情时代”的风口上,经济发展也走到了选择的岔路口,是抱残守缺还是除旧布新,就看这关键一步。疫情是“危”更是“机”,充分利用好这段时间,积极寻找经济转型升级新思路,才是谋发展的“点睛之笔”。

  大庆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孙伟仁表示,受疫情影响,市场需求有了新的空白亟待填补,促进了一些新晋产业的蓬勃发展,大数据、医养健康、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等迅速“上位”,甚至可能成为未来驱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紧紧把握住疫情后产业调整的机遇,为新兴产业落地提供政策红利和资金支持,抢占市场先机壮大发展,才能打造经济发展新的“源泉”。

中小企业的破局之路【大庆读本·财经】

  (“华兴化工”车间生产有序进行。本照片由采访单位提供)

  未来将比拼“留量思维”,中小企业要靠服务取胜

  “宅在家里的第N天,憋出一身厨艺,继成功炸油条后,又学会了做凉皮、蒸馒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居家战“疫”还能与家人聚在一起切磋厨艺,成为疫情下的“小确幸”,但这却成了餐饮业的“大不幸”。

  “对很多餐饮企业来讲,这次疫情就是生死考验。我的店是1月26日停业的,3月17日才恢复线上外卖,3月26日恢复的堂食。本以为这样下去,慢慢就好了,可是哈尔滨疫情严重后,我的店的经营情况又开始走下坡路。”西华酒楼董事长刘俊才说。

  4月中旬,我市餐饮企业逐步开放,街头的“烟火气”也逐渐回归。但刘俊才预计的餐饮业“报复性”消费却始终没有到来。

  刘俊才的烦恼,只是疫情冲击下,中小企业生存难的一个缩影。调查显示,餐饮、住宿、零售、电影、旅游、交通、线下教育还有制造业等中小企业都受到了较大冲击。

  疫情之下,企业也开始积极行动,在设法止损自救的同时,探索新的经营模式和企业转型方式。

  为保障现金流,一些餐饮企业开始转向销售食材、半成品,通过与电商平台积极合作,增加了外卖和菜站服务。

  面对线下客流冷清的现状,一些商超,如大润发、永辉超市、新玛特、庆客隆等都努力通过微店、小程序等渠道引导顾客转向线上购物,号召消费者云逛街、云消费。

  孙伟仁表示,疫情逐渐得到控制,餐饮业等服务业逐步复工复产,但恢复情况却不容乐观。面对如此现状,企业家要冷静反思,跳出疫情一时的、局部的旋涡,厘清和回归商业本质。未来的企业,做好产品和服务将变得越来越重要。如何用商品或服务成全客户,才是企业应该思考的终极问题。

  “世界的节奏越来越快,比起‘吸引’,更重要的是‘留住’。‘流量思维’已不再适用,未来比拼的是‘留量思维’。之前是先做产品,再去找消费者,未来则是先找消费者,再去做产品。之前,大家都在靠有形的商品赚钱,靠的是‘差价’,未来,将靠无形的商品赚钱,靠的是‘服务’。”孙伟仁说。

  只有守住初心,才能成就未来。餐饮等服务企业要想长远地发展下去,关键还是要瞄准消费者的新需求和盈利模式,以高品质服务赢得消费者的“口碑”。疫情终究会过去,但不论时代如何变迁、环境如何改变,服务业的本质始终不会改变。只有消费者的需求被满足了,他们才愿意为产品和服务买单,企业才能实现持续创收和盈利。

  大庆日报记者 戴小民

中小企业的破局之路【大庆读本·财经】

  来源:大庆日报

  责编:李佳明 审核:代宝柱 监制:芊戈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