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不喊妈条约”才是立足长远的“爱”

“不喊妈条约”才是立足长远的“爱”
2021年07月13日 16:51 新浪网 作者 东方网评论

  近日,四川成都一位妈妈因为被7岁儿子不断“呼叫”,和儿子签下了一份“不要喊妈条约”。“不会写的字请查字典,不要喊妈!”“早起自觉洗漱后,打开衣柜找衣服穿,不要喊妈!”“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等爸爸回家后,喊爸!”

  同一个世界同样爱喊妈的娃,让不少妈妈身心俱疲,尤其是那些职场妈妈更是苦不堪言。平心而论,“不喊妈条约”并不苛刻,其目的在于提高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培养一生受益的好习惯。“不喊妈条约”并非妈妈推诿卸责,而是“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隐伏着家庭教育观念的重塑与更新。

  在单一、片面的社会评价体系的裹挟下,“以分数论英雄”让一些家长一叶障目;只要孩子学习成绩好,就“一俊遮百丑”,哪怕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很差、哪怕孩子性格乖张偏执,也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不喊妈条约”打破了这样的认知局限,在关注孩子学习的同时,更加重视生活方式的塑造以及精神世界的发育和建设。

  每一个爱喊妈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不愿意放手的妈妈以及长时间、经常性“失陪”的爸爸。家庭结构的小型化以及“儿童中心主义”,让孩子们得到了万千宠爱;许多孩子可以自力更生的事情,一些家长也主动替他们想了、抢着为他们做了。正是有了一次又一次的宽容与纵容,孩子才会对妈妈形成极强的依赖心理,动辄喊“妈”;许多原本孩子们可以自己完成的事情,他们已经不再相信或者不再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去做到。

  这个世界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不同的孩子之间也存在着千差万别。有的孩子喜欢安静,有的孩子调皮好动;有的孩子是慢性子,有的孩子是急脾气……家庭教育没有万能钥匙,每个孩子都需要一把专属钥匙;尽管如此,孩子将寻求妈妈的帮助当成一种习惯、明明自己可以胜任却不愿意去尝试、动辄喊妈,隐伏着家庭教育中某种共性的短板与问题。

  关爱过度就会成为溺爱,放松过度就会成为放纵,对孩子有求必应、百依百顺看似爱孩子,实际上却是“害孩子”。习惯将对孩子欲望的满足作为一种情感表达的手段,习惯“越俎代庖”替孩子操持一切,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有可能让孩子将来长大后沦为“巨婴”。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动辄叫“妈”也是日积月累的产物。“不喊妈条约”试图通过建构契约的方式,来唤醒孩子的自立意识、增强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关爱孩子与培养孩子自力更生并不矛盾,与那种无节制、无底线的溺爱相比,有边界、有约束的“不喊妈条约”并不意味着母爱打了折扣,而是一种家庭教育观念的重塑与更新。学会放手,学会让孩子自力更生,是家庭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环。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