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再重申不造车,却又起劲卖车,华为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一再重申不造车,却又起劲卖车,华为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2021-06-25 10:40:38 李建红-小李车评

自华为汽车跨入汽车行业以来,似乎每做出一次大的决定,都会引发整个中国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行业的“震动”。当然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目前华为在智能汽车、新能源汽车、车联网领域已经获得了非常深厚的技术积累,并且这些技术已经为国内外众多车企所接受和认可,因此华为在汽车领域的动向,很大程度上也会影响到其他主机厂的决策,以及人们对于主机厂和品牌的认可度!

1、华为“打喷嚏”,相关车企集体“感冒”

之前一段时间,华为发布公告,表示华为并不会直接造车,华为在汽车行业扮演的角色永远是帮助车企成长,言外之意就是华为作为一家技术为本的厂商,还是更倾向于成为一家拥有更多核心技术以及更多服务对象的供应商,让华为的技术帮助更多车企成长、发展。当然这也并不是华为“高风亮节”,在我们看来,以华为这样的技术积累和体量,成为一家主机厂几乎没有任何难度,但是成为主机厂承担的风险,显然要比成为一家成功的供应商更大,博世、大陆等国际知名供应商,在海内外市场的营收、利润水平,要比很多主机厂优秀很多,而且不用像主机厂那样操太多心。

华为宣布不造车之后,之前一些有意无意对外释放将与华为深度合作造车的主机厂在股价方面一夜坍塌,华为宣布不造车之后,北汽蓝谷(北汽新能源)、重庆小康股价直接跌停,长安、广汽遭遇重挫,可见被华为一纸声明“釜底抽薪”之后,资本市场对于这些车企的“失望”程度有多大,当然更加展现出了市场对华为造车的“期盼”!

当然,华为的一纸声明,能够引发其他车企的一系列变动,很多程度上在于华为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楔入了一些厂商的产品之中,比如前面北汽蓝谷、重庆小康已经和长安在产品上达到了深度合作,而比亚迪这样的国内新能源汽车巨头,在部分产品上搭载了华为HICAR车机系统,将华为引入供应商体系并且成为合作伙伴,已经成为很多车企的共同选择。所以其实本质上来讲,华为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会影响厂商和投资者、投资机构的决策。

2、华为依托自身渠道优势,切入汽车销售行业

不过尽管华为宣布不造车,但是在各方面的“做派”却非常像一家主机厂,之前我们看到,华为正在大量招聘技术人员、销售人员,而且很多是直接从主机厂(厂商)、经销商(4S)店挖人,这样的获取人才的方式,似乎是华为有意在造车端、销售端同步推进,那么这和之前华为一再重申不造车的初衷是不是就背道而驰了呢?

实际上,华为虽然宣布不造车,但却已经是一家有身后底层技术积累的智能汽车、新能源汽车供应商,所以华为对于汽车制造、研发行业的人才一直是比较苛求的。这一点没有什么避讳的,毕竟之前华为是一家高科技公司,和汽车行业本身没有多少关系,如今想成为一家掌握核心技术、高新技术的汽车供应商,就必须要从引进专业技术人员,而汽车主机厂,是最好的人才来源。

尽管华为和北汽蓝谷的极狐阿尔法、赛力斯SF5等品牌和车企存在销售合作的关系,甚至余承东亲自为赛力斯SF5站台,好像这些品牌和车型已经成为华为的一份子,但是在华为余承东看来,“代卖车”只是华为的对冲风险的一种方式,原因很简单,随着华为部分手机业务被“卡脖子”,国内市场投放的机型也不如以前那么丰富,尤其是荣耀被“剥离”之后,很多华为的直营店在收入方面受到了很大的打击。所以通过华为的技术推动主机厂和产品进化,然后这些深度合作的主机厂再将拥有华为技术的车型交由华为的主营店进行售卖,可谓是一举两得,一方面华为的门店和员工可以获得更高的收入,以弥补手机业务下降带来损失;另一方面,这些车型也能获得更多的曝光量!

有消息称,华为直营店为销售开出的单车提车接近行业天花板,单车提成高达1000—1500元(根据地区不同),这样的提车,基本上是传统汽车经销商、4S店同等价位车型单车提成的数倍,因为很多经营状况不好的传统经销商,销售没卖出一辆新车,单车提成200—300元是非常正常的,华为为相关合作车型的销售开出的条件是相当丰厚的。

作为新的业务,华为在卖车这件事情上也的确非常卖力,我们通过相关渠道了解到,华为此次招聘汽车销售以及从之前门店的销售转化为汽车销售,在业绩提成这一块是相当开放的。相关招聘渠道的HR和猎头也表示,“销售人员的提成占薪资大头,每辆车的提成为1500元,并不设绩效指标。”,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对销售的业绩压力,加上本身薪资也很高,吸引了一些譬如特斯拉等门店的销售转投华为汽车销售。华为在卖车这件事上,展现出了强大的“钞能力”!

3、“华为模式”,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当然华为这样做,本质上也是有底气的,我们看到理想、蔚来等车企在全国各地建立体验中心,接受客户的试驾、参观,这也是需要成本的。但是华为的直营店全国各地开得到处都是,选择一些比较优质的直营店,并且利用华为的影响力,帮助厂商卖车,为华为和其直营店、员工获取收益,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而且也可以将华为的汽车技术、厂商的造车能力、华为的销售渠道打通,建立跨行业的销售方式,这也算是一个很新颖的方式!

当然目前华为汽车高薪聘请汽车销售,也在另一个层面昭示着国内汽车经销商行业,可能将在不久之后,迎来一场巨变。众所周知,在传统燃油车时代,能够卖车的经销商不仅要有推销产品的能力,还要有维修、保养车辆的能力,而且最近几年,随着国内汽车竞争的日趋激烈,很多经销商在单纯靠零售价和进车价之间的差额已经没办法赚钱,去年至少有一半的国内经销商出现了价格倒挂,也就是进车价比零售终端价还高,所以很多经销商/4S店将利润重点放在了卖车过程中的各种服务费,以及售后维修保养的收费、零部件差价上,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很多费用都是不透明的,也激发经销商和消费者的矛盾。

类似赛力斯SF5这样的电动车能够进入华为的门店,其实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一种新的销售方式,这样的方式我们在特斯拉、蔚来、小鹏等汽车厂商的销售过程中,已经见证过了。对于电动车而言,相比于燃油车非常大的变化是,电动车几乎是没有保养这么一说的,维修的难度也非常小,而且技术通用化程度较好,所以这些电动车厂商可以通过在各地建立体验店的方式来让消费者进行体验,而消费体验完之后,通过在线下单的方式预定购买,整个过程中,价格是透明的、统一的,消费者也不用费劲和销售砍价、玩脑子,这是一个重大的变化。

当然华为的情况其实和这些新晋车企的情况有点相似,虽然华为不是一家主机厂,也从来没有涉足过汽车销售渠道,但是华为遍布全国各地的体验门店本身就是一种资源,这一点我们在上述内容中,也进行过说明。华为为了让这些门店更好的生存下来,引入了其他主机厂的产品进行销售,并且是和华为有技术合作的车型,关键是,这些车型都是电动车,如果是传统的燃油车,我们相信华为也是不敢轻易建立这种合作关系。

4、华为卖车,危险同样潜藏

不过现在还有一个情况,可能短期内,对于华为是不利的,那就是华为选择的合作对象,在国内市场都是偏弱势的,不管是赛力斯SF5还是北汽蓝谷极狐阿尔法,整体的市场认可度和品牌影响力都是不足的。如果说华为作为国内科技企业的代表和民族工业的骄傲,能在很大程度上带动手机、PC等相对汽车较为廉价的产品为国人所接受,那么靠华为的技术和品牌加持能不能带动汽车产品就是另一回事儿了,原因很简单,华为品牌虽然硬,但是要驱动消费者花二三十万去购买一辆车,至少我们不认为这是靠华为的技术和品牌力能够完全带得动的,毕竟华为没有自己造车,就算有技术,这些车企能不能在装配、可靠性、产品稳定方面做好,那就是另一回事了。很凑巧的是,重庆小康和北汽蓝谷在这一块的口碑都比较一般,这是一个非常不稳定的因素。

从华为一季度的业绩来看,营业收入为1500.57亿元,同比下滑16.9%!实际上,现在的华为,正处在一个看似体量巨大,但是相对艰难的时刻,尤其是荣耀被迫“剥离”,在芯片领域遭遇卡脖子的大环境下,华为面临巨大的生存挑战,而对于那些需要靠华为“养活”的门店来说,则更是处在被波及的外围,形势同样严峻。所以华为引入相关的车型,并且给予销售行业天花板式的提成,其实也算对这些门店的生存和发展,有一个像样的“交代”,帮助门店和华为厂商一道,度过难关!

所以其实从华为的角度来讲,不涉及真正意义上的造车,也就是不成为一家主机厂,从整体来看,符合华为利益最大化的原则,毕竟一旦进入主机厂领域,可能前景就是九死一生,成为代表高科技的供应商,或许才是更加稳健地发展道路,既搭上了智能汽车、新能源汽车的风口,也不用承担过多的风险。尤其是相比于那些还没有新车问世、举步维艰的造车新势力车企,华为不需要过分烧钱就能成为相对合格的供应商,面对一些造车新势力、传统车企在智能汽车、新能源汽车领域自称一派,华为似乎更愿意面向更多通用化车企,成为更加普惠的供应商!而华为在销售端持续进击,也算是无奈中的另辟蹊径,如果搭载华为技术的外部产品还能获得华为大量直营店的销售加持,那么对于华为和这些主机厂来说,可以算得上是双赢了,当然,风险也很大!

新浪汽车公众号
新浪汽车公众号

更多汽车资讯,涨知识赢好礼扫描二维码关注(auto_sina)

相关车系

实时热搜

更多>>
点击查看完整榜单

热门视频

更多>>

热门车型

更多>>

竞争力对比

更多>>

购车帮帮忙

更多>>

汽车黑科技

更多>>

精品原创

阅读排行

新浪扶翼

行业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