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打捞江南谍战往事,为无名英雄立传

打捞江南谍战往事,为无名英雄立传
2024年04月18日 22:44 新浪网 作者 文汇报

  “新作里主人公的际遇浮沉诠释了牺牲二字重量,创作初心在于为无名英雄树碑立传。”作家海飞最新长篇小说《大世界》首发于《江南》2024年第二期,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是海飞“谍战之城”系列在上海、重庆、汕头、杭州、台州等地相继上演后开启的新篇章。日前举办的新书研讨会上,海飞坦言,他力求将朴素却勇敢的人物放置在“谍战之城”舞台上,他们在各自坎坷悲欣中粉墨登场,抹掉自己的姓名,最终通向同一归宿——“大世界”。

  《大世界》以共产党地下组织安插在宁波日本宪兵队的“400反间谍小组”为原型,讲述抗日战争时期,原为上海外滩大世界游乐场的魔术师朱三,目睹特工陈昆在雨夜中牺牲后,随即接受组织安排,冒用其身份潜伏进宁波日本宪兵队,突破重重艰难险阻,最终成长为坚定革命者的故事。

  王侃、来颖燕、张学昕、李云雷、周宝欣、金赫楠、南志刚、黄德海等来自文学研究界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海飞谍战叙事的创新与特色。业内评价,《大世界》将宏大历史叙述还原为朴素生活,将舒缓日常叙事融入紧张军事行动之中,借鉴了中国古典小说叙事资源,在具有叙事密度与张力的同时,也妥善处理了诗性与日常性的关系,富有烟火气、人情味,为谍战小说提供了观察历史的新视角。全书通过革命年代青年的成长,映照出抗日战争时期在黑夜中行走的无名英雄模样,在跌宕起伏的情节和对幽微人性的探索之中,普通人由彷徨而逐渐坚定的抉择,引发当下人们的理解与共情。

  谈到故事发生地,海飞提及宁波作为沿海港口城市,有着江南特有繁华,坐落在宁波下辖余姚的四明山革命根据地,有着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其中宁波“400”小组成功潜伏的历史事实,带给他很深的触动。

  当人性明暗与历史烟云相互碰撞,重重谍影风云中,每个擦肩而过的路人,或许都深藏着自己的情感与疼痛、悲苦与怅惘。焦灼乱世中,智勇对决场景,恰是在这群平凡普通小人物身上,闪耀着别样人性之美。浙江文艺出版社总编辑王晓乐中表示,《大世界》极具精气神,是一部有温度、有力度、有深度的作品,展现了文学的力量。

  《大世界》在宁波萌芽,在镇海取材,在澥浦镇郑氏十七房完稿。宁波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杨劲表示, 小说运用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创作结构,将极宏阔又极细微的“大世界”成功复原。浙江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叶彤认为《大世界》是鲜活立体的,海飞笔触从生活和日常生发,人间烟火日子、有爱有恨细节和紧张惊险的战斗时有交织,在波谲云诡“大世界”中形成了强劲张力,构成了传奇色彩,也呈现出精神信仰的力量。

  《思南文学选刊》副主编黄德海认为,《大世界》有种难得的开放性,引发巨大讨论空间。海飞关注地下工作人员个性中柔软的一面,他们不只是钢铁之躯,也是血肉之躯。在讲究快节奏、高效率的短视频时代,耐心消失得极快,而《大世界》中充满“人性的溢出”,这是写作中值得尊重、有价值的部分,应该被耐心对待。

  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杭州师范大学教授王侃分析了《大世界》在寻求新的表达方式方面做出的努力——海飞将文学和电影、纯文学和类型文学结合,唤醒了中国小说创作中被有意遮蔽的部分,再次激发了“宏大叙事”活力;构建体系庞大的“谍战宇宙”写作计划,着力拓宽并漫出类型文学的边界。

  《大世界》既写出了“传奇”,又写出了“神奇”,在辽宁师范大学中国文学批评研究中心主任张学昕看来, “谍战”是《大世界》的外壳,小说内核却极具文学性和抒情性。

  据悉,活动由浙江省作协指导,浙江文学院(馆)、浙江文艺出版社、宁波市文联、镇海区委宣传部主办。

  作者:许旸

  文:许旸图:出版方编辑:宣晶责任编辑:邢晓芳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来自于:上海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