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一位ICU医生分享生命思考:什么才是“善终”

一位ICU医生分享生命思考:什么才是“善终”
2025年03月29日 18:43 新浪网 作者 文汇报

  当你面对生死攸关的关键决策,该如何下定决心?

  在ICU奋战了20多年的医生薄世宁,以一本《命悬一线我不放手——ICU生死录》淋漓尽致地呈现其中的挣扎与不易。省钱还是保命?放弃还是坚守?当人们陷入事关生死的困境与危机,才能生发出对生命更深层次的理解。

  第七届北京大学清明论坛今天举行。一众专家学者外,一批“守护生命”的人也被邀请至现场分享经验。从医生到生命服务礼仪师,在一线实践的他们,见证了各式各样的离别,也更明白生命的重量。

  守护生命

  在书本的自序中,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危重医学科主任医师薄世宁说希望让大家思考如何做才能让我们的亲人更安详、无痛苦、有尊严地和这个世界告别,明白什么才是“善终”。

图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危重医学科主任医师薄世宁正在演讲。/采访对象提供。

  论坛现场,他分享的题目是“尊严,是有选择的时间和自由”。他说,“健康时珍爱他,疾病时抓紧他,离别时宽慰他,分别后铭记他,并将人与人之间的这种关爱代代相传,是人类对生命最高的礼遇。”

  诚如他在书中所写,要从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的角度思考自己的人生——我怎么做才可以更好地应对危机,更好地活着?

  图为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一等奖获得者、福寿园生命服务礼仪师孙志红分享《我的使命是守护生命最后的尊严》。/采访对象提供

  从业18年,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一等奖获得者、福寿园生命服务礼仪师孙志红分享了她经历的告别故事。她曾为告别的抗战老兵戴上勋章,为逝去的年轻女孩化甜美淡妆,有帮助家属整理灵柩,有布置场景樱花告别,还有用AI技术“复活”逝者……她表示,殡葬是民生保障的重要一环,有着基础的公益惠民属性。而她和所有殡葬从业者的工作,更重要的意义是精神层面上的——守护生命尊严,给予家属慰藉。

  抚平伤口

  生命教育,不仅为逝者,更为生者。

  中国香港电影导演陈茂贤介绍了电影《破·地狱》的创作始末。他说,这部电影是在人生最低潮时写的。

图为中国香港电影导演陈茂贤分享《从死亡看生命存在的意义》。/采访对象提供

  当时,他最敬爱的外婆在拍摄《不日成婚2》的第一天就与世长辞。于是,他尝试利用生死去探讨“活着的意义”这个命题,去创作一部关于香港殡葬业题材的故事,希望通过创作去抚平内心的伤口,为自己的情绪找到出口。

  陈茂贤导演介绍,如今观众看到的《破·地狱》是第49个版本,也是经演员金燕玲和黄子华劝说后,香港亚洲电影节用的版本。那天晚上结束分享会后,有一个女生过来说,她本来已经到濒临崩溃的边缘,但这个戏把她拉了回来,让她有勇气继续在这里生活。这时,他感到这个版本是有力量的、可以影响人的,就最终定了这个版本。

  当代作家、诗人陈年喜从他曾经的职业出发,来阐释“生死都有重量和尊严”的主题。他介绍自己曾有过长达十六年的矿山爆破工作。在这段职业生涯里,他看见并经历了无数场生死。为此,他提出矿山安全治理需要从技术防范转向人文共建,例如中国抚顺煤矿博物馆让退休矿工担任讲解员,使个体生命叙事融入集体记忆建构,为行业尊严重建提供了新路径。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香港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5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