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中国制造惊艳欧洲,中科院亲自带队讲科研,这份协议来的恰是时候

中国制造惊艳欧洲,中科院亲自带队讲科研,这份协议来的恰是时候
2019年10月22日 14:12 新浪网 作者 龙鉴观察

  据中国科学院10月21日报道,长达9天的中国科学院赴欧之旅终于在17日当天结束,此次赴欧之旅,由中科院副院长侯建国亲自带队,其成员基本上都是中国科研界一流人才。对于此次访问,侯建国表示,主要是为了促进三国人才交流以及未来的科学合作。为中国科研打开一扇窗,也是为了进一步拓宽中国制造的市场。

  据了解,在此次旅程里,侯建国先后访问了包括荷兰应用科学研究组织、荷兰皇家艺术与科学学院、丹麦托普索公司、丹麦皇家文理学院、德国中德科技创新合作大会、莱布尼茨学会等多个学界一流的研究机构,在这些机构的访问过程,让侯建国与当地的科研人才都获益匪浅,同时,身为业界巨臂的侯建国还亲自上台讲话,就科研问题进行讲解,发表看法。让当地的科研人员不禁感叹,中国制造与技术惊艳了整个欧洲。

  那么此次欧洲之旅有什么收获呢?侯建国表示,此次欧洲之旅中,他重点讲解了"一带一路"政策,作为我国未来的国策之一,一带一路除了刺激经济交流外,还组建了一个国际科学组织联盟,该联盟主要负责国际科学技术的讨论与发展。该计划引起了三国科学家的注意,并认为这是加强青年科研人员的大好时机。

  而面对中国的邀请,欧洲三国也丝毫不敢怠慢,不仅对于这些科研知识进行吸收与笔记,还对于签订一带一路的科学协议表示浓厚的兴趣,目前双方已经续签了中荷科研双边协议以及与马普学会的双边协议。

  不得不说,这些协议来的恰是时候!我国科研发展到如今,实际上已经超越了许多国家,但是长期的闭门不出,也让我国的科研成果缺乏对外发表的渠道,从而引起了不少西方媒体的猜忌与怀疑,像我国的一些细胞技术、航天技术,就经常面临着不必要的苛责与怀疑、诋毁。而签订了双边协议,将有利于中国科研成果的对外发表,也将保障中国科学界能够尽快融入于欧美学界,真正的达到融会贯通的地步。那么此次合作是否能成功?欧洲方面专家表示,既然签订了双边条约,足以证明双方对彼此的信赖,他对于此次合作保有着十拿九稳的态度,相信在未来,中欧都会涌现出一大批学贯中西的人才!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