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劳模创新工作室助推长三角一体化加速发展

劳模创新工作室助推长三角一体化加速发展
2019年12月12日 07:59 新浪网 作者 中安在线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近日,中建八局在深化劳模、职工、巾帼三类创新工作室的基础上,启动了“工匠创新工作室”,打造了以劳模为引领的“1+3”创新团队,充分发挥劳模工匠在长三角地区的示范引领作用。其中“谢海波建筑技术创新工作室”获评首届“中国长三角地区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荣誉。

  谢海波创新工作室成立于2018年,现有成员30人,其中高级工程师3人,工程师5人。工作室以八局工匠谢海波为引领,聚焦建筑工程高大空间、地下空间、异形复杂结构等重点难点领域,以安徽省科技创新“一号工程”——中科院量子创新院项目的大扭转曲面异形玻璃幕墙设计、加工、安装为载体进行创新攻关。近年来,工作室形成的《上顺+中逆+下跃层逆作的地下工程施工技术》等技术研究成果先后获评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建八局科技进步二等奖等荣誉,《全装配式超导质子系统防辐射混凝土结构施工关键技术》被评定为“国际先进”水平。

  安徽合肥作为全国第二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长三角地区重要发展城市,近年来在项目建设、科研攻关、成果转化、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已孕育出量子通信“京沪干线”、“墨子号”量子科学试验卫星等多项重大科技成果。2019年6月30日,中科院量子创新院1号科研楼主体结构全面封顶,距离建成全球最大的量子信息实验室又近了一步。

  据了解,该项目由中建八局四公司承建,位于合肥市高新区望江西路与长宁大道交口东南角,工程建筑面积约25.2万平方米,其中地下一层7.5万平方米,地上十层17.5万平方米,建筑高度56.10米,地上屋面体量大、范围广、形式多变。中建八局谢海波创新工作室积极创新攻坚克难:一是BIM+三维扫描精准分析:通过三维扫描技术,对扭转曲面区域进行整体扫描获得整体点云数据,提取现场平面图并导出,比对三维立体(BIM模型)1:1尺寸模型与现场点云模型匹配度,检查碰撞,进行设计图纸与现场实际的偏差分析,进行图纸进一步深化,达到能进行玻璃面板下料加工的深化程度;二是BIM+放线机器人精准定位:将BIM图纸导入放线机器人,精确定位幕墙龙骨及面材空间位置,室内搭设脚手架通过BIM技术的精确避开与龙骨碰撞位置并保留幕墙安装的合理操作空间,搭设一步到位;三是BIM+模拟预控质量通病:从使用性角度进行分析:扭转幕墙长达73m,高度24m,扭转角度最大超过60度,幕墙施工完成之后有巨大的风压及大量的积水对幕墙防水性能是极大考验,因此,通过BIM+模拟雨量、风向、风速试验,找出漏水隐患的重要部位进行预判,并优化方案。(杨涛 记者 檀美玲)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劳模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