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天长:做优“大粮仓”沃野新气象

天长:做优“大粮仓”沃野新气象
2020年10月28日 05:39 新浪网 作者 中安在线

  天长市实施产业发展提质、生态环境提优、乡风文明提升、基层治理提效、富民强村等五大工程,高质量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中秋过后,位于高邮湖畔的“芡实之乡”天长市铜城镇龙岗社区的一片片滩田里,硕大的芡实叶片铺满水面,碧绿如玉,叶片间一个个像鸡头一般的芡实果鲜艳诱人,被称为“水八仙”之一的芡实进入丰收季,工人们在碧波中挥桨前行,采摘果实。在龙岗芡实大市场,几十个加工作坊里,工人们或忙着剥芡实苞,或去衣去涩、清洗去杂,或筛选、分类包装。“我们合作社在本地种了几百亩,在盱眙、宿松、明光等地还承包了1万亩水面,年产芡实鲜果和老籽分别有10多万斤,现在普通的鲜果也卖到每斤30元左右。工人在这里干一天也有一百多块钱的收入。”天长市梁玉琴芡实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梁玉琴正带着几十名工人紧张忙碌着,一袋袋加工好的真空包装的芡实鲜果从这里销往全国各地。

  “目前,天长市内外芡实面积已达10多万亩,涌现出120多家芡实种植合作社,相关从业者2万多人,今年芡实产值将突破17.6亿元,户均年增收达2.5万元。天长市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芡实种植、加工、研发、贸易基地,小小的芡实果,已成为当地群众致富的金豆豆。 ”天长农业农村局局长叶恒田对记者说,随着芡实米、芡实糕、芡实饮料、芡实酒等深加工的快速推进,天长芡实将实现“五年种植十万亩、打造百亿产业链”的目标。

  作为皖东鱼米之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排头兵,天长市实施产业发展提质、生态环境提优、乡风文明提升、基层治理提效、富民强村等五大工程,高质量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以建设高品质的长三角地区“大粮仓”“大菜园”“大厨房”,实现强农富民乡村兴。

  天长市充分利用水稻产业优势种植区、芡实特色农产品国家优质产区的资源禀赋,积极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补齐农业发展基础设施配套、仓储冷链物流、区域品牌推广、数字农业等短板,挖掘产业发展空间,打造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工基地。其中,通过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开展新品种、新材料、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组织农事社会化服务,加快农产品精深加工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实现了优质水稻生产、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化,“天长大米”的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正值秋收秋种季节,在天长市仁和集镇芦龙农事服务合作社,理事长刘明文一方面组织农机抢收抢种,另一方面积极与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安徽牧马湖农业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签订订单销售合同。“水稻订单销售价格每公斤高于市场价0.2元左右,仅此一项每年可增收500多万元。 ”刘明文告诉记者,芦龙农事服务合作社等3家合作社牵头,与70多个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签订合作协议,辐射带动3000多家农户,共同建设5万亩高标准的有机、绿色、精品水稻生产基地,发展订单生产,不仅促进农民增收,也有效提升了水稻品质。

  围绕粮食、畜禽、芡实、鱼虾等特色产业,天长市引导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合并重组等方式扩大经营服务规模,目前有合作社联合社9家、农业产业化联合体28个、产业联盟1个,社会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其中,天长市大地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现有成员562个,抱团发展,开展农资团购、产品联销、烘干仓储、管理与素质培训、观摩和技术交流等服务。“我们还搭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服务平台,推行订单生产和直供直销网点建设,推动金融服务创新发展,全市小麦和水稻生产社会化服务面积分别达97%以上、70%以上,全市订单农业生产面积已达到45万亩。 ”叶恒田说。

  此外,该市还加快产业融合发展,建成芡实交易大市场,搭建“旅邮站”“家邮站”电子商务平台,规划建设农旅文化生态旅游环线31公里,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工集聚区1个、芡实特色小镇1座、星级农家乐5个,形成了一批现代农旅结合产业项目。 2019年,全市接待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人数60万人次,已初步形成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格局。

  在产业发展提质的同时,天长市还实施生态环境提优工程,打造“畅洁舒美”美丽乡村;开展“推动移风易俗、助力乡村振兴”文明实践活动,提升乡风文明;实施基层治理提效工程,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提升等,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坚实基础和力量源泉。 2019年,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0181元。(记者 罗宝)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天长市天长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