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考完试后发现会做的题目很多都错了,难道仅仅因为粗心吗?

考完试后发现会做的题目很多都错了,难道仅仅因为粗心吗?
2020年12月18日 18:22 新浪网 作者 北京高考观察

  

  每次考试下来,总有一些考生对自己的成绩很不满意。他们不仅感到懊恼,还有一些自责。表达情绪的,便是“都是会做的,却没有做出来”“原本会做的,考试时不该错”等话语。至于原因,他们分析后,通常认为是这些:看错题目了,抄错符号了,漏写数字了。一下子想不出思路心慌了……

  会做的题目没做出来,换作是谁都不好受。可是,这样的事后小结。并不能帮助他们认清题目会做却做不出来的真正原因。

  以数学题为例,一道数学题要做正确,至少应该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在考试前已经掌握了此种类型题目的解法:二是考试时全神贯注,手到、眼到、思路到。第一个是前提条件,没有它,即使后面的“三到”全“到”了,也没有用。但是,即使第一个条件符合了,后面的“三到”缺“一到”也不行。所以,只有这两个条件都具备,才能提高一道题目做完整、做对的概率。

  还有,有些考生说的所谓会做的题目,多少也有一点事后诸葛亮的味道。考试的时候,时间紧,任务重,大脑快速运转。难免会出现思维的“黑洞”,一下子想不起来如何解答。但是,考试之后,思维放松了,时间充分了,再回忆那些题目的时候,具体的解法就出来了。

  这两者的差别在于资源的不匹配、信息的不对等。考试中,没有多余的资源供考生使用;考试后,时间、思维、资料,甚至和他人的交流,都为“会做”提供了足够的资源。所以,这个会做是考试结束后的“会做”,并不是考试中的会做。

  那么,如何让会做的题目在考试中也做对呢?

  夯实学科知识基础。在平时的学习中,要熟记书上的原理和方法。对于做错的题目,一定要引起重视,分析原因,找出知识点的漏洞,再去弥补强化。同时,要在熟悉书本的基础上,拓展视野,掌握更多的有关本学科的知识,形成体系。

  有些考生看到考试成绩不好.不是去回顾反思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而是寄希望于多做题来提高成绩,结果做得越多,错得越多,离书本上的理论和方法越来越远。

  在考试中,做到专注。在考试中,专注是第一位的。考生在考试时应该专注于试题,专注于自己的答题行为,而不要去考虑考试结果可能产生的影响。因为只要一去考虑考试以外的事,心就散了,手、眼也会跟着散乱。

  考试后,别责备自己。很多考生在考试后,会出现自责情绪,责怪自己考试的时候不专心,眼睛看得不仔细。平时学习不认真……这些自责有一定的好处,那就是有利于进行自我警示、自我反思。可是,自责也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时间和精力被分散,出现负面情绪,自我评价变低,课堂学习效率降低……这些都不利于考生建立对考试的正确认知。所以,考生与其自责,不如接受现实,认真分析试卷。找出知识漏洞,总结经验教训,并在后续学习中改进、提升。考试中的那些有一定难度的题目,当初编进试卷的目的,就是要让一部分考生做不出来。

  以下是海淀名师团队汇总了发现的部分的问题:

  1、题目看不懂

  2、曲解题意

  3、明白题目意思,但不知道该如何转化

  4、题目非常熟悉,并且大致知道怎么解答,就是无法写下去

  5、会做,但是走了很多弯路,尝试不止一次才能做对

  6、完全会做,但是拿不到全部分数

  题目看不懂的原因较多,除了基础知识不够,就是对题目本身的不理解。极少数情况下是因为题目有争议,这个情况我们不考虑。我们只说对题目本身不会理解的原因,那是因为不会分析,明白题目考查的目的是什么。即无法判定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

  曲解题意大部分是因为曲解题设和问题之间的关系,少部分是由于粗心所导致的。明白题目却不会做是因为没有形成自己的思路,老是想着怎么去“套”题,发现所学过的、所做过的知识点应用不上,所以导致不会做。

  对于题目较为熟悉,也明白怎么去解答,说明这位同学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路,但是长期的学习习惯导致他做题非常依赖“解题依据”。否则不敢下笔。

  后面两种情况说明了具备较多的思路,有形成自己的思想。但是还是以“套用”先来探路,碰到墙角才知道拐弯。最后形成的思想才比较靠近命题的意图,是属于被试题牵着鼻子走的类型。虽然最终能解答,但是花费了很多时间,并且由于对问题的整体和局部没有形成连贯的思维,导致会做,但是依旧丢分。

  那么我们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根本原因是同学们思维的缺失、对考试的认识不足海淀名师团队郭老师建议我们要把重点是要放在解题思维的培养上。“做题没思路”是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正是因为我们传统应试教学多以“灌输”为主,老师上课“替”同学们解题,参考答案“替”同学们答题。整个教育过程中非常缺乏引导性,导致学生们创造力不足,应用水平低下。为什么“题海战术”能起到一定的效果呢?因为同学们通过不断的做题,做题时老师不可能手把手教导,于是让同学们在“题海”中潜意识的训练了一定的思考与动手的能力。但是非常可惜的是,大部分学生没有总结归纳。只有少部分尖子生因为从小的学习习惯导致他们勤于思考、善于分析,懂得总结,于是他们形成了针对考试的思维。这正是为什么尖子生学的比其他学生轻松的原因。

  因此,要想真正快速提高成绩,在打好知识基础的前提下,需要更多的独立思考、独立做题的能力。如果在没有人引导帮助的前提下,需要自行的总结归纳。平时要精做题,多看题。以题目的角度来思考,如出题的意图、解答的角度。考试和做题是学生和命题老师之间的博弈。

  海淀名师团队各科一线骨干老师也总结了一些有用的思维,希望大家能够学习。数学、物理、化学解题时,要具备“见招拆招”,“以不变应万变”的思维。平时训练的时候,第一步,拿到题,题目让干什么就干什么。第二步,将题目已知条件转化成式子表达,并列出式子之间的关系。第三步,由已知推导出未知。第四步,解答。

  期末考试来临这段时间里,我和身边的老师会全力帮助大家!

  期末考试前全力帮助每一个孩子提高成绩!

  1,最新优质的期末考试专题,套卷,精选VIP资料。

  2,孩子学习状态优化,考试心态优化,预约时间电话或者面聊。

  3,匹配真正适合孩子的优质教师(需要详细了解孩子的特点和风格,制定专业的提分方案)

  4,报考提前规划,包括强基计划,提前预约电话或者面聊。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