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热夏季开车的12个安全驾驶小常识

炎热夏季开车的12个安全驾驶小常识
2020-09-01 09:58:14 酷车讯

夏季高温或暴雨天气给行车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再加上夏季驾车易疲劳,一不小心就容易出事故。夏季行车要多注意一些安全驾驶小常识,避免意外的发生。今天为您介绍夏季开车的12个安全驾驶小常识,你一定不能错过!

夏季开车的安全驾驶小常识

1、出行前做好车辆安全检查

夏季气温高,谨防车辆自燃,加强车辆日常检查、保养,避免车辆长时间暴晒,不要在车内放置香水、打火机等易燃物品,并随车携带灭火器。注意检查轮胎磨损程度和轮胎气压,发现轮胎老化、鼓包、龟裂等应及时更换,轮胎气压不宜过高或过低,一旦发生爆胎要保持车辆直线行驶,缓慢减速停车,不要猛踩刹车。及时检测车辆蓄电池,避免蓄电池的电极和内部零件在高温下氧化,导致蓄电池缺电,损害发动机性能。夏季雨雾天多,要提前检查刮水器,刮水片如有裂纹,会造成雨水刮不净或刮水器异常抖动,影响安全驾驶,应及时更换,并及时加注玻璃清洗液。

2、不宜戴颜色太深的墨镜

墨镜的暗色能延迟眼睛把影像送往大脑的时间,这种视觉延迟又造成速度感觉失真,使戴墨镜的司机作出错误判断。有研究表明,颜色过深的墨镜会把司机对紧急情况的反应时间延长100毫秒,增加2.2米的急刹车距离。

3、切忌穿拖鞋驾车

夏日里女性朋友喜欢穿拖鞋,既好看,又方便凉快,有的甚至穿着拖鞋开车。其实这种做法很危险,发生紧急情况的时候,如果踩油门或刹车时拖鞋不跟脚,很有可能因此延误刹车时机,造成交通事故。

4、夏季注意水温表变化

夏季天气炎热,驾驶车辆行车中应随时注意水温表的变化,一般不得超过95℃,尤其是车辆载重或在山区道路行车时,更要注意防止发动机过热并及时为水箱注水。

5、夏季驾车拒绝疲劳驾驶

夏季驾车易疲劳,驾驶员要保证睡眠充足,注意劳逸结合,尽量避开习惯睡眠时间行车。若感觉困倦、状态不佳,请选择安全地点停车休息,切莫在高速公路上随意停车。驾驶长途客车,24小时累计驾驶时间不超过8小时,白天连续驾驶不超过4小时,夜间连续驾驶不超过2小时,每次停车休息时间不少于20分钟。开车前先系好安全带。此外,天气炎热还会引起心情烦躁。因此,车主朋友千万不要开赌气车,应时刻保持冷静心态,遵守交通规则。

6、爆胎应急处置

行驶中,突然爆胎是夏季安全行车的一大隐患,驾驶人遇到突然爆胎时,双手应紧握转向盘,松抬加速踏板,极力控制车辆直线行驶,若已有转向,也不要过度校正;应在控制住方向的情况下,轻踏制动踏板(禁止紧急制动),使车辆缓慢减速,待车速降至适当时候,平稳地将车停住,尽量将车逐渐停靠于路边为妥。发生爆胎时,千万不得在慌乱中向相反方向急转转向盘或急踏制动踏板,尽量采用“抢档”的方法,利用发动机钳制作用(俗称为发动机制动)使车辆减速;尚未控制住车速前,不要冒险使用行车制动器停车,以避免车辆横甩发生更大的险情。

7、不宜长时间开空调

发动机怠速运转时,汽油燃烧不完全,会产生一氧化碳。一般装有空调器的车辆,密封性能较好。绝大多数人在这种环境中待几个小时就会有头晕、倦怠的感觉,记忆力也会减退。同时,车内人员呼出大量二氧化碳,使车内氧气急剧减少。所以,应适当调节空调工作状态,或每隔一段时间打开车窗透透气。

8、常备灭火器防汽车自燃

要多观察车辆运行情况,防止出现夏季汽车容易见到的自燃等现象。除了一些外部因素如打火机等可能引发自燃之外,要注意检查发动机、电路和油路,看有无老化和漏油情况。特别是经过改装或加装的车辆,电路负担可能因此加重,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解决。如果是改装过的车,尤其是车灯、音响等,更应进行全方位检查。最后,记得给爱车配备一个灭火器,这是必须的,而很多车主往往又忘了这一点。

9、雨天遇水花不要急刹车

经常会在下雨天正常行驶的时候,当左右两边的车辆超车时溅起的水花打在前挡风玻璃上,而此时,车主要双手紧握方向盘,加快雨刮刮水速度,把牢方向,一定不能紧急刹车或者猛打方向。

10、雨雾天要打开双闪灯

很多司机知道在雨雾天气要减速慢行,但记得正确使用车灯的司机却很少。雨雾天不正确打开车灯,既看不清前方车辆,也会因能见度低而造成视线问题,给其他行驶车辆带来麻烦。当暴雨天气下,能见度不到10米的时候,建议司机打开双闪灯(即俗称的危险报警闪光灯),尤其在高速公路上。这样能有效提示周围车辆留意到自身所驾驶的车辆和注意车距,同时也能有效防范暴雨天发生的追尾事故。双闪灯作为一种信号,能起到提示提醒其他车辆与行人注意本车发生了特殊情况的作用,除了在雾天、车辆发生故障、临时停车等情况下,当遇有雾、雨、雪、沙尘等能见度不到100米的气象条件时,同样应当使用。

11、高温不要给车“洗澡”

夏季也不能因为高温而给汽车“洗澡”,因为温差巨大,会对车辆内部结构及车漆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尤其是发现刹车片受热发红时,更不要给它“洗冷水澡”,否则其会因急速受冷而变形。

12、切莫树荫下侧倾停车

夏天有较多的车主为了防晒,专找有树荫的位置停车。这本是一种正确的处置方法,但由于较多树荫都是在人行道上,所以一些车主就将车头或者半边车身开上人行道。这样停车最大危害在于,由于人行道与路面有高度差,因此四个轮胎的承重不一样,容易造成轮胎的损坏并导致行驶时爆胎。因此正确的停车方式仍然是选择地下车库或者平放。

最后提醒,酷热的天气,大量的体力投入以及强烈的日光照射等等原因使驾驶员工作条件变差。加之长时间工作,生理和心理状况产生一系列变化,情绪急躁,容易瞌睡、疲倦,很难保持充沛的体力和良好的精神,形成严重的事故隐患。驾驶员一定要注意以上的安全驾驶小常识,拒绝疲劳驾驶!

夏季开车必须知道事情 夏天来了,很多驾驶员朋友进入车内启动发动机后,喜欢立刻开启空调,尽快降低车内温度,改善烤箱一般的感觉。但是,请注意!就是这个平时不注意而且已经形成习惯的动作,可能已经让你吸入了很多有害气体。因为汽车内饰很有可能在逐渐升高的车内温度中挥发出苯,长期吸入还可能会致癌。

误区一:上车后立即开空调

很多司机通常是一上车就立即打开空调,而且在很长时间里不停使用,这样会使车辆受到损害,而还有一部分车主,在空调工作的过程中喜欢开着车窗,浪费能耗,也起不到很好的降温效果。

解决办法:司机朋友们刚进入车内以后,要是感受到较高的车厢温度,可以先通风,打开车窗,行驶起来后内外空气的交换流动会有效降低车厢温度,一段时间后再开启空调。 还有,热空气向上流动,而冷空气会往下流动。打开冷风后让风向朝上,可以节约能耗,制冷效果也更有效。

误区二:内循环一开到底

内循环制冷效果好又节省油耗,所以一部分司机朋友只使用空调内循环系统。其实,长时间这样会降低车内空气质量,降低氧气含量,这会对司机的呼吸系统造成很大的危害,有些条件下甚至会使车内驾乘人员缺氧进而造成头晕的情况,所以务必正确使用空调系统。 解决办法:内、外循环最好交替使用。车外空气好、空气质量高的时候使用外循环,但是要注意,缺乏跟车外空气的交换,车内的空

气会越来越浑浊。而车外空气差、废气多、温度高的时候可以使用内循环。

要避免悲剧的发生,就要防患于未然。第一点就是要具备这方面的安全意识,然后就是要在平时驾驶中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如不要完全关闭车窗,留有一定的缝隙,让车内外空气可以流通。 那么夏季在车里应该怎样正确地使用空调?

1.上车后,先打开车窗,汽车暴露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后,上车后不要立即启动,先开四门,让新鲜空气进入。

2.打火后,先打开风扇。启动车辆之后,先打开风机,注意不是启动空调(不要按A/C那个按钮)。让风扇吹走空调系统中不新鲜且可能有害的气体,这也是排出空调系统中的热空气。

3.5分钟后开空调。启动风扇5分钟后,再启动空调,打开制冷。这时候,车窗不应该立即关闭。

4.空调制冷1分钟后,再关闭车窗。一些司机朋友喜欢上车前开好空调,先降低车内温度,就直接开车上路了。这时候车内的甲醛等有毒物质还留在车内,被吸入体内,长此以往,会埋下许多病患。 因此,为了自己和乘客的身体健康,各位驾驶员朋友们,一定记住夏天开车第一件步就是要开窗透气,打开风扇排出空调系统的热空气和有害气体, 5分钟以后再打开空调,然后关闭车窗。司机朋友们还可以买些活性炭包放在车内,可以吸附一些有毒物质,有效改善车内的空气质量。

新浪汽车公众号
新浪汽车公众号

更多汽车资讯,涨知识赢好礼扫描二维码关注(auto_sina)

实时热搜

更多>>
点击查看完整榜单

热门视频

更多>>

热门车型

更多>>

竞争力对比

更多>>

购车帮帮忙

更多>>

汽车黑科技

更多>>

精品原创

阅读排行

新浪扶翼

行业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