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城市微光 点亮心路

城市微光 点亮心路
2020年04月17日 10:43 新浪网 作者 北京商报

  城市微光 点亮心路

  城市微光 点亮心路

  城市微光 点亮心路

  城市微光 点亮心路

  集中观察点贴心服务暖了“留观”人

  “感谢小韩和小王,每一天尽心尽力、准时准点地为我们送来热腾腾的营养餐。”“再次感谢你们无微不至的关心,望组织可以给工人提出奖励。”“因为有很多和你们一样的工作者的努力,才让国内的疫情得到控制。”……

  这些是经开区集中观察点这段时间收到的部分感谢信的截取内容,写信的是在集中观察点的医学留观人员。致谢的话不在多少,入心最暖。一封封感谢信的背后是经开区集中观察点春风化雨暖人心的贴心服务。

  问候 家人的口吻最暖

  “新进群的朋友们,大家好,我们知道你们刚刚经历了几千公里的飞行,辗转几十个小时回国,一路上可能经历了我们不曾体会过的辛苦,这也许是你们人生中最艰难的一次回家,我代表经开区疫情指挥部向你们道一声‘欢迎回家’。”“我们的职责就是守护你们,希望你们能够健康平安地回到家,我们全体工作人员会一直守护在你们身旁,和你们一起努力加油!”

  在位于锦江富园的经开区区级集中观察点,每当有新回京的外地及入境人员入住,在观察点关爱微信群里,工作人员都会第一时间编辑一段诸如此类的暖心话语向大家表示欢迎,为大家加油鼓劲、缓解紧张情绪,让返京人员一入住就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安心。接下来的日子里,这样温暖的话语还将继续在区内发送。工作人员也会将天气预报、新闻等生活信息发送至群里,还会为大家送报纸,并随时解答、回应大家提出的疑问和需求。小到餐饮需求,大到电子琴,工作人员都尽力帮忙协调,满足留观人员。

  对于细节的用心还体现在观察点房间。房门外,为方便大家取餐,酒店特意配备了桌子;房间内,除了各类防疫物资,还贴心地为大家准备了一提农夫山泉,一次性准备了为期14天的牙刷、香皂等各类生活、清洁物资。

  用餐 一日三餐顿顿不重样

  土豆炖牛肉、豆浆油条、中式糕点……在这里,一日三餐、每周7天的饭菜从未重过样。为保证特殊时期观察点留观人员健康饮食,酒店厨房的师傅们每天从早上5、6点就开始忙着烧水做饭,然后定制下一餐的菜单,从早到晚变着花样为大家供餐。

  而为了更好地为大家服务,酒店负责餐饮的工作人员耿笑笑手里还有几张表格,上面详细记录着不同房间留观人员的忌口和特殊饮食习惯。这里已累计接收了60多位返京留观人员,她手机里留下的表格也越来越多,谁对蛋类过敏、谁需要双份主食、谁不吃牛羊肉、谁喜欢吃水果、谁晚上不吃饭,她和厨房的师傅们早已熟记于心。

  唯一让大家措手不及的一次是3月底到酒店开展医学观察的返京人员。观察点医学保障小组在首次登记体温时了解到他是回民的信息,于是立即联系酒店工作人员说明特殊情况。由于是临时用餐时间,酒店内又没有相应食材,酒店工作人员顾不上自己吃饭,而是立即前往沃尔玛超市选购清真包子等食品为其备餐。之后的日子里,后厨师傅也时刻惦记着此事,为其准备符合口味的餐饮。

  生日 长寿面和美味蛋糕更配

  今年,一位从香港回内地的男士度过了一段不一样的时光。

  原来,今年4月,眼看着自己的生日越来越近,他想着借此机会专程回内地和亲戚朋友一起庆祝。没想到受疫情影响,在小区门口被工作人员拦下,向他说明疫情防控要求后,将其转送至经开区集中观察点进行14天的医学观察。和亲人们团聚过生日的愿望落空,这位男士不免有些失望。

  了解情况后,集中观察点工作人员悄悄为他准备了一场生日惊喜。生日当天,工作人员早早为其买来可口的生日蛋糕,并安排后厨专门为他做了一碗长寿面,在用餐时间,由送餐专员将餐品为其放在门口的桌上。随餐送上的还有一张贺卡,上面写着:一碗长寿面助你平安健康。无论身在国内还是海外,祖国永远是你坚强的后盾,不求回报。疫情阻隔了我们的距离,却隔不断我们的情谊,在这特殊的日子里,经开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全体工作人员为您送上生日祝福,祝您身体健康,生日快乐!

  像这样的暖心时刻在经开区集中观察点还有很多很多,也正是这种对细节对服务的关注,使经开区的疫情防控工作充满人文关怀,赢得留观人员的认可和好评。

  融媒体中心记者 于晓玲

  巡防员当起居民“送货员”

  2月15日早6点,天华园二里社区内外一片银装素裹,宅在家中防疫的居民大多数还在温暖的睡梦中,董石磊却早已到岗,伴随着雪花和寒风,在路灯的映照下,开始了一天的忙碌,清理积雪、准备好一天的“两查一测”装备,今天,是在雪中坚守的一天。

  董石磊是经开区巡防大队的一名巡防员,疫情开始后,他一直想要做点什么,作为常住人口多、人员结构复杂的大雄城市花园,1月30日,董石磊主动请缨,放弃春节休假,投身到社区防控第一线,在小区出入口严格把控,对返京人员、车辆逐个排查,在小区入口对进出人员进行防疫知识宣传,帮助物业人员张贴着宣传海报,对各区域杀菌消毒……尽力消除每一处隐患、堵住每一处漏洞。

  “进门查、出门查,你们都认识我了,还查什么查!”“家里吃的、喝的、用的都快没了,还管我出门,一家老小的吃喝拉撒谁管?”社区“两查一测”的第35天,对于日常的例行检查,大家都显得有点不耐烦,把怨气撒到了门口工作人员的身上。面对居民的烦躁情绪和不配合,董石磊一边表示理解,一边耐心地解释着:“疫情防控不仅关乎个人,也是对他人、对大家负责,现在的管控措施对我们都是一种保护,请大家理解配合。”

  针对上下班高峰时段小区待检车辆增多,易造成路段拥堵的情况,董石磊主动将测温工作向前移一步,提醒大家提前打开后备箱;针对门口取快递人员增多、易发生聚集的问题,董石磊在门口引导居民快速取件,组织快递员按照快递公司名称分类摆放,协调物业在外摆放快递架;遇到居民手中物品较多或推扶自行车、携带幼儿,不方便出示出入证的状况,董石磊主动协助居民开门、拿物,认真测温、耐心查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用真情服务,一来二去,社区很多居民都和董石磊成为了朋友。“小董,今天这么早就来啦。”“清明过后冷十天,小伙子,别贪凉呀。”支援社区的两个多月以来,社区周边的药店、水果摊、包子铺、复印店,董石磊心里都有一张地图,在上班之余帮助小区里的大爷大妈跑个腿、“代个购”,已经成了董石磊的日常工作。

  社区是疫情防控的最前线,也是防控工作的“最后一米”。为了守住疫情联防联控第一线,董石磊用他的暖心方式,甘当社区的“守门员”、居民的“送货员”“心理疏导员”,换取了小区居民的理解支持,为社区把好了疫情防控线。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娜

  防疫值守员“守门”也“守心”

  在经开区的战“疫”中总不乏令人感动的暖心时刻。4月15日,这样的时刻就又在商务楼宇荣京丽都上演,荣华街道的几位防疫值守队员拾金不昧,想方设法寻找失主归还失物,赢得点赞。

  当天下午快4点,荣华街道巡查队的刘大龙和组员们和往常一样,在楼宇附近巡查,一位群众向他们提供线索,在楼宇A座入口处台阶上发现一个东西。得知情况后,大家根据群众提示找到了它——一个黑色男士钱包。钱包看上去鼓囊囊的,想着尽快找到失主,刘大龙打开钱包查看,这才发现里面有近1000元现金,还有若干张银行卡、信用卡和9张发票,此外,身份证也在钱包内。

  见状,刘大龙立即拍照向队长汇报情况。考虑到疫情期间,荣京丽都实行封闭式管理,进出人员均为在楼内办公或居住的业主,所以失主是楼宇外的可能性不大,刘大龙找到楼宇物业,希望他们帮忙查询下信息。但彼时已经迎来楼宇内企业错峰下班的高峰,物业工作人员忙着查看进出人员出入证、测温工作,人手有限,只能晚些再帮忙查找。

  但想到钱包里有这么多银行卡和重要证件及财物,失主一定很着急,闲不住的刘大龙决定自己想办法寻找失主。“因为我看到发票上有企业名称,所以就想既然找不到人,那就对着大楼一层列出的企业名称看看能不能找到。”刘大龙回忆说。不过,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顺利,他在楼里没能找到和发票上名称一样的公司。这时,同事提议用“天眼查”试一试,一查,果然不出所料,失主确为楼宇内企业人员。

  根据“天眼查”的查询结果找到公司后,刘大龙根据钱包内身份证上的信息寻找到失主王尧,经提醒后王尧这才反应过来自己不小心丢了钱包。随后,进一步核实、确认信息后,刘大龙和队员们终于将钱包物归原主。王尧则不停地向大家道谢:“太感谢了,要不然光身份证补办我就得花好长时间!”

  诸如此类的暖心事在经开区还有很多。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荣华街道巡查员成为防疫值守员,和经开区及街道下沉干部、楼宇物业、巡防队等防疫力量冲在前、干在先,为商务楼宇企业复工复产、为住户健康拉起一道防护网,在守护大家安全的同时,也让大家过得放心、舒心。

  融媒体中心记者 于晓玲

  “90后”志愿者温暖返京人

  2003年的非典,郑帅是被保护的“90后”,17年后的今天,1993年出生的他冲到疫情防控一线,成为了战疫中保护别人的逆行者。

  郑帅,是博大建设市政分公司的一名技术工程师,疫情初期,亦庄控股成立了防疫后备队,开始在集团内招募志愿者,郑帅第一时间报名,经过会议动员、告知工作内容、分析当前防疫形势后,郑帅成为了第一批防疫后备队的其中一员。

  工作初期,郑帅的工作是和几名同事轮岗值守经开区返京工人安全培训体验基地的防疫工作,对来往人员测温、登记、消毒,那段时间,闲暇时间并不多,但郑帅并没有拿来休息,一有空,他就会协助基地的工作人员对返岗工人进行返岗前的分流及安全培训,以确保工人们安全意识到位,安全复工返岗。同时,接到经开区相关部门要求,防疫后备队还要配合对区内建筑企业进行复工复产情况排查及情况报备,郑帅接到任务后,认真钻研市、区相关文件,排查过程中,把文件精神传达到每家企业,粗略统计,疫情期间,郑帅和同事们协助相关部门对经开区2000多家建筑企业进行了调查登记,帮助企业了解相关防疫措施,注册尚亦城App,利用“战疫金盾”系统填报相关信息,那段时间,在线和企业沟通,和测温枪、消毒容器亲密接触,差不多占据了郑帅全部的时间。

  一个多月后,经开区成立机场专班,随着入境返京人数逐渐增加,专班人手紧缺,“哪里需要我,我就去哪里”。就这样,3月23日,郑帅穿上防护服、戴上护目镜,站在了迎接、引导返京人员的岗位上,开始了对入境人员进行一对一的定点分流转送工作。穿着厚重防护装备的他和同事们每天要说无数句“欢迎回家”,“这句简单的话可以给每一位回来的人带去一些温暖吧”。

  3月26日凌晨12点左右,专班迎来了一位10岁的小男孩毛毛(化名),郑帅和同事们来来回回观察了好几遍,确定了小朋友身边没有陪护人员,看着“落单”的毛毛,郑帅上前安抚了片刻后得知,毛毛家住荣华街道社区,是从马来西亚独自飞回来的,已经坐了30多个小时飞机的他又困又饿,了解过情况后,专班负责人开始对接相关部门,因毛毛年龄太小,不适合集中观察隔离,和社区协调过后,决定让郑帅和另一位专班成员送毛毛回家居家医学观察,一个小时后,正在等待的家人接到了毛毛,离开前,毛毛对郑帅说,“谢谢哥哥,我可以回家吃我妈妈做的牛肉面了”。

  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娜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新冠肺炎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