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两岸古籍界合作结硕果,《青溪旧屋尺牍》《通义堂尺牍》新书在上海图书馆首发

两岸古籍界合作结硕果,《青溪旧屋尺牍》《通义堂尺牍》新书在上海图书馆首发
2021年04月20日 18:09 新浪网 作者 劳动报社

  4月20日,由上海图书馆与台湾古籍保护学会主办的“《青溪旧屋尺牍》《通义堂尺牍》新书首发暨尺牍整理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图书馆举行。来自北京、天津、南京、重庆、广州、台湾和上海等地的近四十位图书馆、高校、研究机构的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上海图书馆馆长陈超与台湾古籍保护学会会长林登昱共同为新书首发揭幕。

  尺牍是一种珍贵的原始文献,历来深受学者的重视。上海图书馆有收藏名人尺牍的传统,自1939年顾廷龙先生主持合众图书馆以来,高度重视手稿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出版,经过半个多世纪来的不断征集和各方捐赠,目前馆藏明清至民国时期的尺牍文献达12万多通,是国内公共图书馆收藏名人尺牍数量最多的单位。

  本次出版的《稀见清代尺牍》第一辑《青溪旧屋尺牍》《通义堂尺牍》精装46册,以原件彩色图片与释文对照的形式面世。这是上海图书馆与台湾古籍保护学会自2010年起合作开展的古籍整理项目,经两岸学者的共同努力,在“世界读书日”前夕推出了这项重要的文献整理成果。

  本次出版的《青溪旧屋尺牍》《通义堂尺牍》是上海图书馆众多尺牍中文献数量大、涉及人物多、学术含量高、文字辩识难的原件合集之一。对于这个以清代学者刘文淇(1789-1854)、刘毓崧(1818-1867)父子为中心的珍稀资料宝库,涉及人物460余人,信函3041封。

  近10年来,两岸学者反复释读,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多次在沪台召开审稿会议,共有30余位学者参与了释读与审校,高质量地推出了这套重要的文献集成。它的出版将有助于促进清代学术史,特别是扬州学派的研究。

  《青溪旧屋尺牍》《通义堂尺牍》的新书首发,不仅见证了双方的文献出版合作,也体现了两岸学者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因此,与会学者认为本套文献的出版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