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室外电桩不足、充电柜进驻门槛高……杜绝电瓶车火灾,“插头”问题要解决

室外电桩不足、充电柜进驻门槛高……杜绝电瓶车火灾,“插头”问题要解决
2021年05月19日 15:12 新浪网 作者 劳动报社

  全国平均每年发生电动自行车火灾约2000起,80%的电动车火灾都发生在充电过程中,长期充电后电池内温度可能高达100℃,滚滚浓烟和有毒气体以每秒钟1米的速度扩散……可以说,这些数据是对电动自行车火灾危险程度最直白的描述。

  然而,在目前“人人喊停”的情况下,却依然有车主置若罔闻,电瓶入户、“飞线”充电屡禁不止,这是缘何?记者在实地采访中了解到,由于未能完全解决公共区域集中充电的“托底”服务,不少市民在明知入户充电存在危险的情况下,不得不“铤而走险”。对此,业内人士表示,想要彻底杜绝电瓶车火灾,必须要先解决“插头”问题。

  夜间时分,“飞线”悄悄下楼充电

  在位于虹口区通州路附近的一处老旧小区内,每到夜晚时分,几乎每走几步就能看到几根“从天而降”的电线。在天色变暗后,它们会被主人悄悄放下,接上停在楼下的电瓶车整夜充电,而到了天亮后,这些“飞线”则会被快速收回屋内,等待下一次“下楼”工作。

  这样的情况管之不尽。可以说,如今,在不少小区内,包括“飞线”充电、推车进电梯的电瓶车违规现象屡禁不止。以上海现有1100万辆上牌电动自行车计算,目前真正使用的约为700万辆,其中,民用量占比至少80%。倘若每栋楼都存在入户充电的情况,安全隐患让人不寒而栗。

  据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统计,全国平均每年发生电动自行车火灾约2000起,其中致人伤亡的案例,90%发生在门厅、过道以及楼梯间等场所。而80%的电动车火灾都发生在充电过程中,因为电动车充电太满,未及时拔掉插头引起火灾,并引燃旁边停靠的电动车。

  电动车引发的火灾不容小觑。根据统计表明:60%的电动车火灾发生在20时至次日5时之间。此前,上海消防部门就展开过电瓶车火灾实验。经实验证明,由于构造问题,电动车电池一旦发生短路,30秒出现明火,3分钟火焰温度1200度,火势达到顶峰,滚滚浓烟和有毒气体以每秒钟1米的速度扩散。

  缺乏公共充电设施,入户充电难以“一刀切”

  其实,早在2017年12月,公安部就出台了《关于规范电动车停放充电加强火灾防范的通告》,严禁在建筑内的共用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处等公共区域停放电动车或者为电动车充电。2019年7月,应急管理部、教育部、公安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四部委更是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凡是电动自行车违规在室内停放或者充电的,依法清理,坚决整治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人车同屋”“飞线充电”等突出问题。今年5月1日,上海更是率先出台了《上海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

  但在现实生活中,见效甚微。记者了解到,目前,沪上大部分小区对于电动车不入户的执行主要停留在规劝层面,通过口头劝阻引导电动车不进入电梯、楼栋,但若遇到一意孤行的住户,管理者也缺乏强硬措施。

  究其原因,其中不可回避的就是老百姓口中的一句话:“你不让我回家充,那你让我的车去哪儿充电?”

  在日常执法和检查中,包括消防、公安等部门也很难对于已经购买了电动车的住户“一刀切”,除非能彻底解决这些电瓶车的充电问题。

  中心区域小区公共充电覆盖率低于5‰

  这就不得不提到目前上海正在推进的公共区域集中充电设施服务。据上海电动自行车行业协会安全充电标准专家组成员彭坤灿介绍,目前,上海在这项服务上的推进力度其实并不小,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发现,受制于空间因素,以及居民传统观念的原因,真的要解决电瓶车“插头”问题,绝非朝夕之事。

  “最理想的其实是安装充电柜,因为它的安全性是最高的。”彭坤灿告诉记者,由于在充电柜内充电,自带安全喷淋设施,就可以完全杜绝电瓶入户的可能性。同时,安装在空旷场地的充电柜也可以有效降低火灾事故的发生。“其次的选择则是安装室外充电桩。”彭坤灿表示,这也是目前大部分居民小区的首选。

  但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事实上,上海的大量小区存在室外电动车充电桩不足的情况,而充电柜的入驻率就更低了。仅以上海内环内居民区覆盖率计算,现有数据或许都尚未达到5‰。

  室外电桩不足,充电柜入驻门槛较高

  据彭坤灿透露,前者是因为价格,后者则是因为空间。“一个充电柜一般都在2万元左右。”彭坤灿直言,想要安装就必须要动用物业基金。“如果要在这样的小区增加集中充电柜,或者充电桩,就需要召开业主大会,表决确定小区集中的充电装置的新增点位。”鉴于小区内电动自行车的使用者数量有限,按照民法典中“2/3业主参与表决”的要求,电瓶车充电这样的小众需求议题,极有可能被否决。

  此外,一些物业在面对此类项目入驻时还会要求设施公司支付所谓的“入驻费”,这也无形地增加了这些公共充电设施的门槛。

  而充电桩虽然价格便宜,一般一套设备在3000元左右,但由于历史原因,一些老旧小区缺乏非机动车停放空间。以中心城区为例,一些老旧小区的公共空间本就捉襟见肘,若在划出一部分用来安装充电桩为电瓶车充电,确实存在难度。

  记者了解到,哪怕在规划中存在非机动车停放空间的小区,加装充电装置也有争议。由于充电过程存在安全隐患,非机动车停放点相邻楼栋的业主往往会对安装充电设备给予“拒绝牌”。“人人都觉得应该在小区找出空间安装充电设备,但都不希望临近自家楼栋。”彭坤灿的席话颇具有代表性。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