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唱支新歌给党听|70岁老党员为啥学“磨刀”?松江这个小区用“1站4点”打通党建服务百姓“最后一公里”

唱支新歌给党听|70岁老党员为啥学“磨刀”?松江这个小区用“1站4点”打通党建服务百姓“最后一公里”
2021年06月16日 12:33 新浪网 作者 劳动报社

  不忘初心,绽放光彩,一心为民办实事,做好事。

  ——佘山镇江秋新苑居民区党总支

  “刘师傅,听说镇里组织老年人免费体检,我们这里怎么没有啊?”在松江区佘山镇江秋新苑居民区,正在小区遛弯的刘建国遇到了一位阿婆,一见面,阿婆就向他道出了不知从哪里得来的最新消息。

  “阿婆,确实有这件事,上面会统一安排,你再等等。” 刘建国一边扶老人在路边的长椅上坐下,一边耐心地解释着相关政策。

  今年已经72岁的刘建国,不是居委干部,只是江秋新苑一名普通的退休党员。而阿婆和他相识到信任,缘起于在党群服务点上,他为阿婆提供过几次磨剪刀的服务。

  在江秋新苑居民区,像刘建国这样的党员还有很多。他们在居民区党总支的组织下,通过一个党群服务站、四个党群服务点,为居民提供各种为民服务。久而久之,百姓有困难、有想法,第一时间就找党员、党组织反映,许多问题在家门口得到解决。

  这个动迁安置小区疫苗注射率特别高

  佘山镇江秋新苑社区建成于2005年,是佘山镇第一个农民动迁安置小区,面积达0.4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800余人。常住人口中,既有佘山镇各个动迁村的安置户,也有2000多名外来流动人口,还有购房后从上海市区搬到这里入住的“新佘山人”。

  “小区真得太大了,如果陌生人进小区,你说沿着主干道走,肯定找不到地方,因为每条路都宽得像主干道。”说到小区之“大”,江秋新苑党总支书记陈谊半开着玩笑。对于这位在江秋新苑已经工作了十多年的老兵来说,小区“面广人杂”带来的烦恼,伴随着他从青年步入了中年。

  “之前我们的工作就像在单打独斗,十几个人管理这么大一个小区,每个人都觉得使出了浑身力气,但是工作的成效并不明显。”陈谊坦言。

  “陈书记,打疫苗的地方在哪个房间?”采访中,一位长者慢慢走进居委会,冲着陈谊来了一句,陈谊连忙放下手中的活,将长者扶到了打疫苗的房间。

  “你猜猜,我们这个动迁小区多少人打疫苗了?已经接近5000人次。这还只是扫我们码统计的数据!”说到打疫苗这件事,陈谊显得有些自豪,在别人看来艰巨的任务,在江秋新苑却没那么难。而他最想感谢的,是居民区的党员以及镇党委政府的支持和指导。

  从今年4月开始,居民区105名党员承担了一项特别任务,当好居民区注射疫苗的宣传员,利用各种时间、途径,向居民宣传接种疫苗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而佘山镇党委政府考虑到小区老人偏多的情况后,第一时间在社区设立了疫苗接种点,方便居民随时接种。

  老百姓为何愿意相信党员的话,又为何从以前的难管理,到如今的支持配合?在陈谊看来,一切都要归功于从2017年探索的“1站4点”党群服务新模式。

  老党员把自家客厅“改装”成党群服务点

  2017年,为了凝聚党员力量,更好地服务老百姓,进一步提升社区治理水平,江秋新苑居民区在佘山镇党委的领导支持下,建立了党群服务站,服务站不仅给居民区党员提供学习交流的场所,还不间断推出各种便民服务,受到了党员百姓的普遍欢迎。

  这就是“1站4点”党群服务新模式中的“1站”。

  然而,新的问题又来了,由于小区太大,不少党员群众反映,走到党群服务站的时间差不多要半个小时,能否服务的距离更近一些?在经过综合考察和选址后,江秋新苑居民区党总支在小区的四个点位先后建立了4个党群服务点,每个服务点可覆盖500米范围内的居民家庭。

  而这些服务点无论是设在居民家中或者车库,都是党员居民自愿无偿提供。其中第一个点就设在78岁老党员夏炳根家中。

  说起建立第一个党群服务点,陈谊有些感动。“当初找到夏老谈设想时,他第一时间就答应了,说这是好事,作为一名老党员,他完全赞同。”而夏老的子女听到老父亲的讲述后,也全力支持他的行为。

  随后在居民区党总支的支持下,夏老家的客厅经过一番整修装饰,正式成为党群服务点。10把椅子、2张桌子、1个书报架,还有宣传栏、意见箱等,“基础设施”配置相当完备。

  “自从家里有了党群服务点,附近党员和居民几乎每天按时到家来,大家一起聊天、喝茶、学习或商议最近小区里的大小事。我一个人居住,再也不寂寞了。”夏炳根告诉记者,每月的固定时间,不少有一技之长的党员还会推出磨剪刀、理发、缝纫、义诊等为民服务,让老百姓的生活方便不少;而百姓有困难、有想法,也喜欢找服务点的党员反映,“虽然我年纪大了,也干不了什么事,但是看到这温馨的一幕,真的很激动。”

  有困难老百姓第一件事就是找党员

  如今,每月的5日、10日、20日、25日,江秋新苑的党员志愿者以及共建单位都会雷打不动到4个服务点上,为居民们提供免费的理发、磨刀、缝补衣物、测量血压等便民服务。甚至有的党员为了参与服务,70多岁还要学手艺。

  在江秋新苑居民区,提起老党员姚福荣,几乎无人不知,凭着一副磨刀的好手艺,每次为民服务日,他的摊位前总会排起长龙。然而,已经70多岁的老姚前几年生了一场病,一时无法再为居民提供磨刀服务,可是作为农民动迁小区,节俭的居民们早已把“磨刀”看成了一件大事。

  正在党总支犯难之际,另一位老党员刘建国站了出来,“我以前干过很多工作,有一定的基础,别看我也已经70岁了,但身体很棒,我去向老姚学习磨刀技艺,继续为老百姓提供服务。”不久之后,又一位技艺出众的磨刀师傅出现在众人面前,他就是刘建国,大排长龙的场面再次出现。

  图:记者和江秋新苑居民区党总支部分党员合影

  除了夏炳根、姚福荣、刘建国,在江秋新苑党总支的党员志愿服务队伍中,还有77岁高龄的乡村医生周宝龙,随叫随到的家庭医生黄菊妹,24小时开机的年轻党员、律师刘慧俊……105名党员都在通过不同的方式,为居民服务,闪耀着党员的光辉。

  因为党员的无私奉献,老百姓更加相信党,相信党组织,也更愿意敞开心扉。有了困难、疑惑,他们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党群服务站反映。

  “小区刚建好的时候我们是有一个儿童游乐园的,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隐患就被物业拆除了。现在小区人口越来越多,要是能再新增一处儿童乐园就再好不过了。”2020年4月,在广泛收集居民意见和公开征询结果后,新的儿童游乐园建成启用,圆了居民的“微心愿”。

  自2017年以来,江秋新苑像这样通过党群服务站点收集到的民情数不胜数,老旧机动车停车位改造;新增停车位、非机动车停车棚、新能源充电停车位;修补小区内路面坑洼;更换维修楼道内老旧防盗门等等,每件实事的完成,让党员在老百姓心里的分量又厚重了几分。

  江秋新苑居民区党总支小档案

  佘山镇党委副书记徐渊告诉记者,在佘山镇,党建服务点或建在党员客厅中,或布局在居民区楼道内……星罗棋布的党建服务点,成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平台、基层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重要阵地。下一步,将进一步激活党组织的“神经末梢”,延伸党组织的工作触角,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