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做最适合孩子的“创+”课程,让灵动的生命在渤海飞扬

做最适合孩子的“创+”课程,让灵动的生命在渤海飞扬
2020年07月02日 17:07 新浪网 作者 齐鲁晚报
做最适合孩子的“创+”课程,让灵动的生命在渤海飞扬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通讯员 王健 记者 赵旭

做最适合孩子的“创+”课程,让灵动的生命在渤海飞扬

  “这是我这学期制作AI智能识别垃圾桶,它的原理是……”,面对着镜头,滨州市渤海中学南校区六年级一班的王悦凯齐自信满满。在刚刚结束的省科协、省教育厅主办的第35届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经过市级海选、作品提交、视频答辩等形式,获得一等奖。

  这已经是他第二次获得省级比赛一等奖,去年11月,他参加山东省国防知识竞赛,凭借出色的知识储备和团队合作能力,在比赛中一路过关斩将,直到最后站上演讲比赛的舞台,格外引人注目。

  “他做事情非常认真,善于思考,不管是课堂上还是实践活动中,他总是积极地表达着自己的想法,各项成绩都非常出色。”班主任韩菲菲老师这样评价他。

  “王悦凯齐是众多渤海园优秀学子中的一员,我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打造了别具特色的“1+7+X”课程,实现了全员育人、全科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听到王悦凯齐再次获奖的消息,渤海中学南校区校长张玉娥并没有感到意外,她始终相信,学校里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块金子”。

做最适合孩子的“创+”课程,让灵动的生命在渤海飞扬
做最适合孩子的“创+”课程,让灵动的生命在渤海飞扬

  夯实基础课程,打造高效课堂

  基础课程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自2017年起,渤海中学南校区确立课堂改革的目标和思路,选用合理的课堂教学策略,才能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学校聚焦学科学习目标,创设学习情境,科学设计学习问题和策略,以“学生发展”引领“学科教学”,让课堂教学能够更好地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服务。

  “我们不断从学习目标设计、问题设计、导学案设计、综合探究设计等方面去改造我们现有的教学方式,从“学生发展”的视角思考和选择教学的内容与方法,形成“以学定教,合作助学”统领学校课堂教学模式建设。”副校长张淑华说。

  各学科组结合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确定课例研讨方向,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学科组内的磨课研讨,定主题、定形式、定时间、定地点稳步推进教研活动开展。学校还定期开展骨干教师展示课、教学能手示范课、新教师汇报课各类的展评活动,教学基本功、“三说”说课、优课课例等比赛活动,以赛促研,引领老师们快速掌握核心素养理念下的课堂变革和教学变革,以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2018年末,学校还引入了“学习共同体”的理念和教学思路,各学科结合具体教学情境,不断地调整固有教学模式,每一堂课都在特定教学理念指导下形成特定的教学模式。现在,各学科教学模式基本成型。

  “新的教学模式对我们这些新任老师来说太重要了,这是让我们能够快速进入教师角色的最大的帮助。”吝孟孟老师说。她是去年才进入学校,现在已经是一位非常出色的数学老师。

做最适合孩子的“创+”课程,让灵动的生命在渤海飞扬

  多元活动课程,塑造个性特长

  学校是适合每个生命成长、发展和完善的教育生态园,一切有助于学生全面而个性化成长的活动都视为课程。

  “每位教师在开设活动课之前先要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开设方向,并且制定详细可行的课程纲要上交。老师们还要各自制定宣传海报,张贴于三个大厅醒目位置,并在利用大课间时间进行宣讲,吸纳更多有兴趣的孩子加入。”据教务处主任李敬华介绍,这是基于兴趣的选课走班,孩子们非常乐意参与其中,也能有更多收获。

  现阶段,学校共开发了70多门校本课程,包括必修和选修课程。根据国家教育方针和地方特色,设置文明礼仪、习惯养成、红色传承等德育课程和传统文化、安全教育等校本必修课程,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学习习惯、家国情怀、安全意识和道德情操;校本选修课,学生选课走班,实现课程全覆盖,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全面发展,并找到适合自己的特色课程,让卓越的孩子更出彩。

  每天下午4点半开始,校园里格外热闹,每个教室、每个角落都有学生社团在活动,这是学校里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王悦凯齐所在的创客社团就是其中之一。

做最适合孩子的“创+”课程,让灵动的生命在渤海飞扬

  创新项目课程,培养实践能力

  自2018年,学校开始流行一个非常新颖的词汇——“创+”。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或许不懂这个词语的含义,但是他们惊喜地发现,这是一个充满“魔力”的课程。

   “学生在生活实践中经常会遇到很多问题,如何拿到比较烫的食物,如何向别人推销自己的产品,如何交到更多的朋友等等,我们的‘创+’课程就是以驱动型问题为引领,让学生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谈到设计“创+”课程的初衷,学校课程中心主任墨艳丽介绍,“‘创+’课程打破了原有教学中的学科界线,实现了多学科融合,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学校根据年级特色积极开展课程项目设计和课堂教学方式研讨,利用每周两课时给学生呈现一种全新的上课体验。老师们先后开发了“高处坠物”“认识自己”“认识皮影戏”“废旧物品做风铃”“制作机械手”“学做推销员”“健康饮食”“认识太阳系”等六十多项项目化课程。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应当是有趣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教学中老师关注的不是学科本身,而是学生,从学生发展的角度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在师生对话中实现“乐教”与“乐学”的融合。” 校长张玉娥说,“我们希望用这样丰富、趣味、多元的课程,为学生提供适合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新教育,给每个孩子创造人生出彩的机会。”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