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四十年阅读之记忆

四十年阅读之记忆
2020年07月13日 08:07 新浪网 作者 齐鲁晚报
四十年阅读之记忆
四十年阅读之记忆

  四十年,弹指一挥间。

  回头想想,40年前,我还是一个15岁的少年郎,而今,却已跨入了中年的行列。40年来,让我记忆最深的,还是有关阅读的记忆。

  真正感受到阅读的愉悦,是从阅读文学作品开始的。

  15岁的时候,我刚刚升入初中三年级,当时正值各种文艺刊物复创刊。印象中除《人民文学》之外,还有《花城》、《萌芽》、《青春》、《海燕》、《泉城》等等,可以说铺天盖地。

  在上小学时,曾借着“评《水浒》批宋江”的活动,偷偷地看过全本插图的《水浒传》;在防震棚里,阅读过缺皮少页的《一千零一夜》、《聂鲁达诗选》、《战斗的青春》、《红日》等,那里面充满人性的故事,让我朦胧地感到比光明正大地看《向阳院的故事》、《艳阳天》、《金光大道》等当时的流行书有吸引力得多。

  初三那年,我在上课时间读冯骥才的《义和拳》时,书被班主任老师发现并没收。

  出人意料的是,当老师发现我读的书不同于当时班中流传的《梅花党案件》、《一双绣花鞋》之类手抄本时,立马就将书还给了我。让我更意外的是,老师还将自己家中刚刚从内部购得的《儒林外史》、《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以及《唐诗》等书拿给我读。

  在随后的日子里,读书的胃口渐渐大了,常常觉得借书读解不得饥渴,便萌生了买书的念头。

  可是,在那家中只有父亲一人挣钱,一个月几十块钱的收入养家糊口尚显紧巴的日子里,家中哪有钱让我买书呢?

  没办法,除了从自己嘴里“抠”钱之外,唯一的办法就是“偷”了。

  记得1979年的夏天,在铁路合作社里,我看到了一本刚出版的竖排的《红与黑》,书价是一块九毛五分钱。从此,天天放学后,我都要到商店里去看看,生怕自己看上书被人买了去。 

  日思夜想了半个多月,最后,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趁家中无人,在母亲放在衣橱底层用“红卫兵”袖章缝制的放置各种票证的袋子里“偷”了2块钱,才了却了一桩心愿……

  1980年前后,课余时间我常常跑书店。当时济南市每个区都有一家新华书店,它们分别是位于经二纬三路的市中店,十二马路西市场的槐荫店,泉城路上的历下店以及济洛路上第二工人文化宫边上天桥店。另外,就是在中山公园附近的古旧书店,洪家楼附近的历城新华书店了。

  由于兜里没钱,多数时间里,我便“赖”在书店里“蹭”书看,等攒够了钱,再将自己心仪已久的书捧回去。而这样做的代价就是常常连回家的5分钱的车票也付不起了,只好饿着肚子歩行1个多小时走回家去。

  后来,与两位同学学会了“以书养书”的办法:就是从家里“偷”出几斤粮票,或是几副劳保手套,到英雄山路靠近城郊的路口,等待进城做生意的农民,将手中的粮票或者手套换成几元钱。然后,再到书店买上几本当时十分畅销的《外国流行歌曲选》,或是到纬二路的济南市邮局,抢购几本《大众电影》、《电影画报〉等抢手的杂志,加上一倍甚至两倍的价格,转手倒卖给其他想要的买主。

  这样,一来二去,手里的资金便渐渐多了起来,想得到的书,也自然被源源不断地抱回了家中。现在家中的藏书有四分之一就是在那个时候买下的。

  就这样,从阅读《雷锋的故事》、《欧阳海之歌》、《红旗飘飘》革命读物,实现了到阅读《一千零一夜》、《约翰·克里斯多夫》、《高老头》等世界经典名著的转换。

  阅读,为我枯燥的中学生活注入了一汪春水,不仅滋养了我青春的心灵,更为我打开了一扇丰富而美妙的精神财富之门。

  上世纪的80年代的中期,正是各种思潮泛滥之时,各种文学流派层岀不穷。那时,我最看重的是商务印书馆岀版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这套300多卷本的丛书,我用自己并不丰厚的工资,前后购回了五六十本。

  当时,我身处在铁路沿线的养路工区。每天在繁重的劳动之余,我就手捧着柏拉图(古希腊)的《巴曼尼得斯篇》、霍尔巴林(法)的《健全的思想》、培根(英)的《小工具》、黑格尔(德)的《哲学史演讲录》及《小逻辑》、弗洛伊德(奥)的《精神分析引论》等等,坐在人走之后显得空落落的工区大院里,伴着春、夏、秋、冬,日销月长,一路读下来,尽管有许多哲学名词、概念艰涩难懂,但阅读却为我寂寞的生活洒下一缕缕阳光,让我的精神世界不再感到无助。

  1986年秋季的一天下午,同事们已下班回家。我坐在工区一个角落里,拿出已阅读过两遍的杰克·伦敦的《马丁·伊登》,在瑟瑟秋风的陪伴下,一路读下去……等我从书中的世界回到现实时,太阳已西下,我周围满是树上落下的金黄叶子。那一刻,我的眼前展现的是读《生活的渴望——凡·高自传》时意象中油彩鲜亮的一片生命的金黄色。我一时恍然,几乎不能把持自己,我仿佛进入了凡·高描绘的《向日葵》图像之中,进入了一种永恒之中……

  如果说,上学和刚参加工作时的阅读,为我开启了一扇未知世界的门,那么,进入中年之后的阅读,在改变我人生境遇的同时,更为我增添了诸多友情和亲情。

  进入中年后,所阅读的书目,也渐渐的偏向了闲情和传统。诸如周作人的《看云集》、《夜读抄》、《谈龙集》、《谈虎集》,蔡国藩的《中国历朝通俗演义》,明清的《闲雅小品集观》等等。这时的阅读,感到的是天高云淡,心境疏朗。让我与朋友有了更多共同语言,与孩子有了更多交流。

  中年的阅读,为我奔波的人生涂上了一层油彩,在丰富了自己内心世界的同时,更丰富了我的生活。

  现代传媒的快速发展,让人们丢弃了许多传统的东西,包括阅读。

  其实,一个有悟性的人,在回首生命的时候会发现:那苍茫的来时路,其实没有任何际遇可以省略,没有任何一种心情可以超越。成长的历程仿若一根环环相扣的链条,你看得清与看不清,愿意走与不愿意走的每一步路都必须走过,许多警悟必须进入某个阶段才能够获得。天真是什么?天真是人在成长历程中剥落层层尘埃之后的本真。成熟的天真洗尽铅华,无所矫饰,是以无所畏惧,也不因生命成熟而萎化,反而老来弥真。

  成长是一种日趋平和简淡的过程,而越是简练自然,就越是接近实实在在的本真。

  这就是四十多年来传统阅读带给我的感悟。

  感谢幸逢这变革开放的年代,读书的禁区越来越少,从而让在我阅读中感受到经典名著中寄寓着的大家学者们对生活、对世界最透彻的感悟,并让我人到中年还保存着一份天真的性灵。

四十年阅读之记忆

  (本文图片选自网络,致敬原创,如有侵权敬请告知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