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稻熟江村蟹正肥 细品徐渭笔下蟹的不同风味

稻熟江村蟹正肥 细品徐渭笔下蟹的不同风味
2020年10月01日 17:10 新浪网 作者 齐鲁晚报

  文|邱俊霖

  俗话说“西风响蟹脚痒”。每年中秋之际的螃蟹黄满膏肥,正是品尝蟹肉的最佳时机。中秋节吃螃蟹的习俗由来已久,古人在中秋吃蟹讲究颇多,许多文人墨客还会将螃蟹写入诗中或是绘入画中。

  在画螃蟹的画里,明代画家徐渭笔下的蟹独树一帜。

  徐渭,字文清,后改字文长,是浙江山阴(今绍兴)人,他的别号很多,有天池山人、青藤道士、田水月、漱仙等。徐渭算得上是一位奇才,集诗文、戏曲、书画成就于一身。

  徐渭笔下的蟹,和他的其他画作一样,用笔放纵,不追求形似,而是突出感觉。比如,在他的《黄甲图》中,他便以奔放精练的笔墨来画出螃蟹的爬行之状。

  《黄甲图》中的蟹,身子是用三笔浓墨涂抹而成的,八条腿蜷曲收拢,值得注意的是,螃蟹的两个蟹螯却画得大而细致,蟹螯上的齿纹用笔尖点得很是锐利。这只蟹正在爬行,但显得颇为笨拙,可以看出它并不是快速移动,而是缓慢前行。这只蟹虽然只是寥寥数笔,却集浓、淡、枯、勾、点、抹等诸多笔法为一体,螃蟹造型写意,却质感、形状、神态全在,生动形象。

  在螃蟹上方,是两枝肥阔的荷叶。荷叶用笔阔大,偃仰有致,已经显露出凋零之状,彰显了清秋气氛,更让人感觉到了无尽的秋意。值得注意的是,徐渭在绘画时往水墨中加入了适量的胶,避免了水墨渗散。

  在《黄甲图》的右上角有徐渭题诗:“兀然有物气豪粗,莫问年来珠有无,养就孤标人不识,时来黄甲独传胪。”指的是螃蟹昏昏沉沉、胆豪气粗、腹中空空,但是偏偏却有着一副与众不同让人不识的样貌。而这个时候黄甲吃香,所以让它独能黄榜题名进登甲第。因此,许多人认为,徐渭此画是借螃蟹粗鲁横行的形象,来嘲讽当时那些胸无点墨、世人不耻,但却能依靠人脉关系或金钱徼幸高中、身登甲第的人。

  而在徐渭的《花卉鱼蟹图》卷中,徐渭同样以春水墨狂放的笔锋,一气呵成,绘出了一只简约却颇具神采的螃蟹,描绘了深秋时节螃蟹的横行之态。而在这幅画卷的蟹画中,他也题诗道:“老人画懈(蟹)复题诗,正是秋深稻熟时。饱却黄云归穴去,付将甲胄欲何为。”他抓住了螃蟹饱食稻子(“黄云”指稻子)后躲在洞穴中的特点,讽刺那些饱食终日、享尽荣华而不愿为国作战的武将。

  此外,徐渭还有《题画蟹》诗:“稻熟江村蟹正肥,双螯如戟挺青泥。若教纸上翻身看,应见团团董卓脐。”说的是秋高稻熟时,江村蟹肥,别看螃蟹双螯如戟挺立在青泥之上,但如果把它翻身朝上画在纸上来看的话,那么就像董卓圆团团的肚脐了。董卓是汉末权臣,因作恶多端,死后士兵在他肚脐上点了灯,脂膏流了一地。这是抓住螃蟹秋后正肥、腹中充满脂肪,蟹黄的特点,来讽刺那些脑满肠肥的封建权贵。

  徐渭对蟹观察细腻,最擅长刻画螃蟹的爬行状,他笔下的螃蟹活灵活现,往往寥寥数笔,螃蟹的质感、形状和神态具足。 实际上,徐渭创作蟹画多幅,题蟹画诗多首,他很喜欢运用螃蟹的不同特征,对世情作不同侧面的讽刺。

  明清时期,科举考试逐渐僵化,弊端显现,许多真正有才华者常屡试不中,像徐渭这样的奇才,却连应八次乡试都未能中举,而那些不学无术的人却常能高中,然后盛气凌人,不可一世,徐渭对这种现象极为不满,故借用螃蟹的形象来进行讽刺。

  徐渭的画作对后世影响很大。画家齐白石在抗日战争时期曾作过一幅螃蟹画,上书“看你横行到几时”,以表达他对日本侵略者的痛恨和抗日必胜的信念,我们从中似乎也能看到徐渭的影子。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徐渭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