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暴雨逼停的K15列车上,50个志愿者的51个小时

暴雨逼停的K15列车上,50个志愿者的51个小时
2021年07月24日 01:03 新浪网 作者 齐鲁晚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李静荆新年王瑞超实习生殷舒欣

  7月19日7:35,从济南站始发到重庆西的k15次列车,像往常一样正常始发,16:50,K15次列车到达郑州,乘客上下车,除了列车晚点,其他好像一切正常。让1333名乘客没有想到的是,仅仅在50分钟后,K15次列车开到了距离郑州仅20公里的关帝庙站,这一站并不在列车的正常线路上。

  更让1333名乘客没有想到的是,就在这一站,他们和41名列车员,共同经历了51个小时23分焦灼而又漫长的等待。

  1374人,从素昧平生到生死相依,这51个小时,他们仿佛在一座孤岛上做了一场梦……

  一个小时的回家路被按上暂停键

  7月19日下午16点50分左右,李超从郑州站搭乘k15次列车。那天李超结束铁路乘务工作以后,计划回家到巩义,却没想到平日里一个小时的回家路程,变成几十个小时的漫长等待。

  按照时刻表,K15次列车于7月19日7点35分从济南站始发,经过27个多小时的行驶就能够到达终点站重庆西站。

  离家越来越近的时候,李超听到车厢里列车长广播:“因为暴雨,本列车暂时无法行进,给您带来的困扰敬请谅解。”17点40分,k15列车停靠在距离郑州不到20公里的关帝庙站。李超和车上1330多名乘客那时候不知道,郑州城内已经暴雨成灾,也不知道这次停车将要面对什么。

  “前进进不去,后退退不出。”K15次列车车队长张瑞联工作30年来,第一次遇到这样严重的情况。晚上,列车始终停靠在关帝庙小站。好在车上一直有电,可以保证车上照明,乘客们也在焦灼中听着窗外的雨声逐渐入睡。然而张瑞联却无法入睡,因为调度命令始终遥遥无期。

  第二天早上,车上的紧张情绪开始弥漫开来。李超买的是站票,所以上车以后就坐到了餐车内。在餐车内,买饭的人越来越多,排起了长队,甚至有人因为买饭起了争执。

  窗外雨越下越大,车窗外的积水越涨越高。因为关帝庙站不是客运站,而是货运站,k15次列车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就是物资补给。

  李超在铁路上工作期间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没想到以乘客的身份经历这些。李超也出现了头晕的情况,就趴在桌子上企图缓解精神压力,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结束这场等待。

  “崩溃。”李超说,就只有这两个字能够形容当时的状态。密闭空间内人员流动困难,越来越焦躁不安。

  选择留下

  7月20日,雨越下越大,物资短缺、情绪焦虑、突发疾病,困难接踵而至。

  “济南站到安康站,一共21个小时车程。到现在已经停了13个小时了,一动不动。”这是吴波恩7月20日上午八点半发的一条朋友圈。

  “被困了30多个小时了,雨还下个不停,车还一动不动,车上已经有人生病了。遥遥无期。”这是吴波恩7月20日晚上八点多发的一条朋友圈。

  吴波恩是7月19日从济南乘坐k15次列车到安康出差,却没想到在三十而立之年有这样一次难忘的经历。“刚开始停下以为只是短暂的正常停车,但第二天醒过来才意识到不对劲。”

  有人对着车窗张望,有人不停给家人打电话,有人不断找乘务人员询问发车时间。吴波恩是在4车厢的卧铺车厢,硬座车厢窄窄的过道里更是挤满了人。看到有家人接走列车上的乘客,也有很多人陷入了更深的绝望,于是有乘客不断提出要自行下车。

  吴波恩也想下车,找个宾馆住下,或者想办法拼车回家,但是没有得到乘务人员的允许。当乘务人员下车走进雨中,积水淹没膝盖的时候,吴波恩和乘客才意识到列车外面意味着更多的危险。

  透过车窗,吴波恩看到乘务人员趟着水,雨水浇在身上,他们一箱一箱地搬运着矿泉水、方便面。这些方便面、矿泉水比往日里任何食物显得更加珍贵。

  负责出去采购物资的就是车队长张瑞联。“每一个决定,都得为这1300多名乘客负责,每一个决定都不能有闪失。”为了保证旅客饮用水,列车上已经采取了停掉洗漱用水的措施。但是20号车上的饮用水和食物已经出现了短缺,张瑞联便跟一名乘务人员一起到周边的村庄里采购物资。“当时开着车都是漂的,水淹到引擎盖,开车就像开船一样。”庆幸的是,当时还可以采购到物资,张瑞联带回了蔬菜和200多斤大米。

  20日晚上,列车长刘德鹏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难题。一位40多岁的女性面色发白,呼吸困难,开始吵闹着要下车。同乘的弟弟找到刘德鹏求助,并告诉他姐姐患有密闭恐惧症。刘德鹏为了避免造成乘客恐慌,一边安抚她,一边向站上求助,最后由当地医院将乘客接走。

左:刘德鹏;右:张瑞联。

  车上有41名工作人员,情绪安抚、分发物资都成了问题。“各位旅客,我是本次列车列车长,旅客中有党员、军人及退伍军人、院校学生的旅客与工作人员联系,列车需要大家配合做好运输秩序的维护及车内服务保障工作。”7月21日上午6时,吴波恩听到了k15次列车广播中列车长刘德鹏的声音。

  吴波恩,还有20多名乘客听到广播后聚到了一起,面对面建群,进入了“k15志愿者“微信群。”吴波恩想的是,与其着急,不如留下先把手头的工作做好,这样无论是折返还是前进,首先要度过这一难关。

  车厢里的“小社会”

  张瑞联说,这趟列车就是一个“小社会”。这个“小社会”里,有的乘客需要回家奔丧,有的乘客要到外地出差,有的乘客需要探望住进icu的亲人,有的乘客抱着发烧的孩子。

  邵文浩十年没有坐过绿皮火车了,如果没有这场大暴雨,他应该正在跟两个同学一起在重庆游玩。7月20日,邵文浩看到微博上郑州暴雨的信息,便退掉了预定的酒店,准备着打一场并不知道多久的“持久战”。

  7月21日,这三名曲阜师范大学的大学生,成为了k15次列车上的志愿者。当乘务人员从村里采购到物资以后,邵文浩便跟其他志愿者一样跟着列车长下车,下到列车外,跨过轨道,踩着石子,淋着雨,爬上站台搬运物资。

  志愿者越来越多,从23名很快就发展到了50多名,志愿者互相之间不认识,“几车厢志愿者”就是他们的代号。邵文浩说,当时觉得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应该多做一点,而且车上有一位王叔叔,很关心我们,就像在家里一样。

  邵文波提到的“王叔叔”,是志愿者团队中偏年长的一位,并且有着28年的党龄。王学东是济宁人,常住重庆,这次是回到兖矿探望母亲。王学东给车队长提出一个是,把信息给大家及时发布,安抚大家的情绪。作为乘客,王学东跟其他乘客沟通起来便减少了障碍,当他把暴雨信息和生活物资保障情况讲给乘客的时候,就更有感染力。

  7月21日上午,吴波恩拿到了8根火腿肠,但他所在的4车厢里有11位孩子,六七个老人,还有两名孕妇。吴波恩内心产生了为难。怎么分?分给谁?吴波恩告诉乘客们,希望大家先让给需要的孩子和老人吃。吴波恩走完4车厢的时候,手中还剩下一根火腿肠。

  K15次列车有17节车厢,每一节车厢有两名志愿者。在这17节车厢里最繁忙的就是餐车,餐车有四名工作人员。为了保障物资供给,车队长张瑞联决定将餐车盒饭以成本价销售给旅客,老人半价,孩子免费。吴波恩和其他志愿者便走进了厨房,摘菜、装米饭、装车。得到了物资补给,盒饭里装满了米饭和蔬菜,然后乘务人员和志愿者便推着餐车,由近及远进行发放。

  车内,随着一分一秒的流逝,饮用水逐渐消耗殆尽。21号上午,饮用水告急。志愿者和乘务人员便到站上烧开水,然后一水壶一水壶地运送到车上。列车上的防洪水、防洪粮也破封使用,旅客的情绪逐渐得到了缓解。

志愿者吴波恩。

  回归平凡

  吴波恩休息了一晚,第二天上班路上,看到熙熙攘攘的人群,才感觉到生活变得真实起来。“每一次面对焦急的旅客,总感觉有一种使命在身上,有一股力量在驱使着自己。从前一直觉得灾难离自己很远,这一次是切身体会到了,但我们也是不幸中的万幸。”

  再回忆起k15次列车上的故事,吴波恩能想到无数个感动瞬间。当时车厢内还有一位大姐好不容易联系上自己的老公,当老公开车从济南赶到郑州的时候,列车也接到了折返的通知。吴波恩既感动,又惋惜,但终归一切等待是以团圆为结局。

  其实,刘德鹏和张德瑞在21日晚上八点半左右已经接到了折返的通知。在那一场没有目标的等待中,刘德鹏做过最坏的打算,离开这辆列车,带着乘客转移。然而他们知道,转移,意味着面临更多未知的难题。所以接到通知的那一瞬间,刘德鹏没有告诉乘客,因为此前已经接受到过通知,最害怕的就是看到乘客看到希望却又失望的表情。

  7月21日晚9:03,K15次列车开动,以每小时45公里的速度从郑州折返回济南。就是在那一刻,列车上有人欢呼,有人唱歌,甚至有人抱着电话哭了起来。

  7月22日中午12:50分,K15次列车到达济南,下车听到“欢迎回家”的一瞬间,刘德鹏哭了。

  23日,邵文浩已经回到威海,在家里过暑假,三个朋友也因为这次经历成了“生死之交”。王学东也从已经在济南乘坐飞机,回到重庆。

  K15次列车志愿者群没有解散,来自四面八方的乘客互相道着平安。对大家来说,k15次列车上这次经历,就好像做了一场梦。

  如今,这场梦终于醒了,大家又重新回到了现实,生活回到了正轨……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郑州市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