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热搜上的厦门“贵族学校”,周杰伦都成了嘉宾,背后的深意你没懂……

热搜上的厦门“贵族学校”,周杰伦都成了嘉宾,背后的深意你没懂……
2025年03月07日 11:35 新浪网 作者 美国留学那点事

  01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比我们想象中更大。

  最近一个音乐老师的视频在网上火了。

  视频中,这位老师烫着爆炸的小卷发,化着妆,自信而飞扬地跟孩子们唱《看我72变》。

  而在她的带动下,孩子们也欢快地跳起舞、唱起歌。

  老师歌唱得很好,简直可以媲美一众明星了,绝对专业出身,而孩子的舞蹈也跳得很好,可以看出来功底深厚。

  视频中孩童们的自信、欢乐,感染了很多人。

  许多网友纷纷在下面评论:

  这才是真正的上音乐课!

  这样的老师才是真正教会了孩子们好多东西。

  言下之意就是,这种教育方式才真正适合中国的孩子。

  而自己的孩子在这样的课堂里,才不会被埋没,他们的个性才能得到施展。

  这个视频在全平台的转发现在已经超过百万,引发了很多家长的共鸣。

  但我仔细想想,好像哪里不对。

  顺着这条线,我们去扒了一下这个老师的往期视频,才发现,她“大有来头”。

  她的音乐课堂,跟我们普通人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她会带领孩子们唱一些旋律很强的流行歌曲,根本不用完成校本课程里的任务单;

  孩子们的英语口语都很不错,所以在她的课堂上,也时常出现一些英文歌曲,特别的“洋气”;

  在她的课堂里,孩子们不必拘泥于“师生”关系,可以席地而坐,可以三三两两地抱在一起唱歌,唱到尽兴时,还可以站起来舞蹈。

  更厉害的是,还有很多明星来探班。

  我们普通人看演唱会一票难求的周杰伦、刘畊宏,都来这个老师的课堂,跟孩子们互动。

  不仅是他们,很多名人都来过这所学校,谷建芬,鞠萍姐姐……可谓是星光熠熠。

  在这种自由,包容,洒脱的课堂氛围下,孩子们青春洋溢,朝气蓬勃。

  这样的学校,无疑是很多人的“梦中情校”。

  的确,如果孩子能上这样的学校,不仅增长见识,也能对他们的性格塑造大有益处。

  但当我搜了搜这所学校的学费,顿时傻眼了。

  这是厦门一所老牌私立贵族学校,这里的学费12万起步,如果算上寒暑假参加的活动经费,一年20万还是保守的数字。

  这个价格,就已经把很多羡慕的普通家庭拒之门外。

  看到这里,我也终于明白了孩子们为什么如此自信而松弛:

  在这里读书的孩子,都是非富即贵的家庭出身。

  他们根本无需面对高考的压力,更没有家长在他们耳边不断地提醒家里的经济状况不行。

  他们只需要,跟随老师好好享受童年的生活,大声地歌唱,欢乐地舞蹈。

  他们没有升学的压力,不需要千军万马跟人家去挤独木桥,偶尔还能跟明星们近距离互动,这样的人生,该是何等的惬意与舒适呢?

  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下学习和生活的孩子,怎么会不自信,不阳光?

  他们自由而自信的背后,是强大的家庭给他们在托底。

  02

  其实像这样的“贵族学校”还有很多。

  看过一个博主参观浙江的一个贵族学校。

  当普通人家的孩子还在为中考苦熬的时候,这个学校的课程,涵盖了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全部内容。

  而这里给他们提供的超好环境,也是包罗万象。

  游泳馆,化妆间,舞蹈室,巴西柔术馆……只要你能想到的,这里几乎都有。

  校长说:你不必样样精通,只需要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

  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里学习、生活,大胆地释放天性,追求自己的兴趣。

  他们可以成为艺术家,可以成为领袖,可以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任何人。

  而这背后,都是钱在支撑。

  自信、松弛,个性十足,在这样的贵族学校里成长起来的孩子,大多都是这样的性格。

  他们无需追求什么东西学了有用,能赚钱,他们只需要知道做什么能让自己感到快乐和有价值就行。

  看到这里,你或许明白了。

  无忧无虑的,根本不是孩子的年龄,而是他们背后的资源。

  那背后每年几十万的学费,那强大的经济和物质支持,给了他们释放个性的底气,让他们可以在包容、松弛的氛围里,勇敢地做自己。

  原来,真正的素质教育,是需要金钱作为底气的。

  03

  为什么今天我想要写这个话题呢?

  是因为我们很多家长,在短视频看到这个“好的教育方式”就要去学习,看到那个“国外自由教育方式”就要去效仿,非常盲目。

  而我想说的是,作为普通的家长,不要盲目地去羡慕这样的教育方式。

  没有足够的资本,如果你盲目去模仿和跟风,只会让自己跳入火坑,陷入绝境。

  我想到前段时间,一则引爆网络的消息。

  很多高中学校开始全面放开,周末双休。

  有人欢天喜地,觉得终于可以让孩子轻松一点了。

  有人唉声叹气,要是纯靠孩子自觉学习,不知道又会有多少孩子被刷下来。

  而这个消息还没有明确成文的时候,有些学校,却“顶风作案”了。

  他们宁愿交罚款,也必须要让孩子们周末在校补课。

  有人质疑学校的做法:孩子们要自由,要懂得放松。

  但在这个视频的评论区,很多家长吐露了自己的心声。

  “孩子是高兴了,家长却高兴不起来,因为孩子不自律。”

  “真的要双休可就落后很多,除非家里有钱。”

  “双休意味着有钱的一对一,没钱的就玩手机。”

  在农村,大部分的家庭,需要的是一个松弛感强,兴趣广泛的孩子吗?

  不,对于他们来说,孩子有没有考上大学,才是最重要的事。

  考上大学,就意味着你有机会可以考公、考编,去大公司上班,从此走出农门,去城市里找到立足的根本。

  它像是一扇门,帮助普通的农家孩子,从乡村来到城市,从闭塞来到开阔,从平庸走向富足。

  其实我们的每一条校规背后,都有着十分人性化的深意。

  为什么很多学校要求统一校服?

  因为校服是没有品牌之分的。

  无论你什么样的家庭背景,什么样的经济实力,只要在学校,你跟大家都是一样的,这样大家就可以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学习上。

  也许我们现在的教育,会让你感到束缚,但请相信,它是真真切切地在保护我们。

  见过一个视频。

  有些中考失利的孩子,不到15岁就要进入职高,学习厨师。

  他们从此要面对的,就是日复一日的颠锅、炒菜,与油烟为伴。

  不是说学习这些就没有出路,而是,以后他们的人生,会少了很多可能性。

  这些孩子,可能就是初中时追求个性,在学习上松弛感十足的那一批人。

  而他们的家底,也无法托举他们另辟门路,于是只能中考分流。

  所以,那些所谓的松弛、个性、洒脱,这些东西对于我们普通家庭想要吗?

  当然想要。

  但我们能承担得起的吗?

  那就不一定了。

  普通人,一旦像有钱人家孩子那样,等待你的就是被冲刷,被淘汰的命运。

  今天说这些,并不是为了让大家对贫富差距感到绝望。

  而是,我们都应该正视一件事:

  也许我们现在的教育,或许会让你感到压抑,但请相信,它可能是最适合你的。

  不要只说它扼杀了孩子的个性,却不说它维护了一群人的公平;

  你只看到它制定了太多条条框框,却不曾知道,它给了无数普通人托底的勇气。

  个性,自由,松弛,美感,这些词语,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种奢侈品。

  它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做后盾,是用钱去堆积,而它对普通人来说,却是空中楼阁,镜花水月。

  不要去羡慕别人的生活。

  这个世界,有很多横切面,你和他们,只是不在同一个平面上罢了。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周杰伦厦门市
来自于:四川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5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