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国内的很多北方朋友们来说,这几天来势凶猛的大范围寒流,是不是让你顿感“一夜入冬”?虽然人类文明已经发展到了相当高的程度,但季节和气候变化对各领域的影响,依然是难以避免的事情,军事方面亦是如此。
高海拔地区的解放军在屋里吃火锅
在21世纪第三个十年的今天,无论是寒冬来袭还是“四季如冬”的高原山地环境,解放军战士们皆可穿着保暖能力不俗的棉服和冬季作战靴,在有暖气或空调等具备恒温与保温效果的设施内“吃着火锅唱着歌”,让不少在这方面能力不足的外国军队“羡慕嫉妒恨”。
古代军队在冬季也要作战
但在防寒保暖技术远不如现在这么发达的古代,军队该如何御寒呢?莫非寒冬来了就不打仗了吗?倒也不是,在军事斗争需求压倒一切的情况下,该打的仗还是要打,该出的兵也还是要出,只不过御寒手段会简陋不少,军队受的罪也更大。而在避免“挨冻受罪”这方面,中国历朝历代军队的防寒保暖技术堪称“革命性进步”的时间点,应该是在明朝,更具体一些就是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间。至于为这个“革命性进步”打下基础的人,则是中国著名纺织家黄道婆。
宋末元初的天才织女黄道婆
宋末元初的天才织女黄道婆,成功地将棉纺织技术进行了大力改良,使棉纺织衣物从以往的只有王公贵族才穿得起,变成了寻常百姓也能穿的日常衣物。而明太祖朱元璋则是以带有强制性的国家政令的方式,大力推广了棉花这种经济作物的种植,让中国的棉纺织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期。
朱元璋推动了中国棉花种植业的推广
那这在军事领域的意义为何呢?熟悉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在中国历代的中原王朝中,虽然一些王朝国家的疆土版图确实包括某些纬度较高的地区,但中央政府对冬季尤为寒冷的北部地区的实际控制其实相当薄弱,即很难长期维持军事存在,原因就在于棉纺织品大规模普及前,军队并没有御寒能力如此强的被服。无法御寒就无法长期派驻有战斗力的部队,对北部地区的控制力自然就很弱,而当地的社会治安、匪患、边境安全和贸易安全等,就都是难以彻底解决的烂摊子。
明太祖朱元璋的画像
而到了明清时期,得益于棉花的大规模种植和棉纺织品的普及,中国的领土实控范围才首次真正实现向北延伸,达到了历朝历代鲜少触及的辽东地区。从这个角度来说,纺织技术鬼斧神工的黄道婆和农民出身的朱元璋,这两位在中国领土版图的演变过程中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游牧民族多选择兽皮制成的衣物
那可能就有人要问了,在御寒效果较好的棉纺织类衣物得到大规模推广的明朝之前,各朝代的中国军队都靠啥抵御寒冷呢?讲实话,当时的选择并不多,游牧民族多使用捕猎而来剥下的兽皮来制成衣物,而农耕民族则多采用传统纺织业中的丝麻制品所制成的衣物。至于渔猎民族嘛……那些南方鱼米之乡在冬天鲜少遭遇寒流寒潮,生活在那里的人对御寒衣物的需求也较少,不然你猜为啥如今这些地方都没有暖气供暖呢?
丝麻制品的御寒效果较差
转回来接着说。对于古代的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来说,兽皮和丝麻制品的地位都与今天的棉花一样,是一种典型的国家战略级物资,在和平时期以实物税的形式由政府征收,战时优先供应军队。不过呢,二者各有各的缺点,都不是理想化的御寒被服材料。
狩猎是个带有运气成分的事情
游牧民族御寒用的兽皮,往往难有稳定的供应来源,毕竟捕猎本就是一种带有很大运气成分的活动,猎物逃脱是家常便饭,且还伴随有一定的人员伤亡风险。即便是人类可以养殖的牲畜,其能否产出足够的兽皮也需要“看天吃饭”,干旱、疫病、养殖方法等因素都会极大地影响牲畜的成长和存活。至于农耕民族的丝麻制品,其供应来源倒是比兽皮稳定很多,但以麻布包裹丝绒所制成的被服,在御寒效果上要比兽皮差一些。如果想达到和兽皮相近的御寒保暖效果,那就只能“多穿几层”,结果就是士兵的身体运动性下降,难以同某些机动灵活的敌人交战。
有什么恩怨都等到来年开春再说
所以说,兽皮和丝麻制品虽然部分解决的军队的冬季御寒保暖问题,但也真的只是“部分解决”。至于更早的时期,即兽皮和丝麻制品被用作衣物之前,军队在冬季行动时穿什么呢?不用想了, 那时候压根就没有像样的保暖衣物,谁会在冬天打仗呢?在高纬度地区的寒冬中挑衅找事,跟给自己找死几乎毫无区别?只要“冬将军”一来,所有需要出兵打仗的恩怨都得先放下,憋到来年开春暖和过来后再算账……
在高海拔寒冷地区守卫国土的解放军
所幸,如今的中国不仅是农业大国,还拥有全球最发达的制造业,棉花类作物的产量节节攀升,纺织技术领先世界,各类新型防寒材料和技术也是层出不穷。这些都是国防事业的有力保障,为解放军实现真正的“全疆域、全天候作战”提供了坚实的保障,让老百姓能够踏踏实实地过日子。于是,今天你穿秋裤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