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中央美院邱志杰教授:人工智能会逼着艺术家里出现新的梵高和毕加索

中央美院邱志杰教授:人工智能会逼着艺术家里出现新的梵高和毕加索
2022年09月11日 09:46 新浪网 作者 新浪新闻

  来源 :羊城晚报 · 羊城派

  

  艺术进入数字时代

  人人都是艺术家吗?

  2015 年,谷歌推出图像识别软件 Deep Dream,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创作图像开始在世界广为传播。" 现在我们教会了 AI 写书法、画地图、写诗、聊天。机器人微软小冰就是我的学生,是我教她画画的。"

  邱志杰说,2019 年艺术界最火的新锐艺术家 GAN,全称叫 " 生成对抗网络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

  简单说来,GAN 是一种算法,法国艺术组织 Obvious 运用 GAN 创造了 11 幅艺术作品,其中一幅作品曾出现在 2018 年 10 月佳士得拍卖会上,并以 43 万美元的高价被拍走,一时引发轰动。

  在邱志杰看来,数字时代的艺术或者艺术的数字化,并非前所未有。" 艺术史上一个重要节点是版画的发明,令艺术品可以进行复制;另一个重要节点是摄影的出现,直到今天数字艺术可以进行无损传播,这给艺术家带来的挑战当然很大。"

  但他认为,最大的挑战还是艺术生态的改变," 很多地方都在做沉浸式展览,追求娱乐化,有的策展人明确地在展厅设置打卡点,大家都被绑进某种‘网红经济’,也就是‘注意力经济’。但我个人比较感兴趣的,还是能够真正推动思想解放和生活形态变化的科技艺术。"

  与此同时,邱志杰认为江湖上存在着大量 " 假 " 的科技艺术。比如用 IPAD 画一张画,PS 加个滤镜,甚至用美图秀秀给照片调色然后上传到社交网络。如果这也可以算作科技艺术,那难道人人都是艺术家?

  " 但为什么你的东西不能卖钱,他的作品可以拍卖?这就回到了特别古老的一个问题——为什么毕加索这么画一笔,是艺术名画,而你那么画一笔,就是小朋友的涂鸦?怎么去判断这里面的价值?

  独一无二是价值的来源吗?……这回到了艺术史的价值认定:不单是美学的,也是社会的;最后其实是一个政治经济学的问题。" 邱志杰说。

  人工智能催生

  真正伟大的作品还在路上

  未来,人工智能会取代人类的工作吗?

  在邱志杰看来,翻译和司机是会被取代的选项,但最后被取代的会是音乐家还是画家呢?他笑说,估计是画家:

  " 现在中央音乐学院做的音乐人工智能,作曲能力非常强,会让很多音乐创作者无路可走。但从目前看来,AI 绘画比起我们这样的画画老炮儿,还是差很远。"

  面对人工智能给艺术界带来的影响,邱志杰是乐观主义者。" 艺术普及教育可以交给人工智能,比如教孩子学书法、学画画,还可以让机器人的机械臂教孩子如何运笔。无论是基层艺术教育,还是满足低端的基本设计应用,人工智能一定会起到推动作用。"

  邱志杰说:" 人工智能有这个可能,把新时代的艺术家逼成新时代的梵高和毕加索。我们今天无法想象的全新艺术,会因为人工智能而出现,真正伟大的作品还在路上——当然,我的观念可能是比较乐观而勇敢的。"

  

  2022 年 9 月 11 日羊城晚报 A8 版报道

  " 不要忘了,当年摄影术出现的时候,也曾逼得很多画肖像画的画家纷纷下岗。但正因为摄影术的出现,才令画家们开始思考要画成什么样才是摄影不可取代的,因此我们拥有了梵高、塞尚和毕加索。"

  邱志杰说:" 我相信,今天人工智能所起到的作用,可能就像当年摄影术所起到的作用一样,它会把一些艺术家逼到悬崖边上,而这些艺术家在跳下悬崖的时候,如果不想摔死,他们只能被迫进化、长出翅膀。"

  【简介】

  邱志杰,1969 年生于福建省漳州市。1992 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版画系,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创作活动涉及书法、水墨绘画、摄影、录像、装置、剧场等多种方式。作品被各大国际和国内美术馆收藏,其中包括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大都会美术馆等。

  2012 年,担任第九届上海双年展的总策展人。2017 年,担任第 57 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的策展人。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