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偶像公司造演员,歪打正着还是深谋远虑?

偶像公司造演员,歪打正着还是深谋远虑?
2019年11月15日 17:58 新浪网 作者 Vlinkage

  新时代的偶像,是影视综音时尚全面发展的全能型艺人。尤其在行业寒冬,不多发展几项技能,如何在大浪淘洗后立足。与演而优则导这种需要融会贯通才能破壁的职业身份转换不同,唱跳和表演——两个毫无关联的领域,并不需要触类旁通就能轻松跨界。

  最直观的体现,是偶像跑去做演员。跌宕起伏的道路,有人凯旋、有人折戟。云泥之别的结果,与幕后操盘手的操控休戚相关。

  今年双11晚会,因爆款剧《陈情令》爆火的肖战、王一博各自美丽、互不同台。从戏里捆绑“魏羡CP”到戏外无情地从“博君一肖”提纯,对CP粉是残酷暴击,却也映射出两位偶像艺人分属经纪公司的博弈。

  哇唧唧哇、乐华——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两家偶像型公司,如今不止培养偶像组合,还制造演员。当然,还有其他同类玩家早已入局,例如专注打造大型女团的丝芭传媒。

  一边是影视寒冬大部分N线演员变社畜的热议话题刺激从业者的敏感神经,另一边是偶像型娱乐公司扎堆往演员市场“趟浑水”,是利益所致,还是另有隐情?擅长做偶像却开辟演员新赛道,在诸多外界因素影响下偶像型娱乐公司的未来前景又如何?

  偶像跨界演员的“秘密”

  前段时间,龙丹妮、杜华参加某次活动的同台,登上了热搜。前者成名于湖南卫视、被冠以娱乐圈“选秀教母”的美誉,是哇唧唧哇CEO;后者发迹于知名唱片公司、被粉丝赋予“商业鬼才”的称号,是乐华CEO。

  作为两家重量级的偶像娱乐公司,哇唧唧哇旗下运营的偶像组合有X玖少年团、火箭少女、R1SE,乐华则有UNIQ、乐华七子NEXT、宇宙少女、YHBOYS等,加起来占据了国内偶像市场的半壁江山。

  令人玩味的是,一些出道几年的偶像组合的成员,在唱跳专业领域表现平平,反倒是转战表演一炮而红成为“顶流”,譬如来自X玖少年团的肖战和UNIQ的王一博。

  偶像公司造演员,歪打正着还是深谋远虑?

  偶像组合出身,因为一部爆款剧炸出了愈发敞亮的演员道路,艺人身价飙升。这条偶像跨界演员的利益链,坚定了注重培养偶像的娱乐公司挑战新业务的信心。于是,频频把旗下偶像推向各个剧组,担任大大小小的角色。

  范丞丞、程潇主演了古装神话剧《灵域》,杨超越主演了《极限17:羽你同行》《仲夏满天心》和正在热拍的《神医凰后》,孟美岐、肖战主演了电影《诛仙》,吴宣仪和肖战主演了网剧《斗罗大陆》。今年SNH48总决选冠军李艺彤则首度主演武侠剧《美人暮白首》。

  偶像公司造演员,歪打正着还是深谋远虑?

  偶像型娱乐公司偏好打造演员,看似“不务正业”,但究其原因也在情理之中。

  一方面,国内匮乏的偶像产业土壤让原本专职唱跳的小哥哥小姐姐没有可施展才华的舞台;另一方面,或许意识到“单飞红、合体糊”的真谛,偶像公司开始了拆团的操作,把组合成员单拎出来放进表演战场去磨练。此举能最大化盘活旗下偶像艺人,为他们提供多栖发展的机会,说不定还能发掘一些具有表演潜质的好苗子。

  这种对偶像的运营新思路,主要目的在于拓宽多元化的盈利渠道。众所周知,打造偶像团体的培训和运营成本高、回本周期长、回报率又没有保障。与其死守一方阵地,不如主动开疆拓土,谁先抢占先机,拔得头筹的几率就更大。如此看来,偶像类娱乐公司让偶像去演戏,并非玩票。

  况且,这么做除了能收割国内的粉丝红利,还有海外迷妹的大蛋糕。《陈情令》正在韩国热播,网上遍布韩饭对主演吹的彩虹屁。公司能借助偶像做演员的热度来带动其所属男团的关注度,以实现多赢。毕竟用中国男团和优质的韩国男团正面刚,胜算不大,所以另辟蹊径不失为一种高瞻远瞩的策略。

  偶像公司造演员,歪打正着还是深谋远虑?

  再者,尽管一些偶像型娱乐公司之前“造”演员有过试水,但收效甚微。如今有视频平台做靠山,各种优质影视、营销资源聚拢,对艺人的知名度大有裨益,何乐不为。傍上了平台爸爸,“偶像变演员”等于走上了一条捷径。

  而从资本角度来看,偶像公司若出了一个明星演员,短期内利于融资。同时财报中艺人经纪业务的数据越好看,能助推公司估值上涨,为上市做背书。

  新赛道开启的正反面

  偶像型娱乐公司最核心的业务板块之一是打造偶像组合,这是一条难以预测尽头的烧钱之路,然而粉丝强劲氪金能力构筑的金矿却吸引着制造者们义无反顾。他们企图用高辨识度和差异化的“硬核”团体撬开粉丝的钱包,可这条生产流水线上的产品却往往因为同质化扎堆而被淹没。

  想成为偶像产业的标杆,前提是必须有健康的资金链维系公司的正常运转。基于现有偶像资源裂变出的表演新业务,能在一定程度上分担现金流的压力。

  深耕偶像领域的娱乐公司,开辟演员新赛道的优劣势十分明显。

  优势在于,近两年优爱腾三家头部视频网站接连打造多档偶像类选秀综艺以期争夺付费会员,而为节目输送选手的偶像类娱乐公司刚好能借此契机宣传旗下艺人,双方立场找到了接驳点,合作水到渠成,甚至因利益关系深度绑定。于是来自偶像公司的人气选手直接出演视频平台的自制剧,可谓近水楼台先得月。

  偶像公司造演员,歪打正着还是深谋远虑?

  劣势在于,偶像型娱乐公司缺乏优质影视资源,旗下偶像转战表演的难度高、机会少。而且公司对偶像的主要训练项目是唱跳,很少涉及表演课程,导致非科班出身的偶像表演短板明显,如果公平竞争选角,不易胜出。

  虽然有风险,但依然无法阻止偶像型娱乐公司跨界的脚步。这种错位的现象,给行业带来了截然不同的影响。

  为影视行业输送新鲜血液,更符合视频平台打造年轻化网剧的选角标准;新偶像演员的高性价比,规避了限薪令等政策条款,让制片方有更多费用花在硬件制作上——这是偶像公司“造”演员的积极一面。

  偶像公司造演员,歪打正着还是深谋远虑?

  同时,也伴生着些许负面效应。

  一是挤压了表演专业学生的生存空间,并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选角工作室的正常工作秩序;二是表演功底薄弱的偶像,不过关的演技会加深大众对流量的偏见;三是粉丝容易对公司分配给爱豆的表演资源有异议,滋生网络暴力。

  阴霾笼罩下,前景如何?

  天价片酬、税务风波、滥用替身、撕番大战……所有附着于演员身上的沉疴终于在去年集体爆发,导致今年演员市场在影视寒冬中更加低迷不振。而掌握话语权的视频平台又提出演员分约,对以表演为生的从业者无疑雪上加霜。

  转行、退圈、沦为社畜,并非危言耸听,而是发生在笔者身边的事实。当一些人为了生存不得不选择离开这座围城时,另一些人正在逆流而上。

  尽管懂得针对自身基因趋利避害,但被诸多不可控外因裹挟下,偶像型娱乐公司打造演员,真的能无往不利吗?

  不一定。

  首先,视频平台提出演员分约,容易激化经纪公司、艺人和视频平台之间利益分配的矛盾。但随着资源逐渐寡头化、被垄断,缺乏影视资源的偶像型娱乐公司若不妥协让步、抱平台大腿,旗下偶像的表演机会就会寥寥。取舍抉择很艰难,考验的是公司掌舵者的前瞻眼光和果敢魄力。

  其次,之前有些偶像演的影视剧扑街,除了能让粉丝小众自high,对出品方、制片方、平台方并无正向赋能,相当于花钱做无用功,这给偶像公司造演员的前景蒙上了阴影。导致在项目前期风险评估阶段,片方会更重视演员配置。

  另外,当下现实主义题材成为创作主流,年轻偶像能胜任的屈指可数。他们的形象限制了戏路,更适合青春、古装、甜宠几类年轻向剧集,而这类剧受众圈层局限、出圈率较低、容易触碰政策红线,甚至还可能面临播出风险,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偶像转型演员的国民度提升。所以偶像公司造演员,到底是笔划算的买卖吗?值得思考。

  偶像公司造演员,歪打正着还是深谋远虑?

  当然,有些公司会一边为旗下偶像搭建影视资源,一边送他们参加表演竞技类综艺,刷国民度或者让更多的圈内人看到,希望争取多一些表演机会,但结果有点适得其反。因为路铺好了,走的人表现如何才是最重要的。

  最后,偶像型娱乐公司打造演员,其实处于一种矛盾状态。红了,艺人会成为众矢之的、可能会触碰高片酬等政策红线;不红,跨界试错需要时间人力成本,长此以往若还不见成效,肯定不行。所以是否要将偶像推上表演道路,除了与艺人天赋有关,关键还取决于公司长期的运营方向和盈利能力。

  偶像公司造演员,歪打正着还是深谋远虑?

  结语

  虽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但在掘金的诱惑驱使下,一批批跨界玩家依旧争相入局。他们并非不知前路崎岖,但未知的惊喜更具吸引力。除却沦为战场牺牲品的盲目跟风者,那些从一开始就制定好终极目标且无畏前行的人,正改写着游戏规则和行业秩序。

  偶像公司“造”演员,是互联网造星浪潮下的一个因子,沉浮于当下这个新兴事物发展的必经阶段。是该坦然接受,还是断然禁止?没有统一标尺,需要从业者扪心自问来回答。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