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这些系列AK长形都相似,但在细节上都各有不同。下面就简单说下这几款枪械的不同之外,复杂的结构不多提,只说下外形上比较容易观察到的~~~
首先我们以AK-47步枪为基础:
AK-47步枪第一型枪
AK-47步枪第二型
AK-47步枪第三型
首先这三型AK-47步枪的下护木表面全部为平滑面,然后注意其刺刀的形状。这两点与AKM步枪是不同的。另外这三型AK-47的弹匣表面处理也不同,I型弹匣表面没有加强筋;II型弹匣表面有3条加强筋;III型弹匣表面则为四条加强筋。
我国的56式冲锋枪仿制是的三型AK-47步枪。
卡拉什尼科夫在1953年至1954年期间改进AK-47,最终定型为AKM步枪。AKM也有3型枪械,它至今为止生产量最高、影响最大的AK步枪。在AK步枪的型号里产量最大的一型步枪。
AKM 第2型枪
AKM 第3型枪
这两型AKM步枪,与AK-47的不同之外,比较明显的有AKM步枪的下护木表面全部设有“手指槽”,便于射手在连发射击时控制武器。在AK47步枪的护木则没有。然后,AKM步枪改用新型的多功能刺刀,外形与AK47步枪使用单刃刺刀明显不同。另外,从AKM 3型步枪开始,其枪口上设有一个斜切口形的枪口防跳器,这是辨别AKM 3型步枪的明显区别。当然,AKM的 2型枪则没有设这个防弹器。也就是说要注意一点,AKM并不是全都有防跳器设计的。
第3型 AKM步枪后期装备了玻璃纤维塑料弹匣。注意其枪口的斜切口形枪口防跳器。
第3型 AKM步枪后期装备了玻璃纤维塑料弹匣。注意其枪口的斜切口形枪口防跳器。
我国的56式突击步枪(早期称呼为冲锋枪)与AK-47的性能基本一致,外形上稍有不同,比较容易辨别的地方,一是准星,AK-47的准星为半包式两侧护翼,而56式冲锋枪则为全包式的护环,护环顶端有开孔;还有就是56式突击步枪最特别的地方是采用了折叠式的三棱刺刀。这与AK-47与AKM的刺刀都完全不一样,非常有标识度。
图为56式木托步枪
56-1式突击步枪 由是采用的向下折枪托。
不管56式还是56-1式突击步枪其下护木表面都是平滑的,没有手指槽的设计。
AK-74突击步枪与AK-47与AKM相比,就变化比较明显了。 首先AK-74步枪装有枪口消焰器,这是与AK47与AKM都不一样的地方。弹匣采用是模压成型的玻璃纤维塑料材料制成,曲度降低。与AK47的弯弹匣有明显区别。枪托两侧加工有长约100mm、宽19mm的槽,以作为识别标志。其口径也从AK47系列7.62毫米改为5.45毫米的小口径弹药。
AK-74突击步枪。折叠版被称为AKS-74
AK-74M突击步枪 该枪与AK-74相比,在外观上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把原来鲜艳的颜色部件都改为暗色。深棕色的玻璃纤维塑料代替原来的木料作为枪托、护木和握把的材料。护木上还增加了防滑纹。
中国很多武器的研制是从全面引进前苏联武器的基础上开始起步,比如中国的56式冲锋枪的各项技术数据、生产设备甚至样品都是直接从苏联引进。由于师出同门,分辨AK47、AKM、56式冲锋枪就需要从细节上入手了。
一是从准星护翼上看,前苏联以及其他国家生产的AK47的准星主要为半包式的护翼准星,但是在56冲得身上,则改成了全包式的护翼准星。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国内考虑到在夜晚等观瞄环境不佳的情况之下,没有经验的士兵和使用者可能会把枪口的护翼当成准星来进行瞄准。因此,国产化的56冲护翼为全包式,AK系列则为半包式。
二是从机匣上看,AK-47第一型采用冲压机匣,第二型采用锻压机匣,第三型采用铣削机匣。第一型外观最具特色;第二型与第三型机匣两侧前段都有矩形凹槽,而两者机匣与枪托连接处、铆钉位置都有明显不同。56冲早期型采用AK-47第三型的铣削机匣, 56冲后期型就采用了AKM冲压机匣。56冲后期型的冲压机匣与AK-47第一型的冲压机匣的外观差异很大,与AKM的冲压机匣也有区别,铆钉位置与RPK轻机枪相似。
三是从枪刺上看。这个也是最大的差异,国外的AK大部分使用的都是匕首型刺刀,而国内除了早期的部分56冲批次也是使用匕首型刺刀之外,其余的批次大多是使用下挂式的三菱刮刀。
四是从枪身文字上来看。56式冲锋枪是我国生产和装备量最大的自动步枪,至今仍在装备部队。56式开始设计几乎都是仿照AK-47的·,但是在快慢机上印有汉字,这个小细节,可能很多朋友都没有注意到,不过,只要找到一把56式冲锋枪,还是能够找出相应位置的汉字的。
说实在的,小编刚去部队的时候用的是81-1,我还天真的问班长这是不是AK!现在想想都想笑!
还有什么可以快速分辨型号的方法,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图片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