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面试相对轻松,15分钟结束,耶鲁大学全奖offer

面试相对轻松,15分钟结束,耶鲁大学全奖offer
2021年11月03日 18:44 新浪网 作者 世毕盟教育

  

  申请背景: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专业

  GPA:4.65/5.00

  Rank:1/79

  TOEFL:111,R30 + L29 + S24 +W28

  GRE:160 + 166 + 3.5

  研究经历:南大化院实习一段

  南大生科院实习一段(湿实验)

  墨尔本WEHI研究所实习一段(干实验)

  申请结果:Yale BBS PhD– Computational Biology and Bioinformatics

  Pennsylvania MS of Biostatistics Columbia MS of Statistical Genetics

  Paper:SCI A区,三作(有机化学)

  申请前-一切都始于Berkeley交换

  其实我在大三之前一直都是一个没有什么规划的人,可能是因为在拔尖班的缘故,在每周40+课时的重压下,每天想的只是如何学习,才能取得一个较为满意的GPA(不过事后发现,一个较高的GPA确实是一切的前提)。大三上的湿实验室经历,让我隐隐觉得对传统的生物学兴趣不大。在大三下学期,因为课程的减少,于是报名了Berkeley春季交换。但由于项目原因,只能选择生物专业的课程,便又开始了与前两年无异的生物课程学习。也是在那个时候,由于某些原因认识到一位生物统计方向的老师,在与她交流的过程中,萌生了对生物统计的兴趣。但由于那时对数学及编程所知甚少,我开始了这两方面的自学,并每周向老师和她的两位学生请教问题。在Berkeley交换期间正巧赶上学院内和WEHI研究所合作的毕设项目的报名,在发现WEHI有Bioinformatics方向后,我便立即报了名,并顺利通过了面试。在Berkeley春季项目结束后,由于意识到大四毕设项目的开始时间在申请季前一两个月,通过毕设项目仍可以在申请季前积累研究经历,所以我没有联系暑研,而是继续申请了Berkeley暑校,修了Probability和Python两门课程。

  八月份,我顺利来到了墨尔本,开始了Bioinformatics方向的学习。来到WEHI的日子并不轻松,本以为自己已经修了一些相关课程,有了一些基础,但在和老板沟通后,发现自己离做项目仍有很大欠缺,故在第一个月继续学习老板推荐书籍的指定章节,并每天和老板交流讨论问题。就这样,在九月份时,终于开始了自己的项目。

  申请季-世毕盟全程跨国指导

  第一次听说世毕盟是在大一的宣讲会上,但当时觉得自己离申请太遥远了,所以并没有在意。真正与世毕盟签约是2018年初,来到Berkeley 后真正确定申请方向为生物统计时。因为绩点已经满意,首先与培训师研究的是TOEFL和GRE问题。在听说很多学校的TOEFL有效期是1.5年而非2年后,我在2018.6回国时又重新考了TOEFL。我的GRE其实是首战,当时是本着“反正还要再考,第一次就当试一下”的心态。考完后发现成绩不高,但也不是低得离谱。但培训师告诉我,成绩已经过线,多出的精力不如放在学习和科研上时,我才放弃了二战GRE的计划。

  推荐大家九月份获得所有大三下成绩时就打印好中英文的成绩单,以及要好对应数量的带学校章的信封,尤其是在国外的小伙伴,一定要不厌其烦的催促在校的同学,因为当你正式步入申请季的时候,可能就已经忙到焦头烂额从而忘记这件事。我申请的学校只有UCLA一所需要在申请时就邮寄纸质成绩单,其他学校只需上传电子版即可,但正式录取后仍然需要邮寄。

  九月份开始利用课余时间听世毕盟的培训课录音,内容包括文书写作、推荐信的获取、选校选专业等。其中文书写作会呈现和培训师所发的不同的模板,并且会逐句分析它的优缺点。在选校选专业的课程中,老师会按学校、按专业详细地分析项目的特点,此版块可以详细听和自己相关的学校。总之,这个课程包不但系统地将申请流程(包括申请前期和后期)详细分板块地介绍,还会穿插各种真实案例,使我能更佳清晰地认识自己的水平,并在申请过程中有更准确的判断。

  九月份开始了选校,当时已经确定申请Bioinfo或Biostat方向,但没有确定是否要读PhD。在和培训师与Mentor(哈佛大学博士后)线上讨论几次后,按照USNews的排名,只申请了排名较高的几所学校的PhD,并申请了一些MS项目作为保底。然后是推荐信,由于Mentor在八月的提醒,我来到WEHI后便认真学习工作,每天找老板问问题或是讨论项目,最后不出意外地拿到了长达两页纸的强推。最后是CV,PS以及有可能自己完成的推荐信的准备,我选择的是DIY,写完初稿拿给Mentor改写专业内容,然后是培训师改格式,最后发给GGU Native Expert Team进行内容的润色。由于我的“强迫症”属性,把几乎每个学校的PS版本都发给了Mentor进行修改,但即使是10、11月修改文书高峰期,文书几乎都能在两天内改好返还到我的手里。

  Yale项目面试时间在较早,在12月中旬,当时在按世毕盟建议准备科研内容ppt的基础上又准备了一下Mentor发给我的PhD面试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以及面试最后自己想问的问题。在面试时虽然没有用到ppt,但是准备的过程让我串起了整个的科研经历,并能顺利地将它讲成一个完整的故事。由于准备充分,面试的过程相对轻松,15分钟就结束了。12月底,如愿拿到了Yale的offer。

  申请后-最后的总结

  回顾我的申请经历,我在统计方面相关的课程严重不足是我申请的弱项,但较高的GPA和一封强推是我的优势。其实与老板每天的见面并不只是“刷脸”,在很多时候发现自己的课题做不下去时,老板的一句点拨真的可以使自己茅塞顿开。想对学弟学妹说,要提早规划自己未来的发展,当觉得Master或PhD想跨专业申请时,不如提前修一门相关专业的二专。另外,海外的科研经历真的很重要,因为除了它能带给你一封推荐信和CV、PS上的一段经历之外,更能让你深入了解到真实的科研环境,以及你是否在未来真的想做科研。

  最后,祝大家明年申请顺利!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