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看完今年春节档后我更加理解:成功的商业化电影就是让观众掏钱

看完今年春节档后我更加理解:成功的商业化电影就是让观众掏钱
2021年02月17日 17:27 新浪网 作者 BT财经网

  文丨BT财经

  很多就地过年的人万万没想到,今年不用抢春运车票机票,却要开始抢电影票。

  虽然有人吐槽着动辄80、90一张的电影票,但是今年连大家“嫌弃”的第一排都全部售空。

  屡创纪录

  面对人们空前的观影需求,不少影院紧急增加了凌晨场,有的影院甚至开始全天连轴转。

  B叔有位朋友在二线城市的电影院里工作,自从大年初一以后就没回过家,吃住都在影院里,自我感慨“过年这几天都没见过阳光”。

  目前,2021春节档期内含预售总票房超过2019年春节档的总票房,创下新纪录。而在此之前,今年春节档就已经突破之前的多项数据,例如创下春节首日票房、连续四天总票房超过10亿元等新纪录。

  今年春节档最火爆的电影是2020年因为疫情被撤档后吊了观众一年胃口的《唐人街探案3》(以下简称“《唐探3》”)已经打破包括中国单日票房纪录、春节档首日场次记录、首日人气记录等在内的12项中国影史记录。

  万万没想到动画片《熊出没:狂野大陆》同样打破了我国春节档动画片首日票房纪录。要知道,《熊出没》根本没人看好,B叔的几位粉丝说,去看《唐探3》和《李焕英》没买上票,又特别想看电影,最后直接看了《熊出没》,没别的,就是想去去电影院。

  数据表明,从2014年起,我国春节档电影总票房基本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创造了一年又一年的“史上最强春节档”。

(数据来源:灯塔专业版,BT财经制图)

  

现在春节档已经有自带流量的性质,例如去年被叫停的春节档中,除了《唐探3》外,还有《紧急救援》《中国女排》《囧妈》《急先锋》。

  但是,除了《唐探3》挺到了今年春节,其他电影撤出春节档之后都不甚理想。其中《姜子牙》票房最高16亿,《紧急救援》4.8亿,《急先锋》2.9亿,《夺冠》8.4亿。

  可以说,只有《姜子牙》能勉强盈利,其它几部影片几乎没赚钱,还有不少血亏的。

  影视股回春?

  在票房的刺激下,2月16日率先开市的香港市场上,影视行业股“涨”声一片。猫眼娱乐、阿里影业、英皇文化产业等涨幅都一度超过20%。

  今年春节档无疑给低迷了一年的影视行业一剂强心针——我们又行了!网络上各种类似“春节档拯救中国电影”的言论,让不知多少A股股民摩拳擦掌,等着初七开市后冲向影视股。

  先冷静一下。

  首先,历年春节档电影表现都分化不小,今年尤甚。从排片量看,大年初一“春节七雄”的排片量就已经差距很大,《唐探3》和《李焕英》两大热门占据了50%以上。到假期最后一天,上述两大热门排片更是加起来占据了72%,其他五部电影只能抢夺剩余28%的时间。

(数据来源:灯塔专业版,BT财经制图)

  

由此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各电影票房的差距,以及进一步带来的片方分账的差距。

  据部分媒体报道,号称特效就耗费了上亿元的《刺杀小说家》总投资成本不低于7亿元,而其目前票房只有将近5亿元,片方分不超过2亿元,基本已无望覆盖成本,有粉丝打抱不平道:“这部电影在暑期档是过10亿的片子,为啥要在春节凑热闹”。

  同样,《侍神令》《人潮汹涌》等电影的片方分账都不足1亿元,可能面临巨大亏损。

(数据来源:灯塔专业版,BT财经制图)

  

其次,资本市场反映的是结合公司经营现状的基础上,投资人对公司未来价值的预判。这也是常见的一部非常叫座的电影上映后,出品方股价不升反降的原因:投资人已经提前布局,电影上映的时候就是变现的时候。

  具体到影视公司,就涉及到市场预期票房和实际票房两组数据。如果一部电影实际票房高于预期,那么该电影带给出品方公司的价值可能被低估,还有投资空间;如果低于预期,则此前的价值可能被高估了。

  当然,在真实的市场博弈中,还有更多的干扰因素,不能只靠一部电影现实和预期的差距判断投资时机,春节档电影的“票房寿命”也不止过年这几天,后续还会带来收入,但春节期间的数据依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数据来源:灯塔专业版,BT财经制图)

  

今年春节档“七雄”的部分上市出品方名单如下,请看官老爷们自取,这些名字可都是老熟人了。

  票房有了,口碑没了

  今年春节档还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唐探3》从上映首日开始在豆瓣、影评人等处口碑就扑街,豆瓣评分一路下滑,观众却依然热情,票房一路走高。《唐探3》因此成为“30亿俱乐部中评分最低的电影”。

  为什么一部口碑这么差的电影依然能稳坐票房冠军,收获超过30亿票房?我们认为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原因:

  1.上文提到的今年春节的特殊情况导致看电影人数多、平均票价高;

  2.《唐人街探案》系列已经有IP基础,自带流量;

  3.豆瓣评分和影评人评价只能代表中国的小部分观众。在根据参评人数加权平均计算了豆瓣、淘票票、猫眼上的评分后,《唐探3》的分数差距与其他“30亿俱乐部”成员的差距显著缩小。

(数据来源:灯塔专业版,BT财经制图)

  

第3条原因非常值得注意。豆瓣和影评人主要代表文艺青年、专业人士或者至少有比较强电影赏析能力的人群,但正如快手靠“老铁文化”崛起、拼多多靠下沉市场突围,中国更多的是“非专业”的观众。他们中有很大一部分不在乎电影的艺术水平如何,甚至他们平时根本没有时间或舍不得走进电影院,春节档对于他们来说,只要电影看着高兴、看着“爽”就够了。

  因此,在淘票票、猫眼上评分的人们,给出评分的原因并不是电影如何,而更像是“电影是否值回票价”。“值”的评判标准,通常包括特效是否刺激、演员是否知名、笑点是否像刷两个小时短视频那样密集。电影中的细节、逻辑、人物刻画等,就显得更无关紧要了。

  《唐人街探案》系列基本完美覆盖上述“踩分点”,被称为是成功的商业化系列电影绝非浪得虚名。

  这种电影同样是受到资本青睐的,资本投资一部电影并不求影史留名,只求商业回报,只要观众愿意掏钱,口碑再差都没关系。

  毕竟成功的商业化电影即让观众掏钱。

  但是,随着网络的普及,上座率之前需要三到五天才会被口碑影响,现在只需要几个小时。《唐探3》排片量、上座率一路走低,口碑更好的《李焕英》排片量和上座率快速上涨,正说明了口碑对于电影的重要性。

(数据来源:灯塔专业版,BT财经制图)

  

除非有持续良好的口碑保障,靠系列IP疯狂躺赚的时代很快就要过去了。剧情、人物、情感等方面出彩的电影才能受到更多人喜欢,有更好的票房表现。

  听闻陈思诚把《唐人街探案》系列称为“唐探宇宙”,并且宣布将开拍包括《唐探4》、《唐探5》在内的7部电影,均预计2023年前上映。

  B叔不禁倒吸一口冷气:一部好电影打磨一年都不算久,两年7部电影,质量怎么保证?横店拍电视剧都没这迅速啊,这怕是左手收割观众右手收割资本的炒作性更强吧!

  所以,在B叔看完了春节档的电影后,得出了以下结论:

  1.上映电影多,不代表电影都好看;

  2.宣传力度大,不代表电影有水平;

  3.票价高得多,不代表值得这个价;

  4.场场都爆满,不代表真一票难求。

  毕竟,每年春节档都被称为“史上”最强春节档,在拼票房这事儿上,大伙儿都习惯了。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