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北京延庆:戏楼灯笼“玩家”的非遗传承之路

北京延庆:戏楼灯笼“玩家”的非遗传承之路
2021年06月12日 13:35 新浪网 作者 北青网

  夜场表演中的戏楼灯笼

▲延庆区西五里营村的清代戏楼系区级文保单位
▲一位参赛者正在进行抖空竹展示

  关注全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今天(12日)是全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文化和旅游部日前发布的非遗活动主题是“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在北京市延庆区,有一种以戏楼、亭台、楼阁等为模型的灯笼——戏楼灯笼,它所蕴含的风土人情,恰恰与非遗主题不谋而合。随着时代变迁,传统戏楼早已淡出百姓生活,但在延庆乡间,却常见手握戏楼灯笼的民间舞者活跃在高跷表演中。今年6月10日,延庆区永宁镇西关村村民时金亮获评“戏楼灯笼非遗传承人”,把戏楼灯笼这一“乡土明星”再一次带到了大众面前。

  乡村高跷表演

  戏楼灯笼成“夜场道具”

  6月4日,星期五,时金亮载着6盏戏楼灯笼,驱车前往延庆镇新白庙村,参加一场民间组织的高跷会。随着天色暗淡,演员们开始绑高跷、换戏服,时金亮将戏楼灯笼放在私家车车顶,依次打开电源开关,色彩夸张的墙壁、金光熠熠的梁柱,舞台、帷幕、飞檐一应俱全,引来不少村民围观。“只要看见戏楼灯笼,便是我们西关高跷来了。”因为与众不同,每每说起西关高跷,时金亮都难掩内心的自豪感。

  铿锵的锣鼓、舞蹈的戏人,高跷落地时发出的清脆撞击声回荡在广场上,一副“公子”扮相的时金亮,握着戏楼灯笼手舞足蹈、神采奕奕,和秀才、老翁、媒婆等滑稽角色往来逗舞、眉眼传情。北青报记者注意到,50多人的表演队伍中,有10多人手舞戏楼灯笼,灯笼样式以古戏楼为主,还伴有阁楼和城楼造型。在夜幕下,戏楼灯笼散发出五颜六色的光芒,喜庆夺目。

  时金亮告诉北青报记者,延庆高跷底蕴深厚,过去村村玩高跷,但随着时代变迁,耍高跷的人越来越少,好在“微信群”的出现,把延庆各地的高跷爱好者聚在一起,仅他加入的高跷群就有5个。大家除了自发组织表演,有的饭店开业还会邀请他们,一场“商演”下来,团队能收入一两千元甚至三五千元。但大家伙聚在一起,主要目的还是满足戏瘾,别的则无关紧要。

  戏楼灯笼为高跷表演锦上添花,更让西关高跷独树一帜。时金亮祖居的永宁镇西关村,仍保留着70多人的高跷队,队员从17岁到70多岁不等,47岁的时金亮系中坚力量,他的父母、弟弟、妹妹、儿子也都会踩高跷。几乎每个周末,西关高跷都会在永宁城玉皇阁下豪放开演,浓郁的乡土氛围,远超延庆其他地区。

  能扎出戏楼灯笼

  却没见过真正的戏楼

  能够成为非遗传承人,除了会踩高跷,还得会手艺。延庆高跷表演中的戏楼灯笼,大部分出自时金亮之手。在时金亮家中,各式戏楼、亭台、楼阁灯笼摆满桌面,色彩浓艳夸张,乡土气息浓厚。卷棚顶、歇山顶、勾连搭、四柱三间…… 戏楼灯笼虽不比仿真模型,却也做到了形神兼备,构建得颇有法度。而时金亮坦言,他从未见过真正的古戏楼,也没有图纸可以参考,这些都是老辈人传下来的造型。

  戏楼灯笼所需材料并不复杂。包括高粱秆、折元宝用的金粉纸、五颜六色的绸布、三合板底托、LED灯。工具有剪刀、台钳、老虎钳、烙铁、锥子、锉刀、卷尺、乳胶等。制作起来先将高粱秆缠上金粉纸,扎出方形框架,贴上彩色绸布,做出戏楼墙壁,待四壁拼合起来,再扣上做好的屋顶,LED灯安装在底托上,底托最后与戏楼粘合,一盏灯笼就此完成。

  灯笼越做越多岂不成了摆设?时金亮透露,高跷群里常有人找他买戏楼灯笼,根据灯笼的复杂程度,从240元、260元到300元不等,这些年陆续卖出百八十盏。但这并非时金亮的主业,他的本职工作是出租车驾驶员。制作戏楼灯笼的材料成本并不高。时金亮介绍,高粱秆长在自家农田,绸布是从做戏服的朋友那里寻的下脚料,最贵的LED灯不过10多元钱,而灯笼卖到两三百元,主要是工时费——做一盏戏楼灯笼需要3天,复杂的需要5天。就这样连玩、带做、带卖,虽然没法指望这个养家致富,但有这么多人喜欢,也让时金亮颇有成就感,同时督促他别荒废了手艺。

  过去戏楼灯笼色彩单调

  还容易引火烧身

  戏楼灯笼起源于何时?是由何人创立?并无确切考据。时金亮的父亲时清书今年71岁,是土生土长的永宁西关人。在老人家的记忆里,西关村有耍戏楼灯笼的传统,老人的父辈就会踩高跷、耍戏楼灯笼。永宁城里过去有古戏楼,时清书还在戏楼前观看过河北梆子。他认为,古戏楼是戏楼灯笼的原型,遗憾的是没能留存下来。

  北青报记者查阅《北京文史资料精选》发现,明清两代至1945年,永宁城有布局严谨的庙宇40余处,其中古戏楼两座,一座建在泰山庙,一座建在城隍庙,戏楼戏台磨砖对缝,建筑彩画富丽堂皇,但现已无存。此外,永宁歌舞品种丰富,有高跷会、龙灯会、跑龙船等等。

  在时金亮的儿时记忆中,外公杜世贵是西关村的瓦匠,每逢农历正月十五前夕,外公便坐在炕头上扎戏楼灯笼,他在一旁帮忙打杂,手艺就这样传承下来。街坊四邻办喜事,还经常将外公请去扎灯笼。时金亮判断,戏楼灯笼的历史能有上百年。

  在漫长的岁月中,戏楼灯笼并非一成不变,经过一次次的改良和创新,才演变成今天的模样。时金亮告诉北青报记者,上世纪70年代的戏楼灯笼,外表糊白色窗户纸,点蜡烛照明,不仅色彩单调,还时常发生火情;到了80年代,商店里出现彩色皱纹纸,很快被他们利用上,戏楼灯笼从此有了颜色;2010年以后,市场上出现LED灯,使用多年的蜡烛从此被取代,演出时再不用担心引火烧身,而皱纹纸也换成了结实耐用的绸布。但让时金亮颇为遗憾的是,前两年收拾房子,翻出外公用窗纸糊的戏楼灯笼,却没能保存下来。

  传承好非遗项目

  需要从中发现快乐

  6月10日,延庆区发布非遗项目第一批区级代表性传承人。在延庆博物馆,延庆区文旅局领导为来自文学、曲艺、民俗、舞蹈、传统技艺等领域的31位非遗传承人颁发证书。时金亮凭借“永宁西关戏楼灯笼制作技艺”获此殊荣。北青报记者从延庆区文物管理所了解到,随着非遗项目以及传承人的确立,他们除了要为其搭建展示交流平台,还会逐步建立健全非遗项目的历史档案。

  “每个人都可为自己寻找一个快乐的理由。”时金亮认为,戏楼灯笼的文化生命力,源于能为群众带来幸福感,他很享受这个制造快乐的过程。而在非遗传承层面,戏楼灯笼从未给时金亮带来压力和苦恼,反倒是点亮了他的非遗之路。

  2018年,时金亮携戏楼灯笼参加延庆区手工艺品创新大赛,获得优秀奖,并获得3000元奖金;2019年,延庆区巧娘园艺手工艺品大赛,戏楼灯笼获得银巧奖,奖金2000元;2020年,延庆区文旅局确定西关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为“永宁西关戏楼灯笼制作技艺”的保护单位;2021年,时金亮被确立为“永宁西关戏楼灯笼制作技艺”的非遗传承人。

  让时金亮欣慰的是,随着戏楼灯笼知名度的提高,永宁当地的幼儿园老师开始教孩子们采高跷,并借走4盏灯笼,向孩子们讲述戏楼灯笼的故事。

  媒体关注也起到推动作用。因制作戏楼灯笼,时金亮还接受了央视的采访。公司同事得知他会踩高跷、做灯笼,对他刮目相看,很多人从此尊称他为“时师傅”。时金亮的一位老乘客是大学教授,还建议他和婚庆公司挂钩,利用戏楼灯笼创造更大经济效益。

  对话

  传统戏楼已成往事 戏楼灯笼价值独特

  对话人:《北京古戏楼》一书作者、北京史地民俗学会秘书长梁欣立

  西关高跷表演中的灯笼道具,为何会是戏楼造型?

  梁欣立:古戏楼、古戏台,最早用于祭祀和祈神活动。随着时代变迁,戏曲表演成为戏楼的主角,上至皇宫贵族,下至黎民百姓,都以观戏为精神享受。时至上世纪50-70年代,表演革命样板戏、村里公布大事小情,大多还在利用古戏楼。因此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戏楼都是乡村重要的聚集地和公共建筑。时金亮师傅祖居的西关村,因地处永宁城西门外而得名,明清两代的永宁城寺庙繁多,其中不乏古戏楼。因而推断,戏楼灯笼很可能脱胎于永宁地区的古戏楼,其中蕴含着当地百姓对乡土文化的精神寄托。

  北京的古戏楼现存多少座?

  梁欣立:北京的古戏楼在历史上有过几百座,凝聚着古代能工巧匠的聪明才智和审美情趣。清朝末年到民国初年,是北京戏曲发展的兴盛期,纵贯古今的剧情故事都依托戏楼演绎。但随着电影、电视的出现和普及,民众娱乐方式的多样化,看戏的人越来越少,导致很多戏楼荒废,改变原功能,甚至被拆除。通过实地调查,北京古戏楼现存60余座,基本公布为不可移动文物,其中延庆区保存有10座,是北京的戏楼大区。遗憾的是,永宁古城的戏楼未能幸存,因此时金亮从未见过古戏楼,也就不足为奇。

  在非遗领域,戏楼灯笼具有怎样的突出价值?

  梁欣立:作为区级非遗,戏楼灯笼的保护级别虽不高,但真实性和独特性非常突出。首先,时金亮制作戏楼灯笼的动力,完全是出于真心实意的喜爱,并无经济压力和传承压力,他在自得其乐、享受其中的同时,还能为更多人创造幸福感;其次,高跷表演因戏楼灯笼而锦上添花,这是非常有趣的文化现象,冥冥之中蕴藏着文化传承的仪式感,这在北京众多非遗项目中独树一帜。值得思考的是,时金亮的戏楼灯笼技艺,源自祖辈传承、生生不息,间接印证了传统戏曲在永宁地区深远的文化影响力。 本组文并摄/本报记者 崔毅飞

  遗产日活动扫描

  北京市腐乳科普馆

  留学生“叫卖”臭豆腐

  王致和的臭豆腐、酱豆腐是中华民族传统调味食品。当留学生遇到王致和,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昨日上午,40名来自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方工业大学两所学校的留学生来到位于海淀区阜石路的北京市腐乳科普馆,体验磨豆、搓毛等王致和腐乳制作的技艺,“零距离”感受中国传统的非遗技艺。

  留学生们从科普馆大厅的铜版画开始,逐步了解了王致和的历史。“臭豆腐酱豆腐,王致和的臭豆腐!”一个熟悉的叫卖声吸引了留学生们的注意,京城叫卖大王臧泉江身着传统服装,仿佛让大家“穿越”回了多年前的老北京。留学生们不仅现场模仿起“专业”的叫卖声,有的还用自己国家的语言“翻译”了出来,现场欢笑声不断。

  在科普馆地下一层体验区,留学生们观看了国家级非遗王致和腐乳酿造技艺展示。来自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尼日尔籍学生杜墨来中国学习已经7年,在尝试了磨豆环节之后,他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尼日尔也会用类似的工具磨制玉米等谷物。“今天能动手尝试感到很亲切,能近距离体验中国传统文化感到很高兴”。随后,在王致和厨师的带领下,留学生们还纷纷用王致和红腐乳、臭豆腐和蜜豆作为食材原料,做成了臭豆腐鸡蛋馅、红腐乳蜜豆馅、臭豆腐馅的粽子,彻底感受了臭豆腐为什么被称作“闻着臭吃着香”。文/本报记者 刘婧

  西城区广内街道

  空竹高手“抖”起来

  昨日,“传承非遗文化 共享美好生活”——中国北京广内空竹文化节暨第十二届中国广内杯空竹邀请赛系列活动在北京市西城区举行。活动围绕“传承非遗文化,共享美好生活”主题,除主会场广内街道“广艺+”市民文化活动中心外,还在报国寺和广宁公园设置了两处分会场,将举办三大主题活动。

  当日下午,在报国寺内,参加此次空竹邀请赛的参赛者们齐聚一堂,以空竹会友。本届邀请赛回归经典赛制,设置了空竹球和单双轮两个大项。邀请赛新增网络图文直播形式,实时传递比赛最新战况。

  本次空竹文化节还在分会场广宁公园组织开设了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的非遗集市嘉年华,这里不仅有空竹达人秀表演、讲空竹故事、台湾抖空竹视频展演等内容,市民还能近距离感受团扇、折扇、毛猴、糖画、面人儿、舞狮等至少10类传统非遗项目。值得一提的是,在当天的嘉年华活动中,参与居民们还一起观看了全国各地空竹达人们的精彩表演。

  据了解,在本次文化节前,主办方向全国各地的空竹爱好者发出了邀请,开展了达人招募活动。最终入园的26个节目中,有吉尼斯世界纪录保持者的空竹表演,有融合了其他非遗项目的空竹表演,还有最小的一名6岁萌娃的抖空竹表演,更有身残志坚的残疾人抖空竹。他们用娴熟的技巧、优美的动作、多彩的变化、创新的组合,把祖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抖空竹项目以一种新颖的形式呈现在大家面前。

  文/本报记者 解丽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非遗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