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家庭的边界感,决定孩子的幸福感

家庭的边界感,决定孩子的幸福感
2021年09月18日 13:25 新浪网 作者 父母课堂

  

  文/良子

  01

  在微博上看到过一条新闻。

  一个学霸女生高考后病倒了,委托父母填报5所985高校的志愿。直到班主任打电话来,她才知道自己的志愿表上填了个双非学校--原来父母听了亲戚的话,擅自帮她改了志愿。

  这一改,可能就是一个人的人生啊!

  学霸女孩听到消息后“整个人都崩溃了”,最终含泪选择复读。

  中国人是边界感较模糊的,常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和稀泥,而且只要仗着”为你好“就可以随意越界去打探、干涉别人的生活。

  从逢年过节亲戚的”关心问候“中就可见一斑:有对象了吗?啥时候发喜糖啊?赶紧生啊!工资多少?对象他家是干啥的?有房吗?房产证上写你名吗?……

  七大姑八大姨都这么理直气壮,更别说爹妈了。小到像这次我丢自己的东西我妈还不高兴了,大到事业婚嫁,哪样父母不可以过问、插手?理由都是为你好,关心你,路人我才懒得管!

  

  02

  《少年说》里,一个初中女孩对妈妈的告白,让我印象深刻。

  告白一开始,她便开门见山地说:我的妈妈,是一个特别有条理的人。

  有条理到什么程度呢?

  每年暑假,她都会收到一张表格。上面清清楚楚地列着,她每一天,每一小时,甚至每一刻钟,应该做什么。

  妈妈都安排好了。这位母亲对女儿的监控,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几点吃饭、睡觉、写作业,上厕所......

  她必须严格执行各项规定:饭前洗手,饭后漱口,不可以翘腿、抖腿,晨起马上叠被子等等。

  节目最后,女孩发出请求:“妈妈,能不能别再对我做这么细致的规划了?我想有自己的时间。”

  然而,母亲坚定地认为:“这都是一个妈妈应该做的,最起码的。”

  “因为我比你早出生、早经历,我们才会把我们的经验提前告诉你。妈妈说的话,哪怕不是100%正确,肯定也有60%~70%是正确的。”

  女儿听到这些,像泄了气的皮球,难掩失落和无奈。

  边界感的缺失,在家庭教育的讨论范畴内,已经算是老生常谈了。中国人喜欢用“亲密无间”来表达彼此之间的感情,认为越亲的人,关系就应该越近,于是尝试与子女形神合一,不停干涉子女的私人空间,甚至操纵他们的人生。

  

  03

  幸福的家庭,一定是有边界感的。若你的事就是我的事,我的事就是你的事,那只会导致一个现象:

  每个人都在控制别人,每个人也都在被别人控制。矛盾会因此增多。家庭成了一个看似和谐,其实充满压抑和束缚的囚笼。

  而家庭边界感的建立,就是我尊重你的隐私,你允许我的不同,在这条界限内,我们互不干扰,互不控制。

  在界限之外,我们仍然相爱,仍然互持互助,共同承担家庭责任。

  这也是家庭关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刚刚好的家庭关系,双养日课,每天解锁保持幸福家庭关系的小秘密!

  

  双养教育,致力于家庭教育的研究和推广构建家庭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帮助家庭,赋能机构,通过线上家庭学院+ 线下师训认证模式,提供一站式家庭教育系统解决方案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