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别再将流感症状错当做爱情上头

别再将流感症状错当做爱情上头
2021年09月09日 21:55 新浪网 作者 酷炫脑科学

  

  Via:Pinterest

  以下为朗读小姐姐全文音频

  作者|David Robson

  翻译 |Dustin

  改写 |伊俐

  审校 | 严佳静

  朗读 | 胡恩

  美工 | 老雕虫

  编辑 | 小鱼

  一个新的情绪理论显示:我们的感受特别容易被环境所左右——这为我们应对压力提供了一些更有效的方法。

  有天,丽莎·费尔德曼·巴雷特(Lisa Feldman Barrett)的一个同事想和她约会。虽然她对这个同事没什么感觉,但她已经在实验室里待了一天了,只想换个环境,于是她答应和他一起去本地的一个咖啡馆。在他们聊天的时候,巴雷特突然觉得脸红、头晕、胃里翻腾。经过这次约会和身体的自然反应,她认为自己也许是真的喜欢他。因此,在他们离开咖啡店的时候,她已经答应了第二次约会。

  到家时,她还是有些晕眩,刚把钥匙扔在地上,她就吐了。她这才意识到,原来刚才那些感觉不是爱情,而是流感。在之后的一周里,她一直躺在床上养病。

  一个人怎么能把流感症状错认为是爱情上头呢?来自波士顿东北大学的心理学家巴雷特一直致力于研究人们是如何建立情绪的,并在出版了《情绪是如何形成的》(How Emotions Are Made)一书。她的这次约会经历只是我们会被情绪迷惑的众多例子之一。

  01 我们所表现出的是情绪的“指纹”

  尽管我们可能都坚信自己明白自己的感受,但巴雷特发现,生气、焦虑、饥饿和生病的感觉并没有我们以为的那么明显。有时我们会误解这些信号,并造成深刻影响。幸运的是,巴雷特的理论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实用方法来帮我们控制情绪,过上更平静、高效的生活。

  查尔斯·达尔文普及了“我们具有情绪‘指纹’”的观点(Credit: Getty Images)

  这与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 Darwin)所著的《人类与动物的情感表达》(The Expression of Emotions in Man and Animal)一书中广为流传的古老假说相差甚远。这个假说认为,我们所表现出的是情绪的“指纹”,即每种情绪都是由特定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及其他生理信号(如心跳,手汗等)组合而成的。

  然而,科学研究从不会这么简单明了。巴雷特对这些发现的详细分析表明,根本不存在所谓的情绪“指纹”。在每一种情绪都可能表现为一系列的大脑和身体反应的同时,这些反应存在大量的重叠。她指出,我们解读身体信号的方式,以及我们是否真的感到兴奋或焦虑,完全取决于环境与情境,并且很容易被我们自身的期待所影响。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她描述了自己为女儿的12岁生日举办了“恶心食物派对”。当她女儿的朋友到了的时候,她给小朋友们上了一些常见的派对食物,比如披萨和果汁,但她在奶酪上涂了绿色的水果色素,让它看起来好像发霉了一样,她还把果汁装在医用尿杯里,她甚至把婴儿食品碾碎并涂抹在干净的尿布上。

  正如你所期待的那样,孩子们被恶心到了。她写道,很多小客人都不由自主地想象出那些恶心的味道,以至于他们都不愿意去吃这些食物。尽管大家都知道这些“污渍”其实是食物,但有些人还是捂上了嘴。

  02 诸如‘愤怒’或‘厌恶’的特定概念并不是由基因预先决定的。

  巴雷特的理论有许多含义。首先,她认为我们是从其他人那里学到如何解释情绪的。“诸如‘愤怒’或‘厌恶’的特定概念并不是由基因预先决定的。她写道。“你所熟悉的情绪概念之所以是内置的,是因为你是在某个特定的社会环境中长大的,而在这个环境中,情绪概念都是有用并有意义的。不同的文化环境可以,也确实会给同样的感官输入赋予不同的意义。

  大脑教会了我们该如何对不同的情境和其中的感官刺激、以及我们回应的方式进行分类,而这些概念又会反过来,决定我们在将来的感受。但两个拥有不同过去的人,或许会因此对感觉进行截然不同的分类。

  来自非洲西南部的辛巴人对某些面部表情有着和西方人截然不同的反应

  (Credit: Getty Images)

  这与达尔文等思想家的主张形成了鲜明对比。达尔文认为,“愤怒”或“厌恶”之类的情绪是全人类所共有的,每个人都能识别和表达这些情绪。巴雷特的研究组拜访了一群来自纳米比亚(Namibia)的辛巴人(Himba),让他们根据面部表情的相似性将照片进行分类。她发现,这些辛巴人所做出的分类和大部分西方人有明显的不同。

  同时,他们对照片的解读也存在类似的差异。例如,西方人往往认为一张瞪大眼睛的照片是可怕的,而辛巴人却把它描述为一张塔雷拉(tarera)(‘观看’)脸。她的研究还发现,在让辛巴人对不同语音进行分类时,也出现了同样的结果。

  我们如今所认识的笑容——咧开嘴,露出牙齿,眼睛皱起纹路——只是从18世纪起,因为牙医的普及才开始流行。

  巴雷特还提供了许多其他有关文化差异的例子。比如,乌特卡(Utka)的爱斯基摩人对“愤怒”似乎没有明确的概念,而塔西提人对“悲伤”的认识也和我们有所不同。不仅如此,我们还能看到情绪的概念在历史进程中是如何变化的。举个例子,她指出,古希腊和古罗马人在笑的时候好像并不会自然而然地咧嘴,这表明他们表达快乐和积极情绪的方式和我们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异(非常明显的是,拉丁语里甚至根本没有“微笑”这个词)。相反,我们如今所认识的的笑容——咧开嘴,露出牙齿,眼睛皱起纹路——只是从18世纪起,由于牙医的普及才开始流行的。

  正如剑桥大学的古典学家(classicist)玛丽·贝尔德(Mary Beard)所说:“这并不代表罗马人从不会把嘴角扬出我们眼中像是微笑的弧度。他们当然也会这样。但是,扬起嘴角在罗马的社会和文化姿态表达中并没有多大意义。相反,其他的一些对我们没多大意义的姿态或手势,则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03 注意身体健康有利于我们的情绪稳定

  不光是出于学术上的好奇:巴雷特的书还给出了一些能让我们更机智地驾驭情绪起伏的方法。

  事实上,饥饿、疲劳或疾病等状态都会产生和愤怒、焦虑、悲伤或焦虑等情绪相同的信号。这也说明,注意身体健康有利于我们的情绪稳定,比如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定期锻炼等。而且巴雷特也强调了舒适感的重要性,比如到位的按摩,可以有效减少体内的炎症。诸如此类的娱乐绝不算是奢侈——它们称得上是非常简单实用的保持情绪稳定的方法。

  同时,正念冥想可以帮助你观察和解密那些身体信号:理解情绪的物理起源能让你更好地调节情绪。巴雷特说:“很多事情看似与情绪无关,可实际上,它们对你的感受有着深远的影响,因为社交和身体之间的界限并不分明。”

  巴雷特还强调了拥有丰富的情绪词汇的好处。正如她的作品所显示的那样,我们的情感概念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习得的。有些人可以用许多更精妙的方式来解读自己的身体信号并描述这些信号在特定情境下带给他们的感受。举例来说,对于“快乐”,我们可以区分自己是“感到幸福”还是“受到鼓舞”;对于“难过”,我们是“沮丧”还是“失望”。

  广泛地阅读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那些更复杂的情感。(Via:Getty Images)

  其结果是让你对自己所处的情境有更深刻的理解,这或许能让你用新的角度去品味自己的快乐,又或许反之,重新定义你的不快乐,从而让它不再那么包罗万象。这甚至还能让你重新考虑到底是什么让你不舒服,并提醒你以前的自己是如何平复心情的。

  通过这些益处,人们可以拥有更高的“情绪粒度”(emotion granularity)。情绪粒度是指一种分辨、定义情绪的能力。情绪粒度更高的人们在学校的表现会更优秀,酗酒的可能性较低,也能更快地从压力事件中恢复过来。他们的似乎要更健康:他们很少看医生,很少吃药,也很少因为生病而住院。

  04 去学习识别更为复杂的情绪

  巴雷特表示,学习情绪概念地方法有很多,比如广泛阅读或看刺激的电影。你也可以多去尝试新鲜事物,迫使自己走出舒适区,并观察这些新体验带给你的感觉。她说: “就好像画家要学会欣赏各个颜色之间的区别,葡萄酒爱好者要懂得品味出非专业人士尝不出的味道那样,你也可以像掌握其它技能那样练习 ‘情绪’分类。”

  考虑到其他文化会用不同的方式去给他们的情绪分类,你也可以从其他文化中借鉴词汇。例如,幸灾乐祸(schadenfreude)这一表示我们对他人的不幸感到苦乐参半的词,就是英语中的外来语。当然,还有很多我们需要学习的。不同的语言文化都会拥有各自非常具体的词汇,而这些词汇正如我们所说的那样,是我们自己的文化当中难以表达的,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有过的情绪。

  我们要像葡萄酒爱好者开发更多更精细味觉那样,去学习识别更为复杂的情绪。(Credit: Alamy)

  最终,你会发现自己能将各种情境划分到更为美妙的精度。例如,巴雷特列出了“亲切(gezellig)”,一种表示“归属感”的荷兰语,以及日语“age-otori”,形容发现头发被Tony老师剪毁了的心情,另外还有“力脱思特(litost)”,来自捷克文化,表示在发现自己的可悲之处后,感到痛苦并渴望复仇的心态。她指出:“每出现一个这样的词汇都是在邀请我们以一种新的方式构建自己的情绪”。

  巴雷特还认识到,这些方法对于那些深陷在情绪危机中的人来说,或许过于简单了,因为这个方法不能立即见效。这就好比你无法像换衣服那样,打个响指就能随心所欲地改变自己的心情。也就是说,即使你构建了自己的情绪体验,它们也不能当下就缓解你自己的情绪。但你可以从现在做起,采取措施,学习更多的词汇,来影响你在未来的情绪体验,让自己在明天成为你想要成为的人。

  Via:Pinterest

  1.Gendron, M, Roberson, D., van der Vyver, J. M., & Barrett, L. F. (2014). “Cultural Relativity in Perceiving Emotion from Vocalizations.” Psychological Science 25 (4): 911–920

  2.Gendron, M., Roberson, D., van der Vyver, J. M., & Barrett, L. F. (2014). Perceptions of emotion from facial expressions are not culturally universal: evidence from a remote culture. Emotion (Washington, D.C.), 14(2), 251–262. https://doi.org/10.1037/a0036052

  3.How Emotions Are Made | Lisa Feldman Barrett. Lisa Feldman Barrett. Retrieved 9 May 2021, from https://lisafeldmanbarrett.com/books/how-emotions-are-made/

  4.Jabr, F. (2010). The evolution of emotion: Charles Darwin's little-known psychology experiment. Scientific American Blog Network. Retrieved 9 May 2021, from https://blogs.scientificamerican.com/observations/the-evolution-of-emotion-charles-darwins-little-known-psychology-experiment/

  5.Robson, D. (2017). The ‘untranslatable’ emotions you never knew you had. bbc.com. Retrieved 9 May 2021, from https://www.bbc.com/future/article/20170126-the-untranslatable-emotions-you-never-knew-you-had.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