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金羊网评: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地评线】金羊网评: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2020年10月26日 07:49 新浪网 作者 羊城晚报金羊网

  当前,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而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不仅是科技本身的内在要求和技术革命的价值选择,也是科技创新历史经验的总结和现实发展的需要。

  充分认识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的重要意义

  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而以爱岗敬业、精益求精为核心内容的工匠精神是我国传统匠技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这两者本质上是“道”与“术”的关系,将有方法的道和有行动的术相结合,引导人们形成有利于科技创新和技术制造的正确价值导向。

  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是技术革命的价值选择。回顾世界科技发展史可以发现,三次工业革命分别通过蒸汽机、电力、电子和信息技术实现了生产的机械化、规模化、自动化,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水平,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培养和弘扬了广大科研工作者、技术人员的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提升了人们的集体意识和道德素养。时至今日,瑞士的手表、德国的家电和汽车制造、日本的电子信息产业等技术在不断更新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严格监管、把握细节、精益求精的精神,最终创造出技术含量高、制造水平一流的高品质产品,赢得了全世界消费者的青睐,提高了本国相关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是科技创新历史经验的总结。中华民族传统的匠技文化蕴含着科学元素且孕育出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核。由于受传统重道轻器观念的影响,科学精神在古代中国的传播并不顺利。新中国成立后,这种状况得到了根本改观,中国人民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无数科技工作者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依靠艰苦奋斗的钻研精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创新成就,相继研制出第一台计算机、第一颗原子弹、第一个人工蛋白、第一颗人造卫星等,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科技水平、促进了生产力发展、振奋了国人的信心。科技成果来之不易,让人们感受到了科研人员和技术工人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精益求精、不懈创新的精神品格,在全社会树立了正确的科学观和道德标准,使敬业、奉献、创新、执着的精神成为人们的价值追求。

  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是国家发展的现实需要。当前,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正在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人们对供给市场有更加多元化、精细化的消费需求,意味着制造业必须从追求中国制造、速度和产品转变为注重中国创造、质量和品牌,意味着资本的技术构成在生产要素中的占比必须大幅提升,意味着高端制造业对受教育程度高、技能熟练的高素质工人的需求增加。这些转变和现实发展情况,不仅需要从制度、政策上加大对科研人员和技术工人等的支持,更需要在全社会营造守真求是、一丝不苟、爱岗敬业的良好风气,让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发达程度与科技创新、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为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滋养和力量源泉。

  深刻把握现阶段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不足的深层原因

  相对于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当今社会在形成崇尚科学、追求潜心钻研的舆论环境,弘扬和践行深厚的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方面还存在不足,其原因主要体现于文化、教育、制度、市场环境等层面。

  传统文化缺乏理性的科学精神,伦理文化与工匠技艺传承也存在冲突。科学技术的进步离不开对真理的探索求证,而从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类型可看出传统文化更重视对技术的应用,加上明清以降实施闭关锁国政策以及近代西方列强侵华战争,科学精神在中国的文化土壤中并未顺利生根发芽,不仅导致科技水平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且造成对西方学术思想和理性精神的盲目崇拜。在我国传统伦理文化背景下,工匠技艺传承遵循学徒制,要求学徒从小跟随师傅教导,经历漫长时间打磨后出师,而随着技术革命的更新,大量产品的生产被标准化、流水线机器代替,工匠技艺难以传承下去,数十年如一日的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也受到冲击而逐渐被淡化。

  科研考核和职称评定等制度政策支持尚未完善。科研考核、职称晋升是推动科研人员开展科技创新的指挥棒。一个时期以来,高校、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职称评定主要依据学历、核心期刊文章、科研项目等因素而定,驱使大多数科研人员倾向于选择项目周期短、容易出成果的领域进行研究,而潜心于耗费时间、精力的重难点科研项目的研究者寥寥无几。对技术人员来说,创新成果经常被企业无偿占有,刻苦的钻研未得到应有回报,职称评定、职位晋升又不利于一线技术工人,尤其是实操和创新能力强而学历不高的人才,薪酬待遇和社会地位难以提升,严重打击了坚持创新、爱岗敬业的技术人员的积极性。

  市场竞争不充分,需求层次和供给质量仍待提高。从市场供求双方来看,在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之前的较长时期内,市场消费主流群体需求低端,要求产品物美价廉、差不多即可,这种消费观念给市场运行带来了消极影响。一方面,市场挤出效应明显,对企业来说,由于高端劳动力成本高、技术研发周期长、技术成果转化风险大等因素,许多企业难以负担巨大的创新成本,便会选择生产低端产品,进而导致产能过剩、市场饱和,并依靠价格优势挤出高质量科技产品,最终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形成恶性循环;另一方面,由于低端市场竞争激烈,导致劳资关系紧张,尤其对坚守奋斗在一线的科技人员来说,经常是“白加黑”“五加二”的工作,但却只有不高的待遇,长此以往,这种不成熟的市场竞争就产生唯利是图、急功近利的风气,无法在全社会树立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的正确价值观。

  大力培育和弘扬新时代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培育和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要从精神熏陶、机制完善、环境营造等方面入手,使其成为全社会的主流价值追求,真正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要将其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常态化宣传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人们的精神支柱和行动向导,有利于提升整个民族和社会的精神境界,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理应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一起培育一起弘扬,培养人们追求创新、恪尽职守、一丝不苟、埋头做事、诚实守信的职业素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工作者要“坚守学术操守和道德理念,把学问和人格融合在一起,既赢得崇高学术声望,又展示高尚人格风范。”当全社会形成了崇尚科学、守真求是、脚踏实地、精益求精的学术氛围和价值取向,我国科技创必新水平将得到极大提升。

  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机制,改善科技创新生态。政府要完善知识产权制度、科研制度、工业信用体系、市场监督、追究制度和淘汰机制等相关制度政策,确保无数奋斗在科技前沿的科研工作者和技能超群者劳有所得,得到公平公正的待遇和社会地位,以激发科技人才的创新动力,让社会涌现出更多求真务实、精益求精的模范代表人物,增强人们对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的追求。2019年10月,深圳市六届人大常委第三十六次会议确定每年11月1日为深圳企业家日,旨在宣传爱国敬业、专注钻研以及有创新精神和责任担当的“企业家精神”,其实质就是通过立法的形式对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进行弘扬。

  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要大力宣传先进模范、典型人物事迹,引导社会道德建设。政府通过设立国家科学技术奖、全国杰出科技人才奖、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奖和中国质量工匠等奖项,奖励高科技人才和质量大师。同时,要积极开展专题讲座、学风建设以及相关实践活动,在大众媒体和网络平台上,宣传高科技人才和质量大师的先进模范事迹和精神,引导年轻一代形成崇尚科学、遵守科研伦理、求真务实、戒骄戒躁的价值取向。

  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要提高技术人才的薪酬待遇和社会地位。作为科技创新主体的企业,公司制度设定要把职工的创新成果与个人挂钩,将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以推动员工的创新动力,引导建立勇于创新、公平竞争、严谨求实的工作风气。比如,阿里巴巴为了培养员工的自主创新能力成立了达摩院,不仅设立了“达摩院青橙奖”,激发青年科技者的创新热情和扎根基础研究的信心与决心,同时提供人才培养平台,如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举办全球数学竞赛等,提高技术型高素质人才的社会地位,引导人们将拥有守正创新、脚踏实地、刻苦钻研的精神作为价值选择和职业道德标准。

  (金羊网文/羊城晚报评论员刘艺)

  (作者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编辑: 正龙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工匠精神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